除了死亡, 一切皆是擦伤。

我命由天不由我


3月18日16时49分,闫宏微还是走了,年仅35岁。不同于一般励志故事的美好结局,最终,属于她的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从1月2日到3月19日,医疗纪录片《人间世2》终于完结。就当我们以为镜头中的苦痛、病魔、生离死别能告一段落时,闫宏微的生命却命运般地随之终结。

在这十集出场的人中,一个个充满病容的脸庞,一个比一个戳心。而闫宏微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深刻的不是她的病情有多严重,而是她挂在暗淡脸颊上的灿烂笑容。

即使患上乳腺癌中最为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她的幽默乐观依然没被打倒。

打了这么多化疗药,血管都打没了,血都找不到了,癌细胞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她却反而敬佩起自己的癌细胞:“它们也是神了,不愧是我的癌细胞,牛!”

闲着没事她还会跟自己的癌细胞谈心:“你们不要太嚣张,长得太快我完蛋了,你们也得完蛋”。

不过,你不能在她面前提孩子,幼女是闫宏微唯一的软肋。在遇到病友时,她能笑着交流病情。可一听对方有两个八九岁的孩子时,她的眼泪瞬时涌出。“太羡慕了,我们的孩子才三岁,我就不能听人家说小孩。”

其实闫宏微相比那些凄惨的病患算是幸运的,经济状况并非很糟糕,又有丈夫始终陪伴左右。

她做着稳定的教师工作,已经和老公在上海按揭买了房子,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已然算是沪漂中上岸的“成功人士”了。

不过这其中的艰辛,我们旁人仅从几句描述就能想象得出,2004年,闫宏微从山西考到南京的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工程技术学院任青年教师。

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在上海扎根,就当这个家庭以为苦尽甘来时,一张诊断书却毁了所有。

正因来之不易的幸福,才越让人觉得惋惜。

自患病后,闫宏微和丈夫老吴就开始了和癌症的对抗之战,一刻也不曾歇息过,他们接受一天一次的化疗,可毫无效果;他们试遍了所有能买到的药;

他们甚至以一个普通家庭的财力,不惜到世界顶级肿瘤治疗中心——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来寻找最后一丝希望。

尽管散尽家底,但所幸夫妻俩换来了一个好消息:闫宏微的肺部穿刺结果显示为阳性,她可以通过吃靶向药治疗。可国内的医生们却质疑这个结果,也许是闫宏微的病灶过多,单就这一项检查推翻了不了她的阴性诊断结果,她只有化疗一条路,可这条路已经是死路。

夫妻俩决定赌一把,他们决定相信美国的诊断,前往香港购买刚刚上市的靶向药。三盒药就是闫宏微一年的薪资,她跟拍摄人员打趣道,生了病就不觉得黄金贵了,药可比金子贵多了。两个月后,奇迹真的出现,她的血小板指数已经稳定,闫宏微忍不住激动地畅想着:当节目拍摄完毕后,也许她就可以康复了。

观众的心跟着夫妻俩像坐过山车一样,大悲大喜都在一转瞬。可惜的是,最终车未停到让人欢喜的那一头。最终CT检查显示,闫宏微的靶向治疗失败。

如果没有希望,绝望不会更绝望;如果没有反反复复的希望,夫妻俩一开始就会接受死刑的到来。夫妻俩拼上所有,妻子的老母亲除了照料孙女,只能自愧无能为力,“姥姥姥爷没用,给她凑不到钱。”结局就是一场空。

女儿的名字吴思妍原本有丈夫思念妻子之意,临去美国前,闫宏微害怕一语成谶,给女儿改名叫吴怡臻。她想着:“我要是真没了,就还用原来的名字,要是活下来了就用新名字。”

懵懂的孩童还未能懂得死亡的含义,老吴在妻子生前曾借家里死掉的金鱼,小心地给女儿讲述死亡,“你知道了吗,如果死掉了就是这样子,再也不能动了。”

但不论人们做多少次练习,也不能在接受亲人离世的这门功课上变得坦然。

需要接受死亡的是老吴自己。他一边告诉自己,妻子是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一边无法抑制从内心深处喷涌出的悲伤。

命运更残忍的是,就在闫宏微去世前的一个礼拜,全球首个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疗法获批,未来三阴性乳腺癌有望实现“靶向治疗”。可惜她等不到了。但希望还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在中国每天约有一万人被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病痛虽不止,可希望也不止。

所以闫宏微的故事、《人间世》这档节目,其目的远不止是传播病痛。

正如节目所说, “人需要点痛感,那些博人一笑的短视频铺天盖地,固然很好,但人生在世总归有一些提醒我们的东西。”

八年前,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和闫宏微的境遇极其相似。都是博士女教师,同样在上海结婚生子,同样因乳腺癌而离世。于娟在癌症日记《此生未完成》中就在提醒我们: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到后来发现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