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和硕礼亲王系
始封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代善生于明万历十一年七月初三日(1583年8月19日),卒于清顺治五年十月十一日(1648年11月25日)是为第一代礼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
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其中八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们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努尔哈赤的其余诸子如三子阿拜,四子汤古代,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也都立有战功。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他们中间,活过50岁的只有6个人,除了伤痛,疾病外,激烈的权力争斗造成的伤害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比如其中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是因行为不端,被父亲赐死,五子莽古尔泰是因与其弟皇太极争权,被降爵罚银削夺人口而气死的,死后不久又被检举,生前曾同母的弟弟德格类一起盟誓,企图夺权谋逆。另外,十一子巴布海因发布匿名帖陷害至罪,十二子阿济格以口出怨言等罪,均在顺治年间被处死。第十六子费扬古,《清史稿》本传只记载他在太宗时犯大罪伏法而死,罪名却没有说明,费扬古的母亲为努尔哈赤继妃富察氏衮代,他和莽古尔泰,德格类的为同母兄弟,所以有学者推测,他的死,很可能与莽古尔泰,德格类的“谋逆案”有关。与这些死于非命的兄弟相比,代善相当幸运的,几十年中尽管他身历多次内部争斗,总是有惊无险,一直活到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五年(1648),66岁时舞终正寝,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高寿的一个年纪了。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一系还是最显赫的一支。在他的8个儿子中,3人被封为亲王,2人被封为郡王,1人被封为贝子,1人被封为辅国公。在清朝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祖孙三代就占了3个,他们是:代善首封的礼亲王爵,其子岳託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其孙勒克德浑首封的顺承郡王爵。
代善与他大哥褚英是同母所生,比褚英小3岁,母佟佳氏(本名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妻子,但她死得早,清朝史书中几乎没有她的记载。代善出身生在万历十一年出生,而这一年,正是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征服诸部的开始。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褚英与代善因为年长,最早崭露头角。褚英,万历八年(1580)生,因为作战神勇,舍生忘死,他在18岁时就得了获“洪巴图鲁”(蒙古语,意为“名声赫赫的勇士”)称号。从此,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被努尔哈赤视为最英勇的儿子之一。
努尔哈赤晚年,开始考虑汗位继承人问题,最初想让长子褚英嗣位,但褚英心胸狭隘,因为是长子,平时比较霸道,爱作威作福,有点像《雍正王朝》里的大阿哥,被他欺压的弟弟和大臣们忍无可忍,集体向努尔哈赤列举他的罪状,其中主要罪状有:
一、挑拨离间,使四贝勒(代善、阿敏丶莽古尔泰皇太极)与五大臣关系不睦。
二、贪婪成性,声称父汗死后,要剥夺诸弟的财物、马匹;
第三、专横跋扈,扬言即位后要把与其关系不好的诸弟、大臣全部杀光。
努尔哈赤大怒,取消了褚英的嗣位资格。但褚英不仅不思改悔,反而做起了“魇镇”,他书写符咒,对天焚烧,企图置父亲,诸弟,五大臣于死地。阴谋被举发后,努尔哈赤下命将其囚禁。褚英在狱中仍无悔意,扬言要报复父亲和兄弟,两年后,努尔哈赤终于下决心将他处死。
努尔哈赤处死褚英后,宣布次子代善为嗣子,代善也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为论嫡庶,代善与褚英同为大福晋佟佳氏所生;
论长幼,代善在诸子中年龄居长;论军功,代善是诸子中最出色的;
论实力,代善在八旗中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两旗,在诸子中最强。
努尔哈赤曾准备遗命时说:“我死后,想把小儿子们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代善)赡养。”这实际已认定代善为汗位的继承人。但本以为代善可以继承努尔哈赤成为后金之主,改写后来大清(或者不叫大清了)历史之时,代善的英武和尊贵的地位为他带来了麻烦,让他断送成为一代帝王的命运。
褚英死后,代善身居诸贝勒之首,外统重兵,内佐国政,功勋卓著。然而他功高震主,朝廷诸臣贝勒视代善如君王,随着权势日重,引起父汗努尔哈赤的猜忌,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天命五年(1620),这一年代善38岁,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导致使他的汗王梦终成泡影:
第一件事,被揭发与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关系暖昧。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6人,当时正妻称大福晋(大妃),妾称小福晋(小妃)。第一个妻子佟佳氏哈哈纳扎青,生长女东果格格及长子楮英,次子代善。第二个妻子富察氏衮代,原嫁给努尔哈赤叔伯哥哥威准为妻,威准死后改嫁努尔哈赤(女真有兄死嫂嫁叔的习俗,并不认为是忌讳)生下了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和莽古济格格。努尔哈赤又先后娶了一些妻妾,其中一些是女真和蒙古各部落首领的女儿。
比如他的第三个妻子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叶赫部贝勒杨吉砮(nu)之女,14岁与努尔哈赤成亲,因为生有皇太极,后来被追为孝慈皇后。
这里要有个题外话,就是爱新觉罗和叶赫那拉这两家的世仇问题,叶赫部首领杨吉砮的先人从蒙古迁到叶赫河沿岸,号为叶赫。杨吉砮把女儿许给努尔哈赤,自己在草原拥兵割据。他哥哥清佳砮也占有一方土地,兄弟二人都称为贝勒。公元1583年,明朝总兵李成梁杀死了杨吉砮兄弟。杨吉砮的儿子纳林布禄担任了贝勒,他看不起努尔哈赤,公然向努尔哈赤要大片土地,并联合哈达,乌喇,辉发,蒙古科尔沁三贝勒及席北等“九姓之师”数万人进攻努尔哈赤的爱新觉罗部,结果被努尔哈赤打的大败,叶赫部从此一蹶不振,此后两家又征战数年,叶赫部损失惨重,被杀无数。传说叶赫部便留下血誓,叶赫部族已亡爱新觉罗天下为己任,所以后来清实亡于叶赫那拉氏慈禧皇太后手中,也应对了这个传说,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大家不用过于纠结。
书归正传,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妻子乌拉那拉氏阿巴亥,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12岁嫁努尔哈赤,比努尔哈赤小31岁。年幼的阿巴亥(注意此人)天真可爱,人又漂亮,深得努尔哈赤宠爱,她先后生育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因为爱屋及乌,努尔哈赤对三个幼子也视若掌上明珠,在他们年幼时就把作为国体的八旗中的三个旗分给他们,各自掌管一旗。乌拉那拉氏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婚后生活一直很美满,但时间可以改变命运,阿巴亥和故事的主人公代善扯上了关系。
天命五年(1620),努尔哈赤的小福晋代因察揭发,大福晋(乌拉那拉氏)两次备饭与大贝勒(代善),并且一日数次遣人赴大贝勒家,大福晋还多次深夜出宫。努尔哈赤派大臣扈尔汉进行调查,回报确有其事。报告还提到,每逢大汗摆设宴席,大福晋总是浓妆艳抹,席间频频的对大贝勒代善暗送秋天的菠菜。
对此事虽然众贝勒早有觉察,都觉得这事儿办的不太地道,不成体统,但是又害怕大贝勒,大福晋,没人敢说。此报告虽不能确指两人有奸情,但一个风姿绰约,一个英武威猛,乌拉那拉氏喜欢于大贝勒应八九不离十。
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努尔哈赤也有责任。这一年,努尔哈赤已62岁,他感到老之将至,而且曾亲口对代善交代,自己百年之后,将把大福晋和诸幼子交给他收养。满族本有“父死子妻庶母”的旧俗,乌拉那拉氏年龄与代善相仿,代善又是努尔哈赤指定的汗位继承人,乌拉那拉氏估计也是为自己盘算后路,似乎也有逻辑性。
但“家丑不可外扬”,努尔哈赤不愿把这种丑间弄得沸沸扬扬,于是找了一个借囗将阿巴亥给休了(后阿巴亥被太宗皇太极下令殉葬),对代善则没有过于深究,但不管怎么样,老爹还活着呢,你个小兔崽子就开始和小后妈勾勾搭搭的,还是让努尔哈赤非常愤怒。
这第二件事,大福晋被休离不久,努尔哈赤决定把都城由界藩山城迁居萨尔浒城(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努尔哈赤先到新城址勘察,指定了各贝勒兴建府第的地方。代善认为划给他长子岳託的居地优于自己,就以居地狭小为由,要求父汗调换。努尔哈赤满足了代善的请求,但代善仍不满意。反反复复换了好几次,就引起了努尔哈赤的不满,认为代善遇事斤斤计较,私心重,全不考虑替他老爹考虑,真是没有孝心。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却加剧了父子间的隔阂
第三件事,这个事有点大了,代善的次子硕託企图叛逃投靠明朝。事情败露后,代善不仅不为硕託开脱,反而三番五次向父汗跪求,要亲手杀掉硕託,幸亏努尔哈赤没同意,要不然也没有克勤郡王一脉了,但事实真相很快调查清楚:硕託是代善前妻的儿子,因为代善听信小老婆的谗言,虐待硕託,硕託在家受尽欺凌,走无路,才产生叛逃的念头。这事儿完全是代善一手造成的。
努尔哈赤作为亲爷爷,对硕託动了怜悯之心,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生活。对代善的举动则很气愤,严厉斥责,他说到:“你也是我前妻生的儿子,你他娘的不想想我是怎么对待你的?为何偏听小老婆的话?虐待前妻的儿子?”对于亲儿子的亲爷爷的一连串斥责,代善心虛理亏,不敢正面回答,只好解释说硕託与自己的妾通奸,有小妾喀勒珠为证人。这回努尔哈赤亲自调查取证,喀勒珠只能如实交待,没有看见硕託与代善的妾通奸,都是代善继妻指使她诬陷的。事情真相水落石出以后,努尔哈赤对代善彻底失望了。他当着众贝勒的面怒斥代善:“你偏听继妻诬陷之词竟要害死亲子,又将如何对待其他兄弟?像你这样的人哪有资格做国之君,执掌大权?”随即宣布废除代善嗣子之位,将他的部属全部收回。
代善被废黜后,羞愧难当,亲手杀死了屡进谗言的小老婆,向父汗叩头认错,表示一定要认真改造,重新做人。努尔哈赤虽不让他继承汗位,还是网开一面,把没收部属还给他。但这件事给代善留下刻骨铭心的教训,不仅丢了储位,还赔了夫人,此后遇到事情总是三思而行,格外小心,正因为这个教训,才让代善善保终生。
努尔哈赤两次立嗣失败,从此不再指定汗位继承人。他明确宣布日后由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并共同推举有才能而且能纳谏着继承汗位。在八和硕贝勒中,代善居首,在统治集团中仍有重要景响,遇有重大朝政八王商议而定。这就是《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面对八王爷逼宫,老臣张廷玉所说的八王议政制度。
发生在天命五年的这三件事,使代善的大汗梦彻底落空,也反映出其人格上的缺陷:与大福晋关系暖昧,说明他行为不检点;为修建府第患得患失,说明他私心重;虐待前妻之子,说明他娇宠后妻,言听计从。总起来看,代善的弱点,就是情,色,财这关过不去,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点隐忍都做不到,的确缺乏君临天下的资质。
不过,代善的优点也很实出,为人比较宽厚,遇事不露锋芒,能忍则忍,能退则退。这应是他数十年身处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总能履险如夷,身历三朝而终归寿终正寝的重要原因。
代善最大的功绩就是,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军功,从16岁就随父兄驰骋疆场,一生中参加的重大战役就有二十多次。他早年从征哈达,辉发,叶赫诸部,功封为贝勒。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与乌拉部作战中,他大显勇略,因此又被赐号“古英巴图鲁”(蒙古语,意为“无畏的勇士”)。
六年后,努尔哈赤乘乌拉部内乱率军进攻,代善再立殊勋。他身先士卒,奋勇冲系,击溃乌拉兵,进占乌拉城(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打的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孤身一人,窜逃叶赫城,乌拉部几乎灭亡。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年号天命,以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为都城,论功封四大和硕贝勒,按年齿排序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之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四贝勒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
要知道后金(清)前期没有亲王,郡王爵位的时代,“和硕贝勒”是崇德元年(1636)以前一个满族人所能享有的最高称号。从天命三年(1618)开始征伐明朝至天命七年(1622),代善作为两红旗的旗主(后来他把镶红旗分给了长子岳託),在攻占抚顺、萨尔浒和沈阳的战役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命六年,他和另外三大和硕贝勒按月轮流协助努尔哈赤执掌朝政。父汗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又参加了皇太极时代对明朝的大部分征战(1629-1634)。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并加授“皇兄”称号,深受皇太极的尊重,后来直到顺治年间代善年事已高,不再统兵出征。
代善几十年披坚执锐,奋战疆场,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则同样成为国家柱石,中流砥柱,他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次拥戴新君,确保皇权交接。代善第一次拥戴新君在天命十一年(1626)。这年正月,清太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城(辽宁省兴城市)不克,他在归途中叹息到:“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遭受袁崇焕红衣大炮炮击)。不久,病死在距沈阳40里的叆(ai)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
努尔哈赤生前曾两次立嗣失败,此后不再指定汗位继承人。在他死时,咱们来一个一个看看最重要的四大贝勒的情况,在各拥重兵的四大贝勒中,二贝勒阿敏是太祖侄子,为人专横,残忍嗜杀(前文介绍过),阿敏的父亲舒尔哈齐是被太祖所害;三贝勒莽古尔泰有勇无谋,脾气暴躁,他母亲富察氏衮代,因和太祖努尔哈赤闹脾气,被逐离,莽古尔泰为讨好父亲,竟一刀将自己的母亲砍死,名誉因此扫地。这两人,都不具备继承汗位的粲件。有希望继位的,只有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
按年龄阅历、实力,代善都比皇太极占优,手下又有岳託等几个能征善战的儿子,似乎代善继承汗位的希望更大一些,当时的朝鲜早有人断言:努尔哈赤死后,“贵盈哥(即代善)必代其父”。但从实际情况看,却没有这么简单。父汗死后,代善不仅没有为自己争位,反而动推举皇太极继承了汗位,代善为什么自己不去争取而让贤于弟弟皇太极呢?
其一是代善因天命五年的控告案,被父汗罢去嗣君资格,在名誉上远不如皇太极。
其二,论心计,代善也不是皇太板的对手。有研究者推测,天命五年那起控告案的背后操纵着,很可能就是觊觎汗位的皇太极。当年受命调查此事的大臣扈尔汉是皇太极名下的正白旗成员,他的报告,明显对代善不利;小福晋代因察检举代善与大福晋关系暧昧,也可能出于皇太极的指使。当时的朝鲜史书记载,皇太极在汗位角逐中咄咄逼人,联合莽古尔泰,暗中甚至早已制定好“弒兄(代善)之计”。当大臣阿敦把此事密告给代善,代善大惊,完全没了主见,三十七八岁的一个大老爷们,刀枪剑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竟哭着找父汗求助。
当然皇太极、莽古尔泰不承认这件事,努尔哈赤也不愿也没法管,闹大了就是激化儿子们之间的矛盾,只是以“挑扮方”的罪名将阿敦论处死罪,阿敦也算是努尔哈赤的亲戚,开国功臣,结果却成了皇太极与代善明争暗斗的牺牲品。阿敦的死对代善是一个深刻教训,说明他在与皇太极的较量中胜算不多。他为了自保,转而推举皇太极继承汗位,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论学问,谋略,统治力,和君王之道上代善也不如皇太极。皇太极智勇超群,识文断字,而且善于笼络人心。像阿敏的兄弟济尔哈朗丶莽古尔泰的兄弟德格类,甚至代善的儿子岳託丶硕託、萨哈廉,这些有实力的王爷,都很信赖和敬重皇太极,成为拥戴他的中坚力量。简单的说就是代善玩儿人玩儿不过皇太极,所以退而求其次,转而支持皇太极,求一个富贵太平。
从一个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皇太极继承汗位,最初就是由代善儿子岳託丶萨哈廉推举的。曾经岳託、萨哈廉对父亲代善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合先帝(努尔哈赤)心意,众人钦服,应速登大位。”这话使代善深感震惊,连自己的儿子都心向皇太极,他自知无力与皇太极争锋,于是顺水推舟说:“这也正是我的夙愿!你们所说,天人允协,谁不赞同?”父子三人议定,首先提出拥立皇太极为汗位继承人,其他诸王也不敢有异议,皇太极继位便成定局。
皇太极受到推举,内心欢喜,但为了表示谦让,还再假意推辞说:“父汗没有立我为君的遗命,怎能舍兄长而由我继位呢?”而后,代善等人一再敦请,皇太极感到时机成熟,才登位称汗。代善拥立皇太极,一方面赢得了让贤的好名声,另一方面也化解了以往的恩怨,使自己与皇太极的关系明显缓和。更重要的是,使关系国家命运的汗位继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皇太极年富力强,谋略出众,具有战略眼光和政治魄力,他即位后消除弊政,改革制度,提倡文教,使国家迅速发展,为清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从这点来看,代善推举贤能,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好处,非常“顺天应人”。
皇太极初登汗位,更像是联盟的酋长,名义上的帝王,因为他只是从其他三大贝勒手中分得了一部分权力。在继位典礼上,皇太极在接受诸年轻贝勒的效忠宣誓后,随即转身向三位兄长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鞠躬。在朝会行礼时这三位兄长列坐皇太极左右,一同接受年轻贝勒、大臣们的朝拜。更命皇太极难堪的是,他身为一国之君,每到年节,却要向三位兄长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这种情况与皇太极独掌大权的初衷显然格格不入。天聪四年(1630),皇太极首先以作战保守等借口将阿敏下狱。次年在围攻大凌河战役中又挖苦莽古尔泰,莽古尔泰随即勃然大怒,抽出佩刀,恐吓皇太极,德格类上前制止了他。这场意外的冲奕,再次给皇太极提供了机会,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将莽古尔泰从和硕贝勒降为多罗贝勒。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代善半玩笑的说:我们三大贝勒与皇太极平起平坐好比“三世佛”,便主动要求放弃自己的特权。正是在他的坚持下,会议最终同意将自己和莽古尔泰的座位低于皇太极,分别坐在他的左右。这一做法始于天聪六年(1632)初。第二年,莽古尔泰病死,使皇太极再向集权制前进一步。
皇太极掌权后,代善行事更加小心谨慎,所以得到皇太极的重用。崇德元年(1636)四月五日,代善带领众贝勒大臣,手捧满丶蒙、汉三种文字写成的表文,步入盛京崇政殿,请上号,称皇太极为“宽温仁圣皇帝”。皇太极改“汗”称“帝”,同时把国号由“大金”改为“大清”。
代善第二次拥戴新君在崇德八年(1643)。这一年,皇太极突然病逝,由于他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因而在诸王间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当时争夺皇位的一是代善的弟弟多尔衮,一是他的侄子豪格。在诸王大臣的会议上,两黄旗大臣首先提出立豪格,代善附和说:“豪格是先帝长子,当承大统。”接着,阿济格、多铎提出立兄长多尔衮,代善也表示可以接受。总之,代善在这场针锋相对的争斗中态度比较暖昧,相当老好人。后来,他看到争执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越来越浓,就以年老不预朝政为由赶紧离席。代善当时名列诸王之首,他临时退席,其实就是一种表态,血雨腥风同生共死几十年的亲骨肉,一时半会谁能说得清功过!代善离席后,现场顿时陷人静寂,争执双方的头脑最终冷静下来。最后,多尔衮和和豪格双方达成妥协一致,一致拥立6岁的福临即位。
这样,在皇太极和他儿子福临的即位问题上,代善功实不可没,稳定住了朝中政局,他宽容忍让,谨守臣节。代善作为皇太极的兄长和福临的大伯,身先士卒,主动放权,拥立之功溢于言表。
代善晩年,天高云淡,从未替自己谋取过权力。崇德八年(1643),他召集议政王会议,在他的主持下委任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在福临未成年期间共同摄政。顺治元年(1644),清朝迁都北京,并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在此期间,代善始终是统治集团最为尊贵的人物,在国家政治生态中,乃至皇族事务中起着基石国柱的作用。
入关后的第五年,代善在王府病逝。家族得到一万两的葬仪费,以及为他立碑纪功外,和硕礼亲王一脉也被追加为“铁帽子王”,子孙永享福泽,万世不降爵位,清圣祖康熙帝用八个字概括他的生“忠冠当时,功昭后世”,追赐谥号“烈”。尊谥号和硕礼烈亲王。乾隆年间又配享太庙。爱新觉罗·代善死后葬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正红旗村,这里是他家族代表正红旗的世袭领地。
代善的礼亲王府位于皇城西安门外东斜街酱房胡同口,占地一百多亩。后来在礼亲王府之外又分出来巽亲王府(乾隆年间1750年改为定亲王府)至今,礼亲王府这座王府仍是清代王府保护较好的一处。北京老辈人相传,清代王府规模最大的为礼王府和豫王府,有“礼王府房,豫王府墙”的说法,形容其高墙大院,在王府內先后生活过包括代善在内的十代十五为礼亲王。
在清初功封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一门就占了三个。这在清朝皇室中绝无仅有的,充分说明他们在清朝开国、统一大业中的杰出贡献。代善一门的三个“铁帽子王”中,一个是他本人的礼亲王爵,他的八个儿子中的第七子满达海承袭了他的爵位。顺治帝亲政后,因满达海生前谄媚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他的儿子常阿岱继承王位,后降贝勒,就把这一爵位转给了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儿子,常阿岱的堂弟杰书,杰书的后裔享有这一爵位直至清朝灭亡。礼亲王爵前后共承袭十一次,其中改称巽亲王,又改称康亲王,最后恢复了礼亲王爵号。代善家的另两个“铁帽子王”,一个是其子岳託首封的克勤郡王(中间一度改称衍譆郡王)爵;另一个是其孙勒克德浑首封的顺承郡王爵。
礼亲王爵位世袭共传十世,有十五人袭爵,三人被夺爵。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至清朝逊位后三年(公元1914年)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其主要的承序为代善(礼),满达海(巽),常阿岱(巽),杰书(康),椿泰(康),崇安(康),巴尔图(康),永恩(礼),昭梿(礼),麟趾(礼),全龄(礼),世铎(礼),诚厚(礼)、共历十五王。礼亲王一系名人辈出,文武全才,咱们聊一聊最有特色的几位。
康亲王杰书,大家对这个人物最多的了解应该是香港电视剧《鹿鼎记》里那个见风使舵,和韦小宝天天鬼混的荒唐王爷,其实真正的礼亲王杰书为清朝建立了很高的功勋,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帝命杰书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南下讨伐耿精忠。耿精忠的大将徐尚朝率领五万人进犯金华,杰书命令都统巴雅尔、副都统玛哈达迎击徐尚朝,前后两次大破叛军。歼敌两万余人,克复永康、缙云两地。
康熙十五年(1676年),杰书率大军从金华转移到衢州,耿精忠的守军队抗拒清军,杰书坐镇古庙指挥大军,古庙被叛军的火器所穿,杰书的卫兵将门窗盖在身上作为隐蔽,杰书不为所动,继续指挥,清军士卒振奋,奋力攻击。耿精忠的军队大败。杰书又令军队偃旗息鼓,一日夜行数百里,乘着晚上攻克江山,常山,逼近仙霞关。耿精忠收集船舶转移到隔岸的位置,使得清军无法渡河。杰书下令大军沿着河西行,至水浅处渡河。耿精忠的军队见清军过了河,士气崩溃,耿将金应虎不战而降。杰书攻占浦城,写书敦促耿精忠投降。然后大军继续前进,连克建阳,建宁、延平,又击败了耿精忠儿子耿显祚的进攻,杰书许诺赦免其死罪,耿精忠投降清军。
随后杰书的大军进入福州,耿精忠请求跟从清军讨伐郑经以赎其死罪,杰书同意了他的要求。在乌龙江以南的小门山、真凤山,杰书派遣拉哈达等人击退了延平郡王郑经的军队,杰书并且上书康熙帝言耿精忠跟从大军征讨郑经,他的两个弟弟耿昭忠、耿聚忠,应留一人镇守福州辖地安民。康熙帝随命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杰书派兵遣将击败郑经,进取邵武,泰宁,汀州。又攻破郑经军队二十六处大营,攻克兴化,克复了泉州、漳州。
康熙十八年,杰书率军屡次击败郑经的军队。部下清军水军提督万正色攻克海坛,拉哈达等人攻克厦门、金门,都统赉塔攻克铜山。经此几役,郑经在大陆几乎无立足之地,只能率领残部回到台湾。康熙帝召杰书的大军回京,留下三千八旗兵分别守卫福州、泉州、漳州。十月,杰书率大军回到京师,康熙皇帝亲自率诸王大臣到卢沟桥迎接和硕康亲王杰书。
南边平定后,北方的蒙古噶尔丹又开始兴风作浪,骑兵不断南下,威胁清朝腹地,高龄的杰书再次受命披甲执刀领兵西出张家口,将大军屯守在归化城,以防备的噶尔丹入侵。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闰三月,杰书逝世,朝廷给予杰书谥号“良”,是为和硕康(礼)良亲王。
让我们再看看礼亲王一门文采非常出众的,但时运不济的礼王爷—一昭梿
昭梿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嘉庆十年(1805)袭封礼亲王爵。两年后王府失火,珍宝及印绶受全部被焚。嘉庆帝赐银一万两,助他重建府邸,同时赐给许多衣帛。
清初的王爷几乎都是军功出身,他们披甲执刀,以百战定天下,但自康熙朝以来,天下太平,生活安逸,在汉族文化的陶醉下,王公贵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武精神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昭梿则代表了从这一特权阶层中分离出的贵族文人,他崇尚汉族文化,追求一种闲适恬淡的人生。昭梿一生在政治上没有大作为,喜好文学、看戏听曲,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昭梿生活的时代正值乾嘉学风最盛的时候,他的文采造诣还要从他的父亲说起,他的父亲礼亲王永恩(字惠周,号兰亭主人)在乾隆朝时,永恩作为康亲王崇安之子理所当然应该继承王位,但雍正皇帝却选了他的伯祖父巴尔图承袭了康(礼)亲王,而永恩只封为贝勒,在北京西四大院胡同的小宅了一忍就是二十年,直到康简亲王巴尔图去世,乾隆才把王爵还给了他(第五任康亲王,第二任礼亲王)并住回礼王府,总管正黄旗觉罗事务,他虽贵为铁帽子王,但为人勤俭不奢华,饮食也很随意,但注重形象,夏天再热也不会摘取帽冠。人也很正直,当时和珅专权,而永恩“恶其人,勺之绝交”,反而对刘墉等直臣比较亲近,他因受朝事牵连,不大过问政治,一心铺在艺术上,他用笔简洁,深得“金陵八家”之奥,类吕潜。作有《益斋集》、《姚鼐撰家传》、《读画辑略》、《漪园四种》、《诚正堂稿》等作品,而且在音乐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律吕元音》四卷的作者,乾隆三十四年,康亲王永恩改归礼亲王,嘉庆十年去世,谥号礼恭亲王。
昭梿就是受时代的影响和家风环境的熏陶,昭桩也爱好诗文,但他撰写的诗,文大多散佚,他纂辑过《礼府志》,并勤于笔耕,他留给世人的是一部最有名的笔记《啸亭杂录》,书中记载了大量清朝典故,满族习俗和贵族官员的遗闻轶事。
昭梿生活的另一特点是喜好戏剧。他不仅是一位戏迷,并且是过分亲近优伶了,清代优伶(戏子)的社地位低下,唱戏那时候被认为是下贱的职业。国家把“娼(妓女家)”、“优(唱戏家)”、“吏(县衙书吏家)”、“卒(县衙差人家)”列为四种贱民,即使贫寒的农户工匠名义上也算“清白之家”,社会地位都比上述四种人高。当时,三代人中只要有个人从事了这四种行业,子弟就不能参加国家初级的考试,更无资格步入仕途。而娶了优伶为妻(不是纳妾)的人,死后不得葬入祖坟,原因是让家世“不清白”。但昭梿却不完全不在乎,他不仅与戏子相交甚深,还很器重其中一些人的品行。他说:“这些人迎欢卖笑虽然是常态,但其中也有深知大义着。因为这个昭梿被朝中言官屡屡弹劾。
昭梿贵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从小受过系统的教育,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但性格不好,妄自尊大,戾气很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天到晚牛X哄哄)。还因此丢掉了王爵,名誉扫地。
当时,朝中有一位一品大员景安,官至尚书,景安与昭桩并不同旗,并不是他的属下和旗仆,昭桩却当面斥景安为王府奴才,更有甚着,昭桩在府内私设公堂,滥用酷刑。礼王府有个王田的庄头姓程,从未欠过田租,而且预交了一笔租钱。昭桩仍不满意,想涨他的租钱。当时清朝有一个好的制度,即国家对农民“永不加赋”,也就是长期保持农业税的稳定,不仅税收总量不变,具体到每亩地的税也不准变,王公的庄田同样不能随意加租。
昭裢分外苛求,明着违反了国家规定,程庄头儿不干,昭裢便恼羞成怒,派护卫到他家抢割庄稼,拆毁房屋,又下命将庄头家六人圈禁。昭柱还不甘休,亲自把一个瓷瓶扔到地上摔碎,把程庄头儿的衣服扒了,用磁器碎片把他的后背被划了一百多道血口,以致流血昏厥。终于在嘉庆二十年(1815),有人匿名检举昭梿凌辱大臣、府内私用酷刑。嘉庆帝得知,在谕旨中斥责他:“平日以田租细故,在顺天府、步军统领,刑部等衙门,涉讼累累。”从嘉庆的上喻可以看出,昭梿违法的记录很多。
嘉庆帝并连下四道严旨:昭梿以“妄自尊大、目无君上”、“滥用非刑”、“凌辱大臣”等罪名被革去王爵,押入宗人府监禁,960亩地产也被悉数没收。昭梿因此被革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三年(后减刑提前释放),嘉庆二十一年放回,又活了13年,他不在过问任何事,专心文艺创作,道光九年因脑病去世,卒年53岁,昭梿可以说就是一个放着好日子不过,活活作死的典型。
昭梿之后,他的堂弟麟趾袭爵礼(安)亲王,后又经历了麟趾的长孙全龄(礼和亲王),全龄三子世铎(礼恪亲王)两代。大清灭亡后三年,世铎才去世。但礼亲王的爵位还没断,世铎的长子诚厚继承了礼亲王爵位,这位仁兄比较神,最爱养长虫(蛇)刺猬等,人们称其为“疯王爷”,一些电视剧也移花接木的拿他作为清末潦倒王爷的原型。1914年诚厚去世,年五十三,谥礼敦亲王。
最后咱们在说说礼亲王府,如果说清朝除了紫禁城和多尔衮的摄政王府外(普渡寺),那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了
礼亲王府坐北朝南,原占地约42000平方米,用地为现存礼亲王府的两倍 。王府由三路院落组成:正中轴线上有正门五间;正殿七间两旁附转角廊、东西翼楼各七间;后殿五间两旁有转角房、东西配殿各五间,后殿以北又自成院落:前有内门,门内为前后两层寝殿,面阔均为五间,后寝前出轩三间;最后有罩楼七间,下层前出轩三间。府邸规模宏伟,院落深邃,重门叠户,房间数多。东路为数进院的生活区,西路为花园,当年也是京师有名的园亭,民国年间尚存假山亭榭之属。
1927年,礼王的后人将王府前半部租给华北学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改为内务部(后改民政部)办公用地。现在中路建筑大多保存,犹具旧日规模,其余多经改建,名目已非。但仍属于保存较好的王府,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礼亲王府的家庙之一是指金顶山西麓,礼亲王永恩去世后,葬于此处,所以也被称为西王坟。但西王坟礼亲王墓地上建筑是祭祀的阴宅,没有阳宅,所以后世礼亲王族家人祭祀时住在旁边的承恩寺,久而久之承恩寺也就成为了礼亲王府的家庙了。
欢迎点击关注!
参考资料
《正说清朝十二王》
《清史稿注解》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文章《关于康亲王我想说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二,功拥两帝,国之柱石。清.和硕礼(康)亲王》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关于康亲王我想说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二,功拥两帝,国之柱石。清.和硕礼(康)亲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