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假期,飘来还一笔旧债了。

有这么一部剧,每次写青春剧,后台必定有人cue。

一直没写,只是因为这剧人物多,故事密,又各有各精彩,一时间不知从何聊起。

倒是刚吐槽过的《八月未央》点醒了飘。

比起矫情到让人脑壳疼的青春爱情片,这部剧拍的校园爱情,堪称范本。

它的爱情模式非常神奇。

不是老套的三角恋,也不是双向奔赴地发糖。

而是一条长长的食物链。

一幅图给大家简单认识一下。

里面的每一位,喜欢的,都是ta的右边。

而且,随便拎一对出来,都是既细腻,且不重复。

飘只想喊话那些崩了的青春片,学学这部《一起同过窗》:

这样拍校园爱情,才真的抓到精髓。

下文简称《同过窗》

“她会错意了”

再回味《同过窗》这条恋爱食物链。

还是觉得林洛雪对毕十三的暗恋最动人,也最难忘。

雪毕cp的单向暗恋,比简单的“你不爱我”,还要更苦涩一点儿。

一般的暗恋戏,无论BE还是HE,至少双方都参与感十足。

就算最终是一厢情愿,中间总还留点供人想象的发糖时刻。

但洛雪对毕十三的这场暗恋,主角从来只有洛雪一人。

二人打幼年就相识。

一个眼睛意外受伤,一个得了眼疾,在同个病房共度了一个月的时光。

家庭重男轻女的小洛雪住院时,父母疏于照顾。

反而是隔壁病床的小十三,让她感受到少有的关怀。

虽然眼睛罩着纱布,但小洛雪记得小十三对她的每一点好。

也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因为小十三,才开始的。

长大后的洛雪,出落成一个深谙性别红利的高段位“茶女”,对感情放浪形骸,玩世不恭。

一趟军训下来,挑逗了半个连的男生,依旧片叶不沾身。

挂在她脸上的,大多是对异性轻巧的笑。

唯有在重逢毕十三时,却露了走心的“怯”。

领军训服时,她小心翼翼地确认,他是不是当年那个“小十三”。

却不想被毕十三暗讽无聊。

其实,他俩故事的结局,在林洛雪满眼的动情和毕十三的视若无睹中,早已写就。

熟谙人情的林洛雪,怎么可能看不出毕十三对她的不在意。

向来八面玲珑的她,当毕十三受辱时,急眼袒护。

所有人都看出,毕十三在她心里的不同寻常。

唯独毕十三自己,丝毫不领这份情。

即便如此,她还偏要去验证,好像非求一个面对面的死刑。

又怕得到答案,只敢模模糊糊地问一句没头没尾的“你还关心我吗”。

而毕十三完全会错意的官方回答,还是让她破防了。

林洛雪的故事里,其实从未真正拥有过毕十三。

哪怕她几度撕心裂肺地自我拉扯,明面上决意放弃。

开始和另一个男生路桥川聊天、下棋、散心。

看似真的放下了毕十三,喜欢上路桥川。

可一场真心话大冒险,就足以刺破她的伪装。

当亲耳确认毕十三喜欢的,另有他人时,林洛雪才发觉:

她对路桥川的喜欢,未必不真实。

但比起对毕十三的情感,这种喜欢,更像是一个深陷单恋的溺水者,找到了得以喘息的气口罢了。

明里暗里,毕十三,始终是她绕不过去的坎。

这是一场只在林洛雪心里百转千回的暗恋。

她疏远了路桥川,又时刻暗暗在意着毕十三。

意外等到了毕十三心爱的女孩出国,看似有了机会的她,靠近毕十三的每一步却依旧分外小心。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向毕十三当面问起关于童年时那个病房的故事。

她甚至给不出一个直白的告白。

只敢小心翼翼地借一个不存在的“我朋友”来发问:

“你对当年的那个女孩儿(小洛雪)的关心都是真的吗?”

而十三一句漫不经心的“她会错意了。”

就足以让她慌不择路,将暗恋潦草收尾。

回头看来,林洛雪对毕十三最接近表白的一句话。

大概是“我好讨厌你。”

近情情怯。

林洛雪爱毕十三,爱得虐心,也爱得动人。

虐心在于她真正所爱的那个回忆中的毕十三,其实从不存在。

一厢情愿的独角戏而已。

可动人却也在于这场拿不起也放不下的独角戏。

它是所有暗恋者的共鸣。

如林洛雪所言,所有暗恋的人,都是在“长痛与短痛”间,选择了长痛的人。

他们一边渴求着答案,又一边规避着答案。

无论是毫无恋爱经验的感情小白,亦或是如洛雪一样游戏人间的“茶女”。

走向暗恋,就是走向了一场你无法控制的豪赌。

而当这份心绪尘埃落定,其中的放得下与放不下,都被陡然地画上一个猛烈的句号。

这句号再忸怩,再拉扯,你别无他法。

你只得认。

“我喜欢荷花、动物和庙”

和苦涩的暗恋比起来,《同过窗》的明恋倒很有意思。

明恋的主角,是李殊词和肖海洋。

它之所以耀眼,就在于李殊词这份坦坦荡荡的“我喜欢你”。

像是想哭的时候,一抬眼却见窗外春光正好,便觉得没必要如此悲伤。

五好乖乖女李殊词,在崇尚个性而非成绩的艺术院校里,漂亮,却自卑。

而肖海洋不一样,留级两年也没影响他直男式的自信。

殊词喜欢海洋的理由是十足轻快的。

只因肖海洋在酒店门口,救下被男友强行拉进去的李殊词。

又告诉李殊词,她对男朋友的感情,是弥补自卑的需要,并非出于喜爱的想要。

一句“想要的人,应该是会带给你勇气,让你觉得自己并不苍白”,就让李殊词看到近在眼前的“想要”。

只不过,肖海洋早有喜欢的人,且是与殊词性格截然相反的女汉子。

仅凭类型,殊词的赢面,就低得可怜。

可她好像并不在意。

看似小白兔一样的她,爱起来却是意外的坦荡。

第一次的表白,就一气呵成——踮脚,吻额,“肖海洋,我喜欢你”。

甚至还不等肖海洋反应,就马尾一甩,转身离开。

当肖海洋还在怀疑这是不是一场幻觉的时候,帮肖海洋补习的她,已经落落大方地应承下肖家请她前去做客的邀约。

而奉父母之命做导游的肖海洋,心思显然既没放在导游身上,也没放在殊词身上。

一个十字路口,四个游玩地点。

肖海洋一一介绍:

东边,是虫子比游客多的寺庙。

西边,是景色虽美,但终究美不过诗词意境的荷花池。

而北边,是一座家在川渝地区的殊词不需要去看的动物园:

“和熊猫长大的女孩,还需要看别的动物吗?”

唯有南边,是一座“历经九八洪水、零三非典和不知道哪一年的金融危机,依旧屹立不倒的”——网吧。

看穿了肖海洋只想去网吧玩游戏的心思,殊词顺从地陪他打了一天游戏。

但,就像从不遮掩“我喜欢你”一样,她也从不刻意隐瞒这份为爱迁就的心甘情愿。

车站告别时,肖海洋问她玩得开不开心,她答开心。

可当问她喜不喜欢打游戏。

她却脆生生地说:“我喜欢荷花、动物和庙。”

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我并不喜欢游戏。

但没去成景点也玩得很开心,是因为,我喜欢你。

李殊词喜欢肖海洋的姿态,好像总是突如其来地利落示爱,又安安静静地笑着退出。

她并非不求一个结果,只是既希望心意能有所回应,又体谅对方那份“给不起”的愧疚与尴尬。

所以她坦荡,又克制;

追爱,又不打扰。

承诺肖海洋“不会因为我让你感到尴尬”。

两人合作完成班里的摄影作业时,明知肖海洋为避免尴尬,刻意请同学来捣乱。

她也默许了他的做法。

她把自己放在肖海洋的视野内,希望肖海洋选择。

但又尊重肖海洋的不选择。

在明知赢面只有1%而注定被动的单向恋爱中,李殊词做出了最主动的姿态。

所以观众虽清楚爱而不得应该悲伤,但就是无法将如此明媚的感情看得沉重。

因为比起从未真正走进过毕十三视线的林洛雪。

殊词从未被肖海洋无视过。

她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直在变。

从初识时毫无存在感的班级小透明;

到明知对方喜欢自己,却无法回应心意的那个“她”;

到最后虽拒绝,却肯定了她的好:

(你)很好很好很好

只是不适合

这变化,虽然是从海洋的视角观察得来。

但勾勒的,也是殊词的成长轨迹。

而这成长,又何尝不是属于殊词自己的happy ending。

食物链里的Plan A

发现了吗?无论是林洛雪对毕十三,这拿不起放不下的暗恋也好。

还是李殊词对肖海洋这姿态体面内里炽烈的追爱也罢。

动人,是因为都带着校园恋爱独有的一份孤勇。

它是相信真爱唯一的热烈与执拗。

它也是不计得失,义无反顾的。

剧里,大家开会商量拍摄作业时。

本意是劝大家不要放弃拍摄作业的A计划的班长,说着说着就说出心声:

咱们上学期

食物链一样的诡异关系

不就是在座没有人

愿意放弃(自己的)A计划吗?

在这场我爱你,你爱她的爱情里,也没有人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A计划”。

不过,《同过窗》让飘感到最妙的,还不仅是它依靠食物链的爱情模式,拍出了这份孤注一掷。

更在于它拍出了一份区别于其它孤勇的,“青春限定”的稚嫩勇气。

像一个披着被单扮超人的小孩儿一样,这份孤勇在这群大学生间,是带着几分“自恋”的。

他们自然信奉“专情”“勇敢”这些好品质。

却因为从未经过生活的打磨,以至于践行时,更像是,为了成为那个“孤勇追爱的自己”。

就如肖海洋,一往无前地追求钟白,将殊词视为将就。

却完全忽视了他所喜爱的钟白身上那份直爽,其实殊词身上,也全都有。

当平日冷若冰霜的姐姐,都忍不住替殊词说上两句话。

他回答——“爱而不得我认,但退而求其次这么窝囊,跟考试作弊有什么区别。”

而姐姐听罢这番“正义发言”,却说:

从你的慷慨激昂里,我只听见了你自己的名字。

飘不是说肖海洋该回应李殊词的感情,才算作成熟。

只不过,就冲殊词如此真挚,都还是被肖海洋打上一个“将就”的符号,全然不见他对这份追求,细致地思考。

便足以证明,肖海洋是喜欢钟白,但也必然喜欢那个对钟白死心塌地的自己。

同样的,《同过窗》里唯一一对,算得上双向奔赴过的cp。

钟白与路桥川的感情,也是如此。

钟白对青梅竹马路桥川的感情,一登场就是“喜欢了13年的人”。

可整个大一,路桥川的Plan A,却一直都是林洛雪。

后来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路桥川注定不是林洛雪故事的主角。

所以,对洛雪心死的路桥川,和钟白的感情逐渐升温,成了她名正言顺的男友。

他分明喜欢钟白,甚至早于喜欢林洛雪。

见钟白与肖海洋靠近,他就会忍不住的吃醋。

但他偏偏认定,真爱只能是林洛雪。

又将自己与钟白的恋爱,归结为,是出于“回馈一个女生对我13年的感情”。

把对钟白的所有迁就,都视为“还债”,所有照顾,都视为“补偿”。

看似很伟大,实则,未尝不是一种自恋。

所以直到这份“歉意”赶走了钟白,他才发觉自己真实的心意。

说白了,青春时,那些对那个“ta”的执念,回头来看,多少带着点儿自我感动的幼稚劲儿。

不过,也恰好是这份青春限定的幼稚,弥足珍贵。

因为它是无论对错,只在意情绪的。

而没这点儿幼稚的执拗,又怎么会有那些浓烈的追爱。

那些条理清晰,得失分明的成熟感情,在校园蓬勃的荷尔蒙下,未免也显得有些太不可爱了。

而回头来看,《同过窗》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也正在于此。

青春时期的爱情,里面那些对的、错的、好的、坏的、悲伤的亦或是开心的,它都细腻刻画,又如实展现。

每一个情节看罢,总会有人说“ta好蠢”“ta好中二”“ta会后悔”。

但终归没有一任何一个角色,被贴上非黑即白的标签。

因为这些故事里弥漫着的过浓的青春味儿,让人很难否认,我曾经也是ta。

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时只是个无谓的假设。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哪怕注定是错恋。

时光倒回去,故事里的那些少男少女,谁还不是依旧选择Plan A?

爱,容易重蹈覆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