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3月8日电 题:甘肃定西:乡村女干部“闯”出新天地

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程楠

从一个压根没想过当村干部的农村妇女,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1年,55岁的张春玲早已成为当地村民交口称赞的“领头雁”。

2007年伊始,张春玲接手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闯家岔村是一个烂摊子,在全镇14个村子的综合考核中倒数第一。她的丈夫左廷元对她当村干部强烈反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能干得了?干得好吗?”

原来村里到镇上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社间的道路“出门一身土、进门两脚泥”。行路难,成了村民的心病。张春玲便利用各种机会向相关部门反映行路难问题。经过争取,闯家岔村拿到了修路的项目。

“现在村里通往镇上的路和村社之间的路全通了,干啥都方便得多了。”村民李克义认为,张春玲比男人还能干。

回想起这三年来修建10.1公里道路的过程,张春玲感慨颇多:“修路时会占到个别群众的地,群众不愿意,要求补贴。”为此,她不断上门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修路后的好处。村民在她耐心解释后,从阻挠修路到主动让步。

走进闯家岔村,一条条平坦开阔的硬化公路不仅将嵌于山梁上的各个村社连接起来,而且直通镇中心,将村民与山外连得更紧。山脚下的平川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红白相间的砖瓦房在路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从泥泞小路到平坦宽阔的大路,从土坯房到砖瓦房,从吃苦咸水到喝自来水,闯家岔村在这位女支书的带领下“闯”出了名堂。

张春玲说:“没人想干的事,要抢着干;没人能干的事,要想着办,事就成了。”闯家岔村从十余年前全镇综合考核倒数第一发展至2016年的第一名。张春玲不仅让丈夫“服”了她,更换来了群众的好口碑。

“马上就办、想办法办”的不止是张春玲,还有安定区香泉镇后湾村村委会主任朱彩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50岁的她得到群众认可的都是芝麻大的事儿:帮助群众办理各种事项,从危房改造到申请贷款,从水电缴费到开具证明。

后湾村距离镇政府大约7.5公里。这一条路,一年之内,朱彩玲要骑自行车往返120次,行程累计1800公里。前几年,她身体还好,半个小时就可以到镇政府,如今年龄渐长,得骑一个小时。上坡骑不动时,她就推着走,下雨摔倒也时有发生。

经年累月的奔波使朱彩玲本来就有的两颊高原红显得更红。

村民景军对朱彩玲的帮助印象深刻。涉及危房改造项目申请时,村民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并给现有的房子拍照,登记备案。“拍照,冲洗照片等,都是她帮着办的。”

为了公事耽误私事,对朱彩玲来说也不奇怪。2016年8月,朱彩玲收割自己地里的4亩胡麻。还未收完就接到村里的电话,她撂下地里的活,跑去忙工作。随后,倾盆大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胡麻在水里整整泡了一夜。 “炸不出来油了,损失惨重。”提及此,朱彩玲一笑而过。

安定区委组织部部长孙淑芳介绍,最近几年,全区干部中妇女的比例在逐渐提升,妇女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区还有很多像张春玲和朱彩玲一样的优秀女干部,她们具有亲和力、善于沟通,在基层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

安定区委组织部的一项数据显示,2016年,全区村党组织换届新当选支部书记共291名,其中妇女13名,较上届增加160%。村委会换届新当选委员共1537名,其中妇女359名,较上届增加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