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礼智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所谓斫,其实就是一种古人辅助制琴的工具,现在可用的工具更多了,但斫琴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下来的一种叫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就是制琴的意思。”3月15日,记者探访了青岛十大文化匠人之一的斫琴大家张林。张林爱琴成痴,但以前青岛会弹琴的就不多,更别说斫琴了,为此他又立志学起了斫琴之法,不仅几次三番拜师学艺,还天南海北地去寻找斫琴的古木。
偶然机缘:
因张育瑾的琴曲迷上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张林说,自己并非古琴世家出身,18岁接触古琴时,身边也无人会弹奏,可以说是古琴领域的“小白”。而让张林对古琴产生兴趣,则是一次偶然,“1986年,有一天我听广播时,里面播放了一段已故古琴家张育瑾的琴曲,我顿时就着了迷”。这段琴声一直徘徊于他脑中,久久不能散去,为此张林下定决心要入手一床古琴学习。
古琴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还十分罕见,张林听说北京王府井有乐器店卖古琴,便向父亲要了200元,这相当于父亲3个月的工资,然后只身乘火车来到北京。可走进王府井大街的民俗乐器商店,一看价格,顿时就傻眼了,一床古琴标价为850元。店员推荐他去北京工农兵乐器厂,说那里的古琴会便宜一些。可是在乐器厂,一床古琴最便宜也要650元。他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又给北京的亲戚打电话。张林从亲戚那儿借来500元才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床古琴。就是这把琴音一般的古琴,他也弹奏了20多年,最后送给了一个弟子。
立志斫琴:
一个问题“纠缠”七八年
由于当时青岛本地会弹奏古琴的人很少,为了拜师学艺,张林曾到过济南、淄博等地,最终在唐山拜九嶷派第三代传人李天桓为师。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渐渐得其心法。2006年,张林开始通过青岛古琴家协会传授九嶷派古琴,但他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古琴数量不够。为此张林打算去扬州买琴,他想和当地的琴行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把他们的琴拿到青岛代卖,但是他看上的又太贵,“当时就得6000块钱”。回来之后,张林就立志自己斫琴,于是就通过各种渠道自学,但总是不得其法,便向师傅求教,师傅说自己并不擅长斫琴,论斫琴技艺,还要数自己的师兄、张林的师伯张松延最好,建议他向师伯求教。张林随后前往天津求教师伯张松延斫琴技艺,但师伯就是不肯传授。张林几次三番登门拜访,不断央求,但师伯只有俩字:“好的,好的。”
终于,有一年春节,张林到唐山看望师父师母,意外发现师伯也在。这一次,师伯终于向他讲起了斫琴的精髓。通过这次学习,张林终于习得了正宗的九嶷派古琴斫琴之法,以前一些想不明白的东西,通过师伯的讲解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斫琴之法有时候就像一层窗户纸,你不得其法的时候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等到知道了才明白原来就是这样”。不过,张林也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在研习的过程中,他也会辩证地看待一些传下来的经验,“因为这些斫琴技艺大都是经验之谈,难免会产生一些疏漏”。有一次,张林就发现其中一个步骤不大对,就向师伯请教,师伯说没问题,于是一晃四年过去了。但张林心中一直感觉不对,2013年的时候又一次向师伯请教,师伯还是说没问题。这样又过了三四年,张林瞅机会又向师伯请教,师伯感觉奇怪,为什么总是揪着同一个问题呢?于是拿过一床琴来一起验证,发现还真是出现了疏漏。
斫琴不易:
很多道工序需反复打磨
斫琴看似简单,现在好多古琴甚至都可以批量生产,但真要做一床好琴,张林说并不容易,“你说一次性地做一床好琴,这样的概率是有的,但是不大,比如我一次做20床,但这20床中能让我满意的,能有个三四床就不错了。因为斫琴要经过很多工序,而每一个工序都能影响声音”。为了做一床好琴,就必须像古人那样自己去弹,在弹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哪个地方不好,然后把它标记出来,慢慢地修复,慢慢地达到一种理想化的声音,“因为木头是会变形的,所以做出琴坯来,你放半年还是一年,效果绝对会不一样”。因为气候条件对斫琴的影响很大,张林说在青岛斫琴,最好要经历一个夏冬,“夏天的时候,海洋气候非常潮湿,木头自身会吸收一些水分,经过自然条件的晾晒,是解决木头变形最好的方法”。
为了打造一床好琴,张林经常反复打磨,有时候可能经过大半年时间,这床琴就进入了理想的状态,有时候可能一两年,甚至有一床琴张林反复打磨了六七年的时间,“2007年的时候,我给我徒弟打造了一床琴,当时就没有一次性完工做成一个成品,而是让他一直弹,弹到2013年的时候,我让他把发现的问题都提出来,然后把需要修复的地方好好地修复了一下,效果确实比原先好了很多。所以,斫琴就得要靠时间好好打磨”。
古木为根:
天南海北寻找古木
斫琴虽然靠手艺,但张林说一块上好的古木是最重要的基础,“你即使手艺很好,但是没有好的古木,那做出来的琴也就那样”。古琴制作最好的木材是桐木,然后才是杉木,判断杉木好坏的标准就是年岁,“做古琴,木头越老越好”。为了寻找好的古木,张林可谓天南海北地四处探访,尤其是江西、福建等地的乡下去得最多,“因为青岛过百年的木头太少了,老房子不多”。
斫琴多年,张林已经练得一手绝技,比如光通过手的触摸,就能得出这床琴的厚度,“这么多年下来,误差我能控制在0.01厘米,因为每次你都用尺子量太费事了”。而现在张林最看重的就是古琴的传承,多年前他就开始将古琴艺术推广到学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培养出的优秀古琴演奏人才近百人。目前不少学生通过艺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还有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编辑: 焦琳]
1.文章《关于无人的演奏我想说探访青岛斫琴大家张林 六七年才打造一床好琴》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关于无人的演奏我想说探访青岛斫琴大家张林 六七年才打造一床好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