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不断曝出有人挖出“天价乌木”的新闻,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乌木到底是什么木头,有的甚至认为其就是红木国家标准五属八类里的乌木类,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乌木”这个概念。

大家或许在新闻里看到过,某条河里挖出了巨大木头,经过鉴定说是“乌木”,随即被组织收回放到了博物馆,于是大家都开始认为,乌木是一种很名贵的木材。

研习君在这要提醒各位的是,像上图中挖出的这种巨大“木材” ,我们称之为“阴沉木”,和传统的乌木以及目前市场上较为便宜的“乌木”是完全不相同的。

受众多学名、俗称的影响,“阴沉木就是乌木”的认知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但实际上乌木是一种树种,而阴沉木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

据研习君调查,全网普遍持“乌木=阴沉木”之说,为了区分现有的红木《国标》,甚至把这种等于阴沉木之说的“乌木”列为“古乌木”,发表这些言论观点其中包括多家权威新闻资讯媒体和平台。

所以在正式介绍“乌木”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阴沉木”。

— 1 — 阴沉木

《辞海》1999年版解释说: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

唐代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有一段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石堆的描写:峡水大时,三暑雪消之际,波涌晃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塞江而下,几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

这里所说的“大木”、“枯槎”指的是从上游冲积下来的各种树木枯根,随波逐浪涌向夔门,又在回旋如雪的涛浪中洗刷闯荡,沉埋河滩,日久天长形成一种近于石化的木料。这也是阴沉木形成的原因。

清朝大学者袁枚在《子不语》中对阴沉木的解释为: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这种“阴沉木”是经大自然长达数千年、几万年的物理、化学等长期的反应,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植物“木乃伊”,实为炭化木,现属于上交国家的常客。

阴沉木主要由于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树木遭受到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如河流上游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将树木冲入河流,深埋于河床的泥沙之中,或地震、山体滑坡造成树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

其主产于成都平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四川人称之为“乌木”,东北人称之为“浪木”、“沉江木”,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阴沉木并不是一个树种,而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的多种树木的集合名称。其种类繁多,经鉴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母生、栎木、荷木等。由于阴沉木色彩乌黑发亮,所以市场上用它来冒充“乌木”。

— 2 —传统“乌木”

乌木在历史上有许多名称,如乌文木、乌椭木、乌梨木、乌角等,原产于我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其外形与紫檀极为接近,其多数亦为空心,难出大料。

▲明 乌木镶玉砚屏

现在乌木多属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进口,但与传统乌木相差甚远。

宋代·赵汝适《诸蕃志》专门记载“乌椭木”,谓:

乌椭木似棕榈,青绿耸直,高十余丈,荫绿茂盛。其木坚实如铁,可为器用,光泽如漆,世以为珍木。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乌木》称:

本名文木,南人呼文如椭,故也。

乌木出海南、云南、南番。叶似棕榈,其木漆黑,体重坚致,可为箸及器物。有间道者,嫩木也。南人多以木染色伪之。

南方草物状云:文木树高七八丈,其色正黑,如水牛角,作马鞭,日南有之。

《古今注》云:乌文木出波斯,舶上将来,乌文然。温、括、婺等州亦出之,皆此物也。

▲乌木螭龙纹贡盒

乌木在史籍中的记载很多,很早就作为贡物进贡到中国,它的产地也很广,遍及广西、海南、云南、浙江等地。

关于它的生态,《诸蕃志》、《本草纲目》都说“叶似棕榈”,而按现有的《红木》标准,乌木为柿属,这与棕榈形态完全不同。

故疑古文献所说的乌木和现代所谓的乌木不是同一树木。

▲清乾隆 紫檀座黄花梨框嵌乌木山水人物御制诗文插屏

因而我们可以说古人对于乌木是众说纷纭,很难使人得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要弄清楚上述的问题,尚待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传统乌木与现在常见的乌木有很大不同,传统乌木色泽纯黑,油性十足,家具做完后极易出现包浆。最大的神奇之处在于家具成器不久便会有均匀细致的小碎纹,如汝钧之裂,是一种文雅高贵可以耐心细品的纹理。

▲明 乌木边花梨心条案 高81.5cm 长111.5cm 宽28cm

乌木大件的绝少,有的如颐和园的一对清代条桌,裂纹甚多,与性脆之说合。有的制品如北京硬木家具厂购入的一具嵌安画珐琅鼓钉的乾隆时制坐墩,裂纹又不明显。可能二者并非同一种乌木。

▲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上海博物馆实拍)

▲乌木大件家具者很少,通过对比,乌木扶手椅相较普通椅子略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唯独乌木家具最少。历史上乌木多做小件,如筷子、印章、扇骨、镇尺等等,乌木家具是少之又少。

▲清宫旧藏 乌木嵌螺钿双螭纹小盒 通高3.8cm,口径5.4cm,足径3.9cm

《郑和下西洋文选》记载了明弘治年(1488-1500年)外潘贡单中乌木每斤500文、紫檀木每斤500文。因此明清家具中就价值来说乌木家具可以等同紫檀家具,与黄花梨和紫檀位列前三。

▲清早 乌木五屏云石面大宝座

▲清早期 乌木高扶手南官帽椅成对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

乌木,琼州诸岛所产。土人折为箸,行用甚广。《志》称出海南,一名角乌,色纯黑,甚脆。有曰茶乌者,自番舶,质坚实,置水则沉。其他类乌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置水不沉,则非也。

民间有谚语:

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

明代奸相严嵩被籍没家产时,在抄家物资中有乌木筷子六千八百九十六双,可见乌木之价值。

▲清 青玉镶赤金嵌乌木筷 通长27.9cm 故宫藏

传统乌木原产于我国南方云南、广西、贵州一带,现在已经少见或绝迹,多因筷子而断绝,可见舌尖上的中国之可怕。

— 3 — 现今“乌木”

熟记于心的《红木》国标“乌木”是这样的:

2018年7月1日(明天)起将正式实施红木新国标,原2000年修定的《红木》国标柿树属中的蓬塞乌木被删除,另外原来属于是乌木类的毛药乌木被归类到条纹乌木类: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新《红木》国标中关于“乌木”的内容如下:

乌木乃柿树科(Ebenaceae)柿树属(Diospyros)中某些硬重而心材黑色且具有金属光泽的树种的心材。

▲乌木原材横切面

西人华生(E.Watson)编的《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一书中记载乌木的英文商品名为Ebony,乃柿树科(学名Ebenaceae)中几种树木的心材。

如从毛里求斯的Diospyros reticulata,斯里兰卡(锡兰)的Diospyros ebenum ,东印度群岛的Diospyros melanoxylon 和 Diospyros ebenaster 等树种都能取得乌木。至于其边材均呈灰白色,不得称为乌木。真正的乌木色黑、纹细、质重,每立方英尺约重74磅云。

▲乌木开料后板材图

《陈氏分类学》亦称乌木属柿科,学名为Diospyros ebenum:

常绿乔木,高达二三丈,……原产东印度及马来半岛,现分布于印度、锡兰、泰国、缅甸及广东海南。木材色黑,重硬致密,有美丽光泽,为著名美术材。惟真正乌木今已减少,有以同属类似品代用之趋势。

一般乌木心材材色全部为乌黑发亮、不见杂色者才真正称得上“乌木”。现在最著名的乌木应产于非洲的加蓬、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及亚洲的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地。

尼日利亚历来以生产乌木(心材纯黑无杂色)、乌木王(具暗红褐色条纹)、乌木后(具有浅黄橙色条纹)而倍感自豪,有“乌木三宝”之美誉。

– END –

—参阅—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周默《木鉴》

李英健《红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