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莎士比亚
柯景腾在沈佳宜的婚礼上,用属于自己的方式送上祝福的同时,也就此打开了国产青春电影的大门,在那些年掀起的这一股回忆浪潮之中,众多导演开始尝试拍摄一部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
从那之后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两部打着“纪念逝去的青春”旗号的电影,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这其中大部分影片的豆瓣评分都在6分左右徘徊,显然这个青春类型电影井喷的岁月里,整体来看并不算成功。
2013年的时候,常年在艺术电影领域活跃的刘杰导演,突然带来了一部偏向于商业创作的《青春派》,主演除了董子健和秦海璐并没有几个熟脸。
当时的董子健也还是一个新人,这部电影也是他演员生涯的处女作,《青春派》在豆瓣拿下了7.4分的成绩,看似不高的分数,直到今天却依旧可以挤进近几年华语青春电影的前几位,不免让人好奇,这部影片是如何打败那些高调的影片,站到了现在的位置。
无疾而终的爱情,说不出口的情愫
青春,有着不顾一切的执着,青春,有着无知无畏的好奇,成长的岁月里为了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的向前迈步,为了某个心动的瞬间,甜蜜而又忧伤,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校园是陪伴每一个人最久的地方,与老师,与同学,亦或者与自己懵懂的心动,在一次次磨砺中,退掉了青涩的外壳。
说是青春电影,导演们都喜欢选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来作为整部影片的主题,反而忘掉了,对于更多的少年来说,青春是一场突然的长大,是一场与时代的告别,而不是少年青春阳光,少女长发飘飘,害羞拉手,欢喜冤家,堕胎出国,无疾而终。
《青春派》的主线其实也是从一场爱情开始,董子健饰演的居然,在拍摄毕业照的时候突然站出来用一首泰戈尔的诗,向暗恋了三年的女神黄晶晶表白,拉着黄晶晶的手,嘚瑟地对老师说:我毕业了。
一开始就毕业,还牵了女神的手,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场会在大学时代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却不想居然的母亲已经火速抵达了战场,母亲面前懦弱的居然,瞬间浇灭了女神内心刚刚燃烧起来的仅有的一点好感。
为了再次向女神证明自己的勇气,居然从楼上摔下来,摔断了尾骨,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5天,满脑子女神的居然就此落榜,女神考上了复旦,他读了高四。
一般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看看别的青春电影都是设计的。
《同桌的你》中从来不学习,坐在讲台旁边的林一,被周小栀鼓励了几句,用高三的最后一点时间就考上了厦大,这种设计,编剧不怕被厦大学子打吗?林一去了美国,周小栀申请签证被拒了两次,就此放弃,两人也不再联系,在2005年的时代背景下,很难相信这就是编剧所说的“败给了现实”。
《匆匆那年》陈寻和方茴按照设定倒也都不是差生,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可是就是没见大家怎么学习,就是打打球,谈谈恋爱就高考了。陈寻出轨跟别人在一起了,方茴的也来个报复性出轨,结果整了个意外怀孕,导演顺利的就给安排了一场华语青春电影最管用的堕胎戏。
再回到《青春派》,初恋直接被母亲一次性解决,女神去了复旦也直接进入了失恋状态,自己一个劲在后面追,连背影都追不到,最后发现对方没有直接拒绝自己只不过是因为怕耽误自己学习的劲头。
在爱情戏的处理上,刘杰导演显然抓到了比其他华语青春片更真实的那部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不是这个学校的风云人物,不是永远走路带风的阳光少年,简单直接,青春热血。
有人敢于鼓起勇气告白,换来一场失败,这场失败让自己失去了所有的动力,就如同居然那般,用疯狂的运动去发泄,用暴饮暴食去发泄,最后却只能用时间去消化;有人只会将爱情藏在心里,如同女主晓凡那样,在双方都知道的情况下,像个朋友一样陪在你身边,这些无疾而终的情愫,都会在很多年后的的偶遇中,化作一句你好。
筷子兄弟之所以能够用一部《老男孩》就能征服不少观众,并不是那些零散的青春符号,而是在歌声里看到曾经熟悉的面孔,有成功,有失败,有挣扎,原来长大成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这也说明,在导演们执着的将爱情母题强加给青春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忽略了它最迷人的地方——成长。
符号拼贴不出来你没经历过的成长
并不认为许多拍摄青春电影的导演是做过功课的,为了能够唤起主流消费人群的青春共鸣,他们肆无忌惮的在影片中加入了人教版的英语书、大白兔奶糖、宽松的校服、《灌篮高手》等一系列总是挂在这一代人嘴边的符号元素。
在这些影片里我们可以听到那些在大街小巷经久不息的音乐,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事物,却找不到最能触动你心弦的那份成长。
对于观众来说,能够引起回忆的并不是那些停留在过去的物品,或者某个自己人生经历过的大事件,真正触动心弦的是在某一个物品背后,自己所经历过的那些熟悉的身影,当导演过于执着于符号设计的时候,就会产生本末倒置的效果。
拍摄《青春派》的时候,导演在某个重点中学卧底了14个月,深入了解了师生关系和日常生活,在和学生一次次的聊天中,想办法寻找那些可以触动人们内心的回忆点,在拍摄影片的时候,在学校中选了一万多名高中生来出演,女主郄路通和男主董子健也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加入到影片的拍摄之中。
可以看到,在《青春派》中是找不到那些我们熟悉的符号的,没有宽大的校服,没有刻意消费的旧元素,这种去符号化的设计,让导演可以更专注于故事本身,去最大程度的去还原高考对于高中生的影响。
对于更广泛的高中生来说,这三年懵懂的感情伴随着我们每一刻的成长,而真正让他们日复一日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学习。
无关于学习好坏的本身,即使你不爱学习,学习不好,又有多少机会远离校园呢,就算是艺术生,在远离学校的时候,也要背负着另一个领域的学习,提前奔波在战场之上,参加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没有一个人的高中生涯是轻松的。
影片主人公居然的高三是缺失的,这个设计很巧妙,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黄晶晶身上,少了很多更真实的生活,所以导演并没有讲述他的高三,而是直接来到了高四复读,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之中,居然跟更多的朋友有过接触,注意到了与自己一样平凡且执著的女孩,最终学会了,如何去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借用李诚儒在《演员请就位》中的话,好的青春电影不应该是廉价的笔触,在一个个被堆砌的符号之中看到一两个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然后流露中那些广泛的共鸣,感觉仿佛回忆了自己的青春,走出电影院却什么都不记得。
好的青春电影应该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用相似的回忆,去触动人们的心弦,即便是没有经历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时代,我们也会在马小军身上看到曾经的躁动,因为优秀的青春电影,讲述的是真实的成长。
结语:
《青春派》真的优秀吗?其实它只是一部及格的电影,散乱的叙事,让电影很多剧情的衔接都有些莫名其妙,然而它拥有着最难得可贵的地方,就是青春的温暖和明亮,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成长,高考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曾经的少年就已经变成被雷声吵醒的虫子,疯狂的涌向这个世界,再没有回头的机会。
1.文章《【郄路通】专题豆瓣评分7.4,《青春派》成长是符号堆砌不了的梦》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郄路通】专题豆瓣评分7.4,《青春派》成长是符号堆砌不了的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