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有这样一个乡镇,它的名字可能对外地人来说,会一下子懵住,它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2015年,它曾入选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之一,排名第93位,这就是甪(音同“路”)直镇。

甪直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是吴中区的东大门,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州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南港镇,历史非常悠久,根据直地区史前出土文物考证,大约在 60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聚居。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设立吴县,境域隶吴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吴县分置长洲县,境域属长洲县。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境域分属依仁乡、吴宫乡、苏台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后,境内分属依仁乡(仁义里)、吴宫乡(宝座里)、苏台乡(贞丰里)。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六直(今甪直)富昌桥西南设巡检司署,移驻六直。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境域分属元和县依仁乡仁义里东19都,吴宫乡宝座里上、中、下20都,苏台乡贞丰里北 26 都。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元和县丞分防厅。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将清代苏州府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境内置甪直乡,隶属吴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甪直乡自治所,建甪直乡镇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撤甪直乡镇局,建吴县第十(甪直)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甪直沦陷。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伪吴县知事公署建立甪直乡公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伪吴县政府恢复第十区建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镇北镇和中南镇合并为甫里镇,八月十五日,抗日战争胜利,恢复吴县第十区建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区、乡并编,包括建淞南区,原周庄区全部和郭巷区部分地区,治所驻甫里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并编乡镇,淞南区辖 1 个甲等乡镇(甫里镇)和 2 个乙等乡镇(陈墓乡、楚伧乡),五月,淞南区和淞北区并合为吴淞区,区署设在甫里镇。

1949 年5月4日,境域解放,成立吴县淞南区人民政府,同年改建新乡,区政府驻在甫里镇。

1950年3月,淞南区改名甪直区,区政府驻在甪直镇。

1954年11月,划吴县甪直区管辖的甪直镇为县直属镇,建甪直镇人民政府。

1958年10月,撤乡并镇,淞南乡与甪直镇合并成立吴县淞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10月,镇社分开,划吴县淞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管辖的甪直镇为县直辖镇。

1969年 3 月,甪直镇与淞南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吴县淞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7月,淞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甪直人民公社 革命委员会。

1981年10月,甪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甪直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8月,实行政社分立,建立甪直乡人民政府,甪直人民公社称经济联合委员会。

1985年10月,实行镇管村建制。甪直乡人民政府更名甪直镇人民政府。

1995年6月8日,吴县撤县建市,甪直镇隶属吴县市管辖。

2001年2月28 日,撤销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甪直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管辖。

截至2014年,甪直镇版图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20余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7万人,常住人口达20余万人。

相信大读书人看到“甪直”这个名字,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究竟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甪直民间有个说法,甪直之所以叫甪直,是因为市镇内几条主要河道形似“甪”字。金安浜是“甪”字上面一小撇,东市河和西市河形成“甪”字上面一横,马公河是“甪”字左边一撇,界浦江是“甪”字右边一竖,眠牛泾浜是里面一小横,西汇河也是里面一小横,中市河和南市河形成“甪”字中间一竖。根据康熙年间陈惟中《吴郡甫里志》绘的市河图,隐约可见变形的“甪”字。民国《吴县志》载:“甪,又酷似镇上三横三竖六条河流走向。”由此看来,“市河六道似甪字”,并非空穴来风。

甪直自古有“六泽之冲”之说,甫里(甪直前身)毗邻的地方,是昆山的六直(后称南港,现为昆山张浦镇南港街道)。清同治《苏州府志》(同治十三年刻本)云:“六直浦自界浦以东,有大直、小直、直上泾,而一界浦其间,南北可通六处,故曰六直浦,属昆山县。”

明代诗人夏元吉《过六直浦》云:“浦名六直因谁得?缘由龟蒙故宅基。绿醑一杯寒莫酹,倚风为诵旧吟诗。”夏元吉路过的六直浦,其实在当时的甫里境内,即“阖闾塘”,是贯穿甫里全境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一些文人墨客不了解六直的来历,误以为六直的名称来源于陆龟蒙,况且,外人分不清甫里与六直的管辖范围,往往混称为“六直”。“六”与“陆”表示的是同一个数字,而且,在吴方言中,“六”“陆”同音,难怪有人会联想到陆龟蒙。

自明代起,“甪”字就出现在甫里和六直了。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吴方言中,“六泽”“六直”“甪直”,读音是相同的,而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日常交流中,只管念出来的是“甪直”,至于怎么写,并不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甫里”“六直”“甪直”的名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交织在一起的,是相互混淆的,也是相互融合的,构成了独特的“大甪直”的范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甪直(旧称甫里)和南港(旧称六直)的行政区划的确定,关于“甪直”地名的混沌和争议,方始尘埃落定。

在江南古镇中,甪直镇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它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镇甪直丰富灿烂的文化,是首批中国历史特色古镇之一。甪直被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甪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街坊临河而筑,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居民依水而居,前街后河,出入全凭水路。“上”字形河道如玉带环绕全镇,河旁为条石垒成的驳岸。驳岸上雕凿着许多精雅别致、形态生动的揽船石,图案有蝙蝠、立鹤、卧鹿、狮子滚球等,还有一些与古镇历史人物、名人诗文相关,布局形式丰富,雕刻手法多样,既古朴庄重、典雅美观,又饶有趣味、耐人寻思,让人感受到风物之美,获得精神愉悦。宁静的河水,洁净的石桥,身着蓝花布衣的农妇摇起一叶叶扁舟,唱起悠扬绵细。

古时,甪直就有“桥梁之乡”的美名。5.6公里的河道上横架着许多闻名遐迩的小桥。繁盛时,镇上有桥72座,时称“五步一桥”。现存桥梁40余座,其中建于宋代的有1座、明代的有12座、清代的有19座。镇中心的和丰桥,建于宋初,拱形结构,坚固美观,桥面石上刻有浮雕,图案典雅,精细耐看。在夕阳的余晖、明净的波光映衬下,与粉墙黛瓦的房舍融成一体,更显得古朴、秀美。镇东的正阳桥,是镇上最大的一座古桥,长52米、宽5.2米、高12米,共66级台阶,于明万历年间以花岗石砌成。整个桥梁高大伟岸,如长虹卧波,雄伟古朴。其它桥也是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有多孔大石桥,独孔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还有联袂而筑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姐妹桥、架在小溪上的半步桥,构造别致,千姿百态,独具特色。

古镇历史悠久,故遗迹众多,甪直镇拥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 ,寺内唐代著名雕塑家 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创建于梁 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遭毁灭,至北宋 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但到了元末又再衰颓。明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兴,当时规模有200多间建筑,时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今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所见的天王殿是按明代原貌所重建,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嘴门拱结构。

民国七年(1918年),著名学者顾颉刚初访保圣寺,即被内部十八罗汉塑像所惊诧,并立刻撰文记录。

民国十一年(1922年),陶瓷学家陈万里与顾颉刚再访保圣寺,见大殿年久失修,塑像已近倾塌,立即公之于众,说明杨氏塑像之重要性,并留下了影像记录。

民国十二年(1923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访苏,胡适虽告知保圣寺之情况,然因各种原因,仅捐银百元,未曾躬往亲视。

民国十六年(1927年),日本美术学家大村西崖感于顾颉刚之记载,亲往保圣寺访问,考出大殿及塑像为北宋遗物,并留下著作《塑壁残景》和对保圣寺大殿的测绘资料和照片。

民国十七年(1928年),书画家叶恭绰同感大村西崖之载,往保圣寺瞻仰,不幸大殿多已倾毁,只剩一墙未塌,塑像也多遭毁坏,所幸甪直当地教育家沈柏寒及时将几尊未脱落的塑像保存在甫里先生祠中,才躲过一劫。随后,叶恭绰发起“唐塑保存会”,请教育部拨款修缮。

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任教育部总长蒋麟君,次长马叙伦提倡并组织“教育部保存甪直唐塑委员会”,设委员十九人,其中以蔡元培为会长,讨论进行修缮事宜,最终确定修复残存九尊塑像,并于塌毁大殿旧址新建“古物馆”一座以作保护。建筑方面,委员会委任建筑专家范文照修建;塑像方面,委任雕塑专家江小鹣修复;资金由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各委员共同筹办。工程历时十余月而于1930年完成,然后将剩余九尊罗汉移进中西合璧、水泥仿木的“古物馆”里,从此,这仅剩的“半堂罗汉”才被保护起来。

文革时期,保圣寺罗汉塑像又遭遇了新一轮的破坏,随后修复。

值得一提的还有著名的陆龟蒙遗址,原有清风亭、光明阁、杞菊畦、双竹堤、桂子轩、斗鸭池、垂虹桥、斗鸭栏等小八景。宋代时,改称陆龟蒙祠(亦称陆公祠,甫里先生祠)。元末,陆龟蒙裔生陆德原,在祠内创办甫里书院。陆龟蒙衣冠冢占地约1亩,封土高1.2米,墓前有石碑,题“唐贤甫里先生之墓”,还有一块碑是清 康熙五十一年(1712)立,题为“唐贤甫里先生鲁望公之墓”。 西院最北隅是唐代农学家陆龟蒙的衣冠冢,现存墓碑为清同治年间立,并于1986年被评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升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70年代的中学生应该都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文章中有这样一段:“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般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者的几顶旧毡帽上。”这里的万盛米行原型便是甪直镇南市上塘的万成恒米行。1998 年,甪直镇人民政府在南市下塘62号粮站筹建万盛米行,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米市风貌,并向游人开放。

对于叶老来说,甪直镇是其牵挂一生的地方,1917年到1921年,叶老与夫人胡墨林同在甪直的一所小学执教,即当时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在这里,叶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实践,不仅捐款办了利群书店和百览室,方便学生学习,还将一块2亩多的地开辟为“生生农场”,寓意先生、学生“生生不息”。此外,叶老还倡导开设手工课,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1989年春天,遵照叶老生前的遗愿,他的子女亲属决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甪直。他的墓,在陆龟蒙墓地相近,栏杆和望柱上,都饰有“万年青”和“桃李”图案,寓意“万年长青”、“桃李满天下”,象征他一生取得的辉煌业绩和高尚气节。古刹清风,校园钟声,朝朝暮暮,永远抚慰着这位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楷模、一代宗师的英魂。当年叶老执教的这所学校,现为“叶圣陶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叶老的半身石膏像和他一生献给教育和文学事业的珍贵资料、物件,展示了他的高尚品格与创立的光辉业绩。

古镇在发展中,形成了古代与现代并存的模式,1998年,甪直镇建成有工业区、别墅区、度假区、古镇区等四大功能区域的小城镇。古镇区保留了古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具有水乡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建筑物。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甪直古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江苏省百强乡镇、外向型经济明星镇、江苏省卫生镇等称号。

欢迎大家到这江南水乡古镇一览风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