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会因为“印度”,而对“印度电影”望而却步。但与印度糟糕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同,印度电影其主题的深刻性、人物的矛盾性不仅仅是在亚洲,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

从《摔跤吧!爸爸》到《起跑线》,近年来的印度电影似乎更加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如何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实现阶层的跨越?是甘于平凡还是奋起反抗?印度的导演基于社会现实进行了更深刻地思考和诠释。而早在2015年,印度新人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在其影片《新同学》中就从母爱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新同学》剧照

没有梦想的人最贫穷

影片主要讲述了单亲家庭的小孩阿普诗和她母亲钱达的故事。

上十年级的阿普诗与母亲一起生活在贫民窟里,父亲的早逝让母亲不得不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而天性积极乐观的钱达没有向苦难的生活低头,她用尽全力地爱着女儿,也希望能给她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生活。但家庭的贫寒却让阿普诗自以为认清了现实。她认为“女仆的女儿只能当女仆”,并以此为借口不努力学习。

不愿让女儿以后同样过苦日子的钱达没有办法,只能去学校里陪读,做起了阿普诗的同班同学。她试图用打赌的方法刺激阿普诗,让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冷漠固执的阿普诗却不能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反而一直用言语来攻击母亲。

故事的最后,阿普诗亲眼看到了母亲为了维持一个家庭,为了让她能上得起学,要付出多少辛苦和汗水。冰冷的内心终于被打动,阿普诗与母亲达成了和解,也意识到了知识和梦想的重要性。

《新同学》剧照

影片的情节说不上复杂,故事逻辑脉络也十分清晰。但导演站在底层群众的视角来讲奋斗、讲阶层的跨越,就使得整部影片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基调上多了一层悲壮的意味。看似大团圆的故事结尾,到底有多少能实现?又有多少是导演美好的愿景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却可以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个简单剖析。

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钱达打工人家的医生、阿普诗学校的校长、以及温和有礼的收税人。

钱达打工家庭的医生,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当地十分有地位的知识女性。她思想开明也尊重并乐于帮助钱达。在钱达为女儿的学习担忧时,她主动支招儿并帮助钱达联系了学校,让她能够顺利入学。可以说,医生在钱达的生活中充当了导师的角色。她以其开放的视野和对生活的体察为钱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而阿普诗学校里的校长,则是一位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教育家。就像《死亡诗社》中的基廷一样,校长渴望给这些生活在贫穷线上的孩子带来向上的勇气和信心。他会告诉孩子们要做生活中的赢家;会每天穿戴整齐、严肃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

《新同学》剧照

对于“超龄”学生钱达,他也展现出了足够的关心和帮助。这种无差别的爱与尊重,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显得尤为珍贵。

收税人则是一个人物形象的“映射”,是钱达为女儿规划好的人生目标,也是钱达希望女儿最终能成为的人。收税人家境困难,但凭借着努力,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贫穷中走出来的收税人,对他出生的群体和阶级始终保持了一份善意,而这种品格比其地位和财富更可贵。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出现了三个完美的人物设定,这让影片看起来多少有些单薄。身处底层的钱达并不是完全凭借着自己实现了觉醒并完成蜕变。她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关键人物的帮助。而在生活中、在印度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否有这么多好心人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一个贫苦妇女?我想,这正是阿普诗所面临的的困惑。

一出生就贫穷的阿普诗过早地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敏感的性格让她变得极为自卑,也开始对这个世界自暴自弃。她以出生为借口来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从现实角度来看,并不算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阿普诗放弃地太早了。

《新同学》剧照

一直生活在母亲庇护下的她从来不知道社会有多残酷,她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指望,却不知道如果不努力,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黑暗、更痛苦。

我想影片想要传达的并不是我们要成功就一定要努力、奋斗,而是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过,为梦想拼搏过,才有甘于平凡的权利。就像电影结尾,阿普诗参加公务员面试,面试的结果究竟怎样,导演并没有交代。这种留白,既是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也是对现实的讽刺。

艺术作品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导演只能通过美化人物形象和淡化社会矛盾来起到鼓舞人心的目的,让生活在困顿中的人也有梦想,也能凭借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勇敢地活下去。

因此,这部影片想要向观众展现的主要是两个关键词:一是梦想,二是勇气。它鼓励贫穷的人不要被所处的环境局限了视野,要敢于梦想,敢于实现梦想。但在实现梦想时,我们既要有勇气挑战自己,更要有勇气承受失败。

要有一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精神,要在经历过无数次打击和失败后,仍能积极乐观的生活。这种精神既是获得物质条件必不可少的,但又不能仅局限于物质,而要转化成一种对人生的态度。

《新同学》剧照

从“母爱”出发

如果说整部影片是以梦想和奋斗为底色,那“母爱”无疑是穿起整个故事的线索。全片所有的泪点和痛点都集中在母子二人的对手戏上,无论是前期的冲突还是最后的和解,都极具艺术张力,也能让观众产生深刻共鸣。

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讨论一个问题,即父母是否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了孩子头上。我想,这既是阿普诗对钱达不满的根源,也是所有青少年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影片中,不思进取的阿普斯只想做一个女仆,而钱达却一直逼迫着阿普诗努力学习,并想让她以后成为一个公务员。处于叛逆期的阿普斯只能用最残酷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攻击母亲,企图让她放弃对自己的管控。

钱达“单亲妈妈”的形象无疑让阿普诗的行为显得更加不可理喻。但不能回避的是,不论阿普诗的行为有多恶劣,横隔在母女之间的绝对不止是梦想,更多的还有两代人如何交流以及孩子如何得到父母尊重等更为深刻的问题。

《新同学》剧照

影片中,处于青春期的阿普诗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让她更加渴望与同龄人相处,也让她不自觉地与母亲关系疏远。自尊又自卑的阿普诗既看不起自己的出身,更看不起母亲的工作。她在心安理得享受母亲带给她的一切的同时,又非常渴望将母亲驱逐出她的世界。

事实上,这是青春期的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要想获得主体性,就必须克服“俄狄浦斯”情节,将之前同一个体做象征性的阉割。

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无疑是最痛苦的。未经世事的孩子往往不能思虑周全,他们只能以自己为工具去攻击一个母亲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影片中的钱达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上都给了阿普诗足够的包容和关心,但仍不能获得阿普诗的理解和愧疚。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要做得只能更多。像类似的“将自己的梦想加诸在孩子身上”,站在孩子的角度确实可以理解。

而作为父母,就必须要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并且要让孩子明白“不是要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你,而是你就是她惟一的梦想”。要在不纵容的前提下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并让其明白只要努力地做自己,就是在实现梦想。

《新同学》剧照

而回到影片,全片最打动人的情节在影片末段。当老师以钱达没有梦想将钱达逐出教室时,阿普诗站了起来,她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了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她一直羞于启齿的母亲,并坦言自己就是母亲最大的梦想。自此,阿普诗在获得自己主体性的同时也达成了与母亲的和解,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寺山修司的诗中曾对母子关系就进行了深入的描绘:

“望着睡眠中的母亲/白发的小道/夜的黑暗/从前用五钱买下小鸟放飞的那张脸/抱着佛坛鼾声响亮/长子憧憬着地平线;一年过去,母亲未死/二年已过,母亲仍未死/三年已过,母亲仍未死/四年已过,母亲仍未死/五年已过,母亲仍未死/六年已过,母亲仍未死;十年过去,船已离去/百年过去,铁路消失,艾蒿枯死/千年过去,母亲未死/万年过去,母亲未死;睡吧睡吧/好好睡吧/杀尽一切。”

从表面看,这首诗描写的是母子关系的紧张;但从更深层次看,这何尝不是一个孩子对母亲最深的眷恋和怀念。

《新同学》剧照

结语

《新同学》又名《母爱滔天》,两个名字,两种不同的解读角度。影片最后在公屏上打出了“献给神最好的造物,母亲”。或许从“母爱”的角度解读,无论是“梦想”还是“成长”,都是一位母亲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母亲终其一生都是在帮助孩子长大,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只要是真心的拥抱、只要是忏悔的泪水,都能得到宽松和原谅。

影片最后,在一片点缀着丝丝绿意的荒地上,伴着夕阳的余晖,钱达告诉阿普诗“如果说人生中有什么事值得紧握的,那就是我们的梦,没有人能够夺走它。”对于女儿来说,这里的“梦”可能是她对于生活的所有期待,而对于一位母亲来讲,这个“梦”凝聚了她半生的辛劳,需要付出一切去成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