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葛天氏、钟繇等文化名片驰名中外。长葛是音乐、舞蹈艺术的发源地,有关文化遗址保存完好。长葛群众文化基础的广泛性、民风民俗的延续性等特征都证明长葛是葛天氏文化的原生地。

葛天氏——音乐始祖

据传,葛天氏距今7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葛天氏在历史上同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渔牧的伏羲氏、授民耕作的神农氏齐名。葛天氏教民自治,各有分工,而且是中华音乐始祖。

  《吕氏春秋·适音篇》载,远古之时“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人乃“作为五弦瑟,以定群生,作舞以宣导之”;“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从中可以看出,葛天氏不仅是部落生产生活的领导者,而且是精神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

  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将其归隐田园,悠闲恬淡的舒心生活,视同无怀氏、葛天氏部落成员的生活。

  《史记》载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音tuo,俗称猪婆龙,即扬子鳄)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葛天氏之乐》阵容之强大、声势之震憾,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在历史上,人们公认葛天氏为乐神、中华音乐始祖。

  这位在约7000年前与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齐名的上古帝王,创造了中华第一支歌曲——《葛天氏之乐》,是当之无愧的中华音乐之神!

  在《中国通史》中,有中国音乐产生在新石器时代的记载。1979年,石固遗迹骨笛的出土,为葛天氏是音乐始祖提供了证据。

葛天氏史料

长葛自古就传为葛天氏故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提供了有力佐证。

(1)地方志书

  长葛的地方志书,现在能见到的新中国成立前的完整版本有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和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长葛县志》。

  清康熙三十年《长葛县志》《卷一·沿革》载:“邑以葛天氏得名”,又说“长葛上古传为葛天氏之墟。”

  清乾隆十二年《长葛县志》《卷一·沿革》载:“邑以葛天氏得名,其来远矣。长葛上古传为葛天氏故地。”

  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卷一·沿革》载:“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泽,故名曰长葛。”

(2)碑刻

  长葛市坡胡镇海子李村,有一名为《重记葛天老祖圣殿》的石碑,碑文曰:

  自夏商周设老祖祠以祀先祖,宣葛天老祖德裔。昔葛,川地,邑氏族于川东,望平纪纲。民三伏于川,久居川泉,川绕重葛,水虫尽跃。怀德于八阙,舞平唱足。葛麻为羞,腾依敝掩,养息纪民。黄帝传尧舜至禹,设老祖地,以戴民敬念。逢葛开,以礼祀,诸侯王皆从。自文帝三月初六大祀,其十里,文武徒行,以示诚德,曰长葛邑民皆老祖之裔。大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花春记。

  该碑后来被毁,仅留此碑文。当地老人多知此庙、此碑。

葛天氏遗迹

石固遗址

  石固遗址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西石梁河与胜天湖河故道交汇处的高台地上,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石固遗址从1978年9月12日开始发掘,到1980年11月结束,共发现裴李岗和仰韶房基7处,灰坑282个(先民用过的灶、灰、碳的遗存),墓葬96座,出土了石、陶、单孔骨笛、蚌、骨针、等器物11800件。

  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最丰富,典型器物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石锛、圆底陶壶、平底壶、三足壶、三足钵、三足鼎、、坑点纹三足钵、剑口钵、折肩壶、陶环、陶纺轮、石弹丸、陶弹丸、镰齿石链和房基柱礅、烧土墙面等。经碳14测定,石固遗址出土的器物距今约4500—7400年。

  知名历史学家和研究人员,根据史书记载和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进行了论证。葛天氏部落,是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原始部落群,中心活动位置应该在许昌以北、禹州东北、新郑以南、长葛以西。

  石固遗址出土文物之多、涵盖内容之广、年代之久远,特别是单孔骨笛的出土,让历史考古学家非常确切地认为,石固遗址周边,就是乐神葛天氏的主要活动范围,而石固就是当时的所谓“都城”。这也为葛天氏故里在长葛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2006年,石固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具茨山岩画(陉山部分)

具茨山岩画(陉山部分)

  陉山,位于长葛市、禹州市、新郑市三市交界处,是具茨山的末端。

  当地群众在陉山主峰南部,发现裸露的岩石上刻有比较规则的圆形“石窝”。2008年,文物部门勘察发现,这个不大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这样的“石窝”状岩画。有几个小“石窝”围着一个大“石窝”组成的梅花状图案,有两行平行排列整齐的“石窝”,有大小不同“石窝”排列成一条线的图案,有成“8”字形的图案。

  当地群众还流传着一些传说,传说葛天氏在此举行祭祀活动。这些“石窝”状的岩画在祭祀时敲击可发出音乐声,“石窝”大小、深浅不同,敲击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组成一定的韵律。这些传说形象地再现了乐神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阙”的情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