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绍(一)四世三公

文:小A斯蒂芬

今天开始我们讲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

要说汝南袁氏,在东汉的历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存在。那么,这个家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所谓的四世三公又是指的什么呢?

在正式讲袁绍以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袁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捋顺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或许会对我们了解袁绍以及袁绍所代表的汝南袁氏家族有所帮助。

据《典略》记载“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

这里的舜,自然就是远古时期尧舜禹中的舜帝。也就是说汝南袁氏的祖先,乃是舜帝的后代。

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这里的“妫”读作(guī),就是指的妫水,“汭”读作(ruì),就是河流的水湾。

也就是说,舜和他的家人曾经居住在妫水的水湾处,而他在这一期间所生的后代就以其居住地为氏姓,是为妫姓。

夏朝的时候,夏王封舜帝的后代虞思和虞遂,到了商代其后代基本失去延续。在周武王伐纣克商之后,决定大封五帝时名君、名臣的后代,于是就将舜帝的后代妫满,封之於陈地。妫满就是陈国的开国之君,因其死后谥号为胡公,所以又叫做胡公满,或者是陈胡公满。《逸周书·谥法解》记载:“保民耆艾曰胡,弥民寿考曰胡”可见胡字在古代是有长寿的含义。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靖伯庚生季子惛,季子惛生仲牛甫,仲牛甫生圣伯顺,圣伯顺生伯他父,伯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仲尔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

诸,字伯爰,他的孙子就是春秋时期的陈国大夫陈涛涂。一般认为陈涛涂在被封于阳夏(今河南太康),成为卿士以后,就以其祖父的字为氏(另有说法是其父亲字辕),形成了爰姓。又由于上古时候爰、袁、辕等字,同音通用,所以爰涛涂又被写作辕涛涂或者是袁涛涂,是为这几个姓氏的共祖。

袁涛涂生性耿直,据记载齐桓公率诸侯攻打蔡国,侵略楚国后回军的时候,打算从陈国经过。可是袁涛涂由于厌恶齐桓公的这种行为,而向齐桓公建议绕过陈国走东部靠近海边的道路。结果有人向齐桓公告发,称走东部道路会受到夷人的攻击。于是齐桓公就非常生气,派兵将袁涛涂抓了起来。齐桓公抓获袁涛涂显然并没有杀他,而只是惩戒了一番,主要目的应该是希望迫使陈国加入到齐国的会盟之中。

自袁涛涂得姓以来,袁氏家族在陈国始终掌握着军事大权,陈国的国君自袁涛涂时期的陈宣公开始,历代也一直都非常重视与信任袁涛涂的家族。这种情况一直到楚国趁陈国内乱派遣楚国公子弃疾举兵征伐陈国,并一举灭亡了陈国为止。

据史书记载,当时还发生了袁涛涂的五世孙袁克冒死“杀马毁玉以葬”陈哀公的事情。可见陈袁两家关系的非同一般。

自春秋末期开始,袁姓一直活跃在今天河南一带,主要以当时的陈郡和汝南郡为中心,并开始向外扩散,逐渐形成了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这两大袁姓望族。西汉时期袁固(另记作袁固生)虽然并不是出自这两大袁氏望族支系,但是他在儒学方面的成就非常之大,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欧阳修编撰整理的《集古录》中,有一篇《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拓本,因其碑主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袁氏人物袁良,所以又被叫做《袁良碑文》。这篇碑文不但记录了袁氏家族自舜帝而始,延续到陈胡公满乃至袁涛涂的发展历程,还记录了秦汉之际协助过刘邦击败项羽的袁生,以及袁生的曾孙,官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的袁干以及袁干的儿子袁经,孙子袁山。

这篇碑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记录袁氏家族发展的实物证据,为确立袁氏家族的姓源提供了参考依据,堪称是袁氏家族的家族史记。

据《后汉书》记载,袁良少年时期就已经精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

所谓的明经,字面理解就是明晓经学,“举明经”也是汉朝察举制度的一种,算是一种特殊科目。秦朝时期就已经设立,在汉武帝尊崇儒学之后,举明经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与突出。

不过,在《袁良碑文》的记载中,袁良是袁山支系的孙子,被举为孝廉,先后担任过“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这种举孝廉的说法虽然是与《后汉书》中举明经的说法不同,但是并不矛盾。因为在当时这种被同时举为孝廉和明经的情况并不鲜见。

袁良在担任广陵太守的时候,因讨江贼张路等而威振徐州。后因病归家。汉顺帝时期,袁良又被公府征辟为议郎,符节令。后因年事过高而辞官归家。于汉顺帝永建六年,即公元131年去世。据传说,正是袁良将其家迁居到了汝南,才有了汝南袁氏的开端。

据《后汉书》记载,袁良的孙子就是袁安。袁安是在《后汉书》中专门立有传记的重要历史人物。

袁安,字邵公。《后汉书》中说他“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后举孝廉,任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

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即公元70年,楚王刘英密谋逆反,事发自杀后受其牵连的人数以千计。汉明帝大怒,责令楚郡火速审理楚王刘英谋反案,结果被诬蔑冤死误判死罪的人越来越多。第二年,三府认为袁安有能力处理好这宗谋反案,于是汉明帝任命袁安为楚郡太守,令其负责此案。袁安到任以后,不进府衙,直接就到监狱中去,将那些无明显证据参与谋反的人复核审理,然后逐一上报,并让他们出狱。楚郡的府丞掾史们全都来向袁安叩头力争,认为凡附和楚王刘英的都应该与刘英同罪。但是袁安坚持己见,他对众人说道:“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意思是说“我这么做了,要是有不合乎律例的地方,我负全责,不连累你们。”后来汉明帝对于袁安的行为有所感悟,于是就同意了袁安的请求,因此而被释放的人多达四百余家。

后来,朝廷又征召袁安为河南尹。袁安在职十年,政律严明,深得朝廷看重。于汉章帝建初八年,即公元83年,迁为太仆。

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武威太守孟云向朝廷上书,书云:“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大意说的是“北匈奴已经与我们和亲,可是我们汉属地的南匈奴依然时不时的去抢掠他们。北匈奴的单于认为我们大汉朝欺骗他们,所以就计划侵犯我们的边境。我认为应该将我们抓获的俘虏还给他们,以此对北匈奴进行安慰。”

朝廷下诏对这件事在朝堂上进行商议。大多数公卿都认为“夷狄谲诈,求欲无猒,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意思是说“匈奴人狡诈,而且贪得无厌,如果将俘虏还给他们,一定还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我们不应该开这个先例。”

可是袁安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大意是说“北匈奴既然已经与我们和亲,又将被他们掳去的人归还了汉朝,正说明他们畏惧我们大汉的威仪,而不是先违背条约。孟云作为守卫边疆的大臣,不应该失信于夷狄,将俘虏还给他们足以显示我中国对他们的优待与宽大,还能够使得边境的百姓得到安宁的生活,这样才是最好的做法。”

司徒桓虞听了袁安的话,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支持袁安的观点。可是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都对袁安表示不满,郑弘还激动的指着桓虞说:“凡是支持归还俘虏的人,都是对朝廷的不忠。”桓虞当场斥责郑弘,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也都闹翻了脸。司隶校尉将整个朝议的过程向皇帝举奏,袁安等人都把印绶交给皇帝以此请罪。

肃宗,也就是汉章帝,当时下了一道诏书:“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訚訚衎衎,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

“訚”读作(yín),“衎”读作( kàn)。李贤注释《后汉书》的时候说“訚訚,忠正貌。衎衎,和乐貌。”訚訚衎衎的意思就是形容和悦而中正的样子。

这段诏书的意思就是“这次朝议的时间很长,说明各自的意见不同。朝廷的事情应该多听从大家的意见,计策也应该由大家决定。说话的时候中正和悦符合礼节固然是好,但是沉默不语不敢说出真心话,更不是朝廷的福气。你们有何过错而值得谢罪自责的呢?还是各自穿戴好继续议论吧!”后来皇帝还是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元和三年,即公元86年,以袁安替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即公元87年,代替桓虞为司徒。司空和司徒都是三公级别的政府最高官员。这也是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开始。

后来,汉和帝继位,由于皇帝年龄幼小,大权被窦太后和窦太后的哥哥窦宪掌控,开始了外戚擅权的时代。袁安在与窦氏的不断较量中从来都坚持己见,不畏惧权贵的威逼,渐渐成为了朝廷的依仗。但是却在永元四年,也就是公元92年不幸去世。数月之后,窦氏垮台,汉和帝开始正式亲政,记念其袁安的言行,就拜袁安的儿子袁赏为郎。

袁安作为袁氏家族官至三公的第一人,正式奠定了其家族后世权倾天下的基础,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也因此就产生了关于袁安的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袁安葬父,一个是袁安卧雪。

袁安卧雪图

我们先说袁安葬父。袁安父亲去世的时候,袁安的母亲就让袁安去寻访一处合适的葬地。袁安在路上遇到了三个书生,他们问袁安要去干什么,袁安就如实回答。结果这三个书生指着一处,说道:“葬此地,当世为上公” 须臾不见。袁安甚为奇怪,于是就听从这三个书生的建议,将父亲埋葬在了这个地方。后来果然其家族累世隆盛。

袁安卧雪的故事就简单多了。说是袁安还未做官的时候,已经很有贤德的名声。洛阳令前去见他,结果由于下大雪,袁安家的院子里已经堆满了很厚的雪。于是洛阳令就让随从清理出一条路来,才进入到袁安的家里。之见袁安蜷缩在床上冻的瑟瑟发抖。洛阳令见此情景,说道:“你怎么不让亲戚来帮助一下呢?”。袁安说:“这样的天气里大家都没好日子过,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这种安于清贫的贤德,于是就举他为孝廉。

袁安葬父的故事被范晔选进了《后汉书》,而袁安卧雪的故事则被后世袁氏家族用为了堂号,称为卧雪堂。

袁安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裳,就是前面提到在袁安死后,被拜为郎的那个。后来官至车骑都尉。

次子袁京,字仲誉,传“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是当时研究易经的佼佼者之一。史书记载,说他“拜郎中,稍迁侍中,后为蜀郡太守”。但是据资料显示袁京生性清心寡欲,曾经拒绝过汉明帝三次的征召,喜欢隐居山水,不喜入仕,素有山中高士的赞誉。他与东汉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的大隐士严子陵并称于后世。明朝初年的大儒方孝孺曾经作过一首《高士袁京赞》的诗,来称赞袁京。诗云:“紧袁之山,富春并峻,紧袁之水,严滩比清。严袁两公,东汉齐名。”

诗中所说的袁山和袁水,位于或者流经于今天的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市的袁山公园,相传就是袁京的隐居之处。当时的宜春还只是一个小县,古书记载“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在其县城北部,有大小两座山,正是因袁京的隐居而得名为大小袁山。后来宜春之名又因山而改,一度被称之为袁州。今天的宜春市辖下依然有袁州区的行政编制。大家有机会不妨去游览一番,以适清心。

袁安的少子袁敞,字叔平(另记作升平),少年时就已经开始传教易经,因为父亲袁安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汉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元初三年,代刘恺为司空。司空就是主掌水土动工郊祀之事的官员,属于三公之列。所以袁敞是袁氏家族第二位三公。这是第二世。

后来袁敞因为其子与尚书郎张俊有私书往来,不慎漏泄密语而被策免官职。再后来,据《后汉书》记载,袁敞生性不愿阿附权贵,由于“失邓氏旨”而自杀。这里的“邓氏”就是汉和帝的皇后邓绥,也就是后来临朝称制的邓太后。

在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谱系中,最主要的就是袁安次子袁京这一支。

袁京的长子袁彭,字伯楚“少传父业”,历任广汉和南阳太守。汉顺帝初年,担任光禒勋。后汉书记载他为官清廉“粗袍粝食”,但是只做到议郎的职务。在他去世以后,尚书胡广等人认为他有“清洁之美,比前朝贡禹、第五伦”,于是就上表希望朝廷能够对袁彭进行追奖。但是未能获准。

袁彭的弟弟袁汤,字仲河,“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汉桓帝初年被任命为司空,并且以“豫议定策”也就是参与议论国政并制定策略,而被封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累迁司徒、太尉。司徒和太尉,也都是三公之列。袁汤是袁氏家族第三位三公。这是第三世。

袁汤的长子袁成,字文开,官至左中郎将。他与大将军梁冀交结友好,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过早去世。

袁汤次子袁逢,字周阳,由于哥哥袁成的过早离世,袁逢就成了袁汤的正式嗣子。《后汉书》称他“以累世三公子,宽厚笃信,著称于时”。由于他以太仆的身份参与并支持了汉灵帝即位时候的“豫议”,而被汉灵帝增封了三百户的食邑。后来先后担任司空和执金吾,并在执金吾的任期中去世。朝廷认为袁逢“尝为三老”,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老资格,于是就给其特殊优待,主要有三点。一点是赐予袁逢“珠画特诏秘器”,也就是一口非常好看的管材。二点是给予其“饭含珠玉二十六品”的地位。所谓的“饭含”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也就是在人死后下葬的时候,要在其嘴中放入谷物或钱币珠宝玉器等物品。放入的东西不同代表着其地位不同。三点是“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以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谥曰宣文侯”这个是追赠一个官职并谥号。

袁逢的弟弟袁隗,字次阳,据史书记载,他“少历显官,先逢为三公”。也就是说袁隗比袁逢还要更早地担任三公的职位。袁隗这个人我们曾经专门讲过,据资治通鉴记载,熹平元年十二月,罢免司徒许栩,以大鸿胪袁隗为司徒。一直到熹平五年冬十月,袁隗被罢免司徒职位。光和五年夏四月,又以太常袁隗为司徒。到中平二年二月被罢免。在中平六年四月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并与大将军何进共同参录尚书事。之后就到了董卓进京主政的时期。这一时期,袁隗支持了董卓废立皇帝的举动,并且是解除汉少帝刘辩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刘辩下殿称臣的人。

袁隗在关东义军讨伐董卓期间,与袁基一起被董卓所杀,并灭其门户。

袁逢和袁隗都是位居过三公的高官,分别是袁氏家族第四和第五位三公。这是第四世。

这就是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全部来历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自袁安这一世开始,又有二世的袁敞,三世的袁汤,以及四世的袁逢和袁隗,共计五人延续的担任三公的职位,所以也就有着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五公”。

袁绍有着这样一个累世公卿显赫的身世背景,可以说注定他的一生将会是与众不同的。

那么,他在家族中的具体地位又是怎样的呢?他与袁术之间的关系究竟又是怎么样的呢?又为什么会出现袁绍并非袁氏子的说法呢?请继续关注《纪传体三国评传》,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系列文集《三国默示录》之袁绍下一篇,为您继续解读。

小A斯蒂芬发表于2020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