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爱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岳阳市岳阳楼区人。他16岁投身革命,作战勇猛,不怕牺牲。在沁源围困保卫战中,担任指挥长,颇有建树,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赞扬,被太岳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2年10月20日,日寇纠集了1万余人的兵力,分14路进犯只有8万多人的沁源县抗日根据地。日寇在沁源县城和交通要道上安了据点,妄图把沁源划为“太岳剿共实验区”。

一次,三十八团用试制的土地雷炸翻敌人3辆汽车,蔡爱卿受到启发,便指示各游击区学会造地雷,炸鬼子。全县很快出现了一个老人搓雷绳,儿童妇女钻洞眼,青年民兵掀起熬硝碾药的造雷热潮。民兵、游击队把地雷埋在敌人经常走的大路、小路、叉口、河滩上,炸得敌人运输线遍地深坑,沟壑纵横,寸步难行。

敌人运输队在遭地雷炸的情况下,定下毒计,采取驱使群众赶牛羊在前开道的办法,妄图躲过地雷阵。于是,军民集思广益,又研制了“前踏后响雷”,照样使走在后面的鬼子粉身碎骨。弄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日军运输线经常遭袭击,军需补给越来越困难。困在据点里的敌人便纷纷成队出来“扫荡”,抢粮。蔡爱卿指挥部队和民兵用麻雀战袭扰和截击敌人。日寇走出据点,上头挨枪打,下面地雷炸,只好缩在据点里杀马啃骨头。

敌人钻进据点,也不能过安宁日子。蔡爱卿命令各部队、民兵和游击队,组织轮战队,在敌人据点四周制造“事端”。如有的在据点周围山头上插上红旗,设假人,燃火堆,吹军号,闹得敌人草木皆兵。到了夏天,游击队把死猫死狗扔到敌人碉堡下面,用臭气熏鬼子,鬼子下来找,不是踩响地雷,就是被冷枪打死。

夜晚,轮战队又捕捉大量青蛙,在青蛙嘴里塞上辣椒,放在据点外壕里,辣椒刺激青蛙整夜高声怪叫,弄得鬼子睡不好觉。到了秋天,果子熟了,鬼子成批出来偷摘果子,民兵就在树上栓上手榴弹,鬼子一摇树就当头爆炸。据点里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度日如年,只得把驻地缩小再缩小,最后缩到沁源城西北角的几座碉堡里,成了瓮中之鳖。

1945年4月11日,蔡爱卿率部历时2年半的围困战,终于困走了敌人,夺回了沁源。期间,经过浴血奋战,与敌作战2730多次,歼灭日伪军1250余人。涌现了110多名杀敌英雄,200多名爆破能手。蔡爱卿也因此被誉为沁源围困的“猛将”。

(根据《湖南党史》1995年02期;《湖南党史》1995年05期;《红色记忆—雨花党史第一辑》等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