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写作业或复习、预习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明明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时间也很有限,但孩子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当前的作业或书本上,脑子里总是想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以至于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却很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这种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但会让孩子感到十分沮丧,也会让家长非常着急:家长每天盯在孩子身边不停地催促,让自己感觉身心俱疲,但却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改善。

事实上,上述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同样的问题在成年人身上也并不鲜见。

解决学习效率低下问题的“神器”——番茄钟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一位聪明的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效率提升方法——“番茄钟”。

西里洛也曾经是一名学习效率很低的学生,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下游,为此,老师经常训斥他,父母也感到很苦恼,为他想了很多办法,以提升他的注意力,让他专心学习,但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西里洛上大学时。有一天,他在家里准备一份论文。

这份论文本来几天前就应该交给教授了,可就因为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论文上,天天总想着外出游玩、看一些闲书,导致交稿日期无限拖延。

教授对他已经忍无可忍,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再不交稿,这门课的成绩就按零分计算。

西里洛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马上动笔。然而,当他在书桌前坐下后,却忍不住像往常一样开始胡思乱想,脑海中全是与论文毫无关系的事情。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的稿纸上仍然只有一个硕大的标题,此外连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西里洛的心情越来越焦躁了,他站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嘴里还恨恨地说:“我怎么这么不争气,难道就不能保持10分钟的注意力吗?”

就在这时,他走到了厨房门口,无意间看到桌上放着一个番茄形状的厨房计时器。这个小物件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决定用这个“番茄钟”来改变当前尴尬的现状。

他将番茄钟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把倒计时设为25分钟,然后告诉自己在这个“番茄钟”时间内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心只想着论文,不考虑任何与论文无关的事情。

他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这件事的,可没想到“番茄钟”居然产生了奇效,在那短短的25分钟时间内,他一直努力思考与论文相关的问题,不知不觉竟然写下了一个还算精彩的开头。

看到这个结果后,西里洛惊喜极了,他休息了一会儿,又设定了下一个“番茄钟”,在这一次的25分钟内,他成功地写完了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就这样,西里洛借助番茄钟的帮忙,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几个月都没有写好的论文。

西里洛由此认识到了“番茄钟”的可贵,他将这种方法介绍给更多的人,很多无法专心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也因为学会了这种方法而获益不少。

番茄钟的神秘之处——让时间从“点”到“块”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看到番茄钟的介绍时,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怀疑的情绪,觉得这么简单的方法真的能够改善困扰孩子的老问题吗?

可事实上,越是简单的方法,孩子才越是容易执行,因而也就更容易产生实际的效果: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番茄钟之所以如此神奇,就在于它能让孩子对时间的概念从“点”变成“块”。

也许家长以前也给孩子用过一些管理时间的工具,但是它们无一例外都要求家长准确界定孩子完成每个任务的时间段,这样就会让孩子对时间产生一种恐惧感和压力感,也会觉得当前的学习任务没有任何乐趣,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所吸引。

但是番茄钟却很不一样,它的原理在于将精准的时间划分为“块”,孩子在使用时会有这样的先决印象:“这些作业我只用几个‘番茄’就能完成。”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趣多了,会让孩子心里的负担减少很多,而且每完成一个“番茄钟”,孩子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不仅如此,番茄工作法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劳逸结合。

孩子用了一个番茄钟时间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家长可以提醒他们稍微休息五分钟,这样能够让孩子紧张的神经放松,也能让他们消耗的脑力、精力慢慢恢复。

等休息时间结束后,孩子再次回到学习状态时,就更容易变得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显然,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要比一直逼迫孩子努力学习更受他们欢迎。

只需三步,用番茄钟改善孩子的学习问题

番茄钟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学习任务并预估“番茄时间”。

这一步骤可以与我之前介绍的“三只青蛙”法则结合使用:

在使用“番茄钟”前,家长要先帮孩子找到恼人的“三只青蛙”,然后界定好当前的学习任务,这个任务必须有明确的数量或质量规定,这样孩子才能够准确地估算自己究竟需要几个“番茄钟”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比如孩子要吃掉的头号“青蛙”是写作业,家长可以帮他们将任务具体描述为“写两页汉字,每一行写六个字,要标上拼音;完成数学书上的练习题……”,之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写作业的速度和作业的难度预定数个“番茄钟”。

第二步:设定计时器,专注地开始学习。

一旦安排好了“番茄钟”的数量,家长就可以帮孩子设定好计时器(比如可以用手机的倒计时功能),用来督促孩子保持专心致志。

在每一个“番茄钟”内,孩子都应当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作业上,不要做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

等到倒计时结束,计时器发出了提醒的声音,孩子就可以立即停止,并在纸上画一个“√”,表示“已经完成了一个番茄钟”。

第三步:按时休息并准时开始下一个番茄钟。

每个“番茄钟”完成后,家长都应当提醒孩子短暂地休息一下,再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的学习。

如果已经连续学习了四个“番茄钟”,孩子还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以避免过度疲劳。

在最初使用“番茄钟”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太习惯,但家长一定要多提醒他们,在“番茄钟”时间内就要专心学习,倒计时结束时就要专心休息。

随着训练的次数增多,孩子对“番茄钟”会更加适应,使用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应用番茄钟时不能不注意的几大原则

番茄钟虽然简单好用,但仍然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原则。只有按照这些原则去施行,才能让番茄钟真正地发挥出作用:

原则一:设定的番茄时间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一般标准的番茄时间是25分钟,但是家长不必拘泥于此,而是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设定。

  1. 比如孩子当前可支配的时间只有十分钟,那就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小番茄”,集中精力来学习一番,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2. 再如孩子刚刚开始学习使用“番茄钟”,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长的时间,家长也可以将番茄钟设定为5分钟、10分钟、15分钟,虽然时间短暂,但孩子只要能够专心投入,番茄钟就还是有意义的。
  3. 随着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也可以将番茄钟的时间设定得长一些,比如可以设定为30分钟、35分钟,但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因为这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会引起视觉疲劳、颈部疲劳,所以孩子在学校的一节课也只有45分钟时间,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物钟来合理地调整一天之内的番茄钟时间,比如在周末和漫长的寒暑假里,想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学习一会儿,就可以选择孩子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段来安排番茄钟:

如果孩子在上午头脑特别清醒、反应特别敏捷,就可以在上午安排番茄钟学习任务;同样,如果孩子上午还没睡醒,头脑有些昏昏沉沉的,那就可以将番茄钟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原则二:一个番茄钟时间必须连续进行,期间不可中断。

番茄钟时间不论长短,期间都必须保持专注,不能随意中断,否则番茄钟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比如,孩子正在番茄钟时间里认真写作业,突然家中有客人来访,孩子受到打搅不得不暂时停止学习,此时番茄钟时间也被打断。

这时应当如何处理呢?

家长要注意将中断的番茄钟时间宣告作废,然后重新计时,重新开始一个番茄钟。如果不这样进行的话,孩子就无法培养出对番茄钟的尊重感了。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孩子写作业或完成其他学习任务时,应当为他们设置安静的环境,避免他们总是被人干扰而不得不中断番茄钟。

原则三:番茄钟只能用在安排学习任务上。

家长指导孩子应用番茄钟,是为了管理好孩子在学习中花费的时间,好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不会虚度。

可要是在非学习的时间也使用番茄钟,就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番茄钟”的敏感度,那么番茄钟的效果也会逐渐减弱。

比如孩子把番茄钟用在了玩游戏或其他事情上,说自己打算用五个番茄钟的时间来玩手游,用四个番茄钟的时间来看动画片,可这些活动本身不需要孩子特别集中注意力,孩子却总是强行“植入”番茄钟,就会平白无故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失去不少本应从娱乐和游戏中获得的乐趣。

所以家长要提醒孩子,番茄钟法只适用于安排他们的学习任务,平时的生活、休闲、娱乐活动都无须采用。

原则四: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可浪费。

有的时候,孩子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没有用完一个番茄钟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时候还有一些多余的时间,孩子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这样的宝贵时间,孩子当然不能浪费,家长可以指导他们对之前完成的任务进行回顾、检查和总结的工作。

比如,孩子利用番茄钟时间写完了语文作业,此时距离闹钟响起还有10分钟的时间,家长就可以让他们回头看一看自己完成的作业。请他们自我评估一下“字体写得怎样”“拼音拼写是否准确”,这时孩子往往能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他们就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来查缺补漏了。

家长可以经常提醒孩子这么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己检查作业、改正错误的好习惯。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更加细心,在考试的时候会减少很多因为粗心大意而造成失分的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