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产生是眼睛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眼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背景、线条、色块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另外,在图像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复杂性,会有一定的损失和取舍。另外,大脑的加工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难免会犯“错误”,形成有趣甚至有时会令人心理不安的视觉错觉。

赫林错觉

图中的两条垂直线似乎向外弯曲,但实际上它们彼此平行。这种错觉称为鲱鱼错觉,又称发散线错觉。它是由德国心理学家伊瓦尔德赫林于1861年提出的。辐射的存在扭曲了人们对线条和形状的感知。要检测到这种错觉,两条直线与背景对角线之间的角度必须小于90度。

弗雷泽螺旋错觉

图片中的圆弧看起来像是在旋转,但实际上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组成的。这种错觉是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在1906年发现的。产生错觉的关键是背景中的方向性小细胞,它们将视网膜上形成的简单连续的线条倾斜,产生螺旋上升的错觉。

缪勒·莱伊尔错觉

由于线两端箭头的方向不同,向内地线比向外的长。这个错觉是由穆勒·莱耶在1889年提出的。原因可能是箭头向外使直线收缩,实验表明,当直线长度为8-50mm时,这种错牙合最为明显;如果直线长度增加,错觉会减少。

艾宾浩斯错觉

在这两组圆中,右边的中心圆似乎比左边的中心圆大,但实际上它们的大小相同。一个被大圆包围的圆看起来比被一个小圆包围的圆要小。这种错觉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豪斯发现的,他是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之一,并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佐尔纳错觉

图中的几条长线互相平行,但加上不同方向的短线,看起来就不平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佐尔纳幻觉。对于这种几何错觉,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相互接近时,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彼此接近,从而导致视网膜内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抑制现象,从而产生几何图形形状和方向的错觉。

赫尔姆霍茨错觉

垂直条纹真的能让你的身体变长吗?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横条纹的效果比较明显,这是基于亥姆霍兹错觉。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赫尔曼·赫尔姆霍兹发现,同样大小的两个正方形分别填充一组垂直平行线和一组水平平行线。虽然实际面积相等,但垂直线似乎覆盖了更大的面积。因此,在1867年出版的《生理光学手册》一书中,他还向时尚界提出,女性穿横条纹以显得更高。

德勃夫错觉

同样数量的食物,放在不同大小的盘子里,看起来不一样,这反映了黛博拉的错觉。这种错觉是比利时哲学家德博夫在1865年发现的。这是由对比引起的面积大小错觉。事实上,在不同大小的圆环背景下,几个大小相等的圆圈似乎有不相等的面积。

埃伦施泰因错觉

埃伦施泰因错觉也是一种主观的轮廓错觉。它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埃伦施泰因在1941年设计的。在图中,白色圆圈似乎是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虚线相交处画出来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一旦加上一个细圆,这个错觉就会被摧毁。

凯尼泽三角错觉

首先,我们不考虑三角形的轮廓,但我们只考虑三角形的轮廓。主观轮廓是在一定的感官信息基础上,通过感性假设在视觉中心形成的轮廓。主观轮廓错觉最早是在1900年被发现的,它的秘密尚未被完全揭示。

大小恒常错觉

当然,这两个人的深度是一样的,这是大小不变的错觉。所谓大小恒定性,是指当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我们感知到物体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物体越远,视网膜上的图像越小。但生活经验会让我们自动考虑距离和环境背景,并将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大小调整到它的实际大小。”“近大远小”是对大小恒定性的普遍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