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布生动的赵清|生东说(ID: Xuran Shuo) 12020年6月,“摊经济”突然火到大江南北。
那些平日里为维持生计而被城管们围追堵截的商贩们,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摆地摊了。
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地摊经济"的段子:
过去,我以为风口都是一年一波的,到了2020年,我才发现风口是一个月一波的:
1月份的风口是卖口罩;
2月份的风口是体温枪;
3月份的风口是做熔喷布;
4月份的风口是卖猪肉;
5月份的风口是做头盔;
现在到6月份了,风口又成了摆地摊!
当然,这样的网络段子有七分是为了搞笑,但也有三分反映了现状。
对于搞笑的成份,我们大可以乐呵乐呵,而对于反映现状的成份,我觉得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了。
的确,这几年整个国家的商业变革非常明显,很多"商业新概念"也层出不穷:
物联网、O2O、人工智能、新零售、区块链、短视频、社交电商、社群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
很多人听到这些"商业新概念"都不明觉厉,一来搞不明白这些概念到底有什么深刻的意思,二来又怕自己跟不上形势。干脆,别人搞什么,自己就搞什么吧。
比如,"地摊经济"火了,有很多人看着别人去摆地摊,也跟风跑去摆地摊了……
当然,这本身并没什么不对。当一波又一波的所谓"风口"出现时,也一定会出现一群又一群的人去跟风。
追风口、炒概念、跟着那些"高大上"的趋势,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
"群体信念"是一股非常大的力量,它很容易让个体放下自己的认知而盲目跟风,成为"随大流"人群中的一员。
但从历史到现实,我都发现,总有极少数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能独立思考,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在短时间内看清事物的本质。
是的,这些人里最典型的,就是教员。
下面,我就借着"地摊经济"的风口,和大家一起剖析一下,看看教员与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我相信,在这不同里,藏着很多社会的本质和人生的真相。
2
区别一:绝大多数人都通过"炒概念"来传播,而教员却通过"去概念化"来传播
历史上,很多人都在追风口、炒概念,唯恐别人发现自己没有深度,好像自己不说些高大上的概念,就会被别人瞧不起。
当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很多人并不明白。
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很多爱国主义分子都急于寻求救国之路,即使不明白一些新概念,也想试一试。
比如,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引用了马克思的原话:
"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结果,效果并不理想…
陈独秀在发动新文化运动时,对群众演讲说:
"工人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结果,还是未形成持久的工人运动…
而教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向群众们说那么生涩难懂的概念,也没有讲那么复杂的理论,只是喊出了一句口号:
"打土豪,分田地"。
结果,千千万万的农民行动了!
简简单单的六字口号背后,蕴含着教员的深思熟虑:
中国要想革命成功,需要依靠谁?
在"八七会议"中他明确提出:我们革命为了谁,谁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人口有90%以上都是农民,他们的力量大得很呢!
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什么?土地!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根本问题是农民的土地改革问题。
怎么让农民获得土地?武装斗争!
早在1919年7月28日,他就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号召农民联合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于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就呼之欲出!
为什么传播马克思主义时,那些"炒概念"的行为无效,偏偏"去概念化"的行为有效呢?
因为接地气。
因为农民听得懂。
因为教员看清了本质。
更因为它切中了农民的根本需求!
教员对群众说的很多话,都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去概念化",他的语言非常接地气,让大家一听就懂!
指挥游击队斗争时,他没有传授多么复杂的军事理论,只是让红军记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结果游击斗争搞得风生水起;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教训时,他没有用像博古、李德那样一口一个"布尔什维克"概念,而是用"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这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形容,让人感觉入木三分;
他为红军起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用的都是非常平实的语言,让人一听就懂,红军甚至把它谱写成了歌曲,让每个战士都会唱。
事实上,教员的文采不输于任何人,看《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诗词作品,就知道他的文学造诣。
只是,为什么他还要向群众讲大白话呢?
因为农民阶级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很多人都不识字,若是"炒概念"只会把自己弄陶醉了,可群众听不懂,不执行,有什么用呢?
同样一个场景,可以用"哇,黄昏的海边有一大群水鸟在飞啊"来表达,也可以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
二者本身并无好坏,关键是看对谁讲了。
如果面对的是一群文人墨客,那显然后者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如果是面对一群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识字的人,后者的表达就过于书卷气、文绉绉了,显然前者的表达方式更接地气。
怕就怕说话不看对象,只会一味的"炒概念",不在乎别人是否能听懂,甚至连自己都没搞明白这些"新概念"就急于推荐给别人,真可谓"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一个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被教员说的如此简单、接地气,何况其他的一些概念呢?
《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就是极少数的精英与绝大多数人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绝大多数人都在通过"炒概念"传播风口趋势,而精英却通过"去概念化"传播风口趋势。
这不是技巧层面的差距,而是思维层面的差距。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给我看你的商业计划书,如果20页内我还看不明白,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也说:"你找我投资,如果你用一两句话说不明白你在干什么,那我是不会投你的!"
教员在《实践论》中写道:
"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当你遇到一个晦涩难懂,又显得高大上的概念时,请暂时压制住跟风的冲动,思考一下:
如果要"去概念化",那其本质是什么?先把自己搞明白,再通过大白话让别人搞明白。
3
区别二:绝大多数人都在"强行消化概念",而毛主席却在"实践消化概念"
什么叫做"强行消化概念"呢?
就是在没有看清本质,没有在实践中切身领会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只言片语、书本里的规条来理解概念。
对这种观念,教员还专门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本本主义",就是一切从书本里的教条出发。
就像是当今,很多人看到了商业上所谓的风口、机会,就认为它"是对的",只需要听一听所谓的"成功案例",然后照抄照搬去做,就能获得成功。
可结果呢?至少我真没看见靠这样成功的人。
也许阅历不足,也许受圈子所限,很多人难以区分所谓风口、机会是不是昙花一现,也难以区分所谓"成功案例"的真真假假,只是盲目跟从就想获得成功,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强行消化概念",本本主义。
说到"本本主义",就需要提及党史中的一个人物——博古。
从1931年9月到1935年2月,博古当了4年多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
为什么一个24岁、资历浅、没业绩的年轻人就能担任党的最高负责人呢?就是因为他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是正儿八经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现在看来,当时的博古涉世不深,阅历不足,充其量在书斋和机关从事过3年又9个月的具体工作,对社会的认识尚在启蒙阶段,满脑子都是刚从苏联学来的斯大林版马列主义,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接上中国的地气。
可在当时看来,"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榜样,苏联列宁、斯大林所说的话就成了金科玉律,苏联的战斗经验也成了中国必须学习的教材,丝毫没有质疑的空间。
而博古,在红军里正是代表苏联经验的绝对权威。
实践中,博古照搬教条,不善实务,从学生到领袖,没上足政治这堂课。不到两年,博古完成从回国留学生到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过渡,在政治上远未发育成熟,是一个早产的政治领袖,根本适应不了当年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其结果就是:
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排挤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干部,引起党内矛盾;
军事上的"冒险主义",使军队连战连败、损兵折将;
政治上的"关门主义",错失第五次反围剿大好时机;
经济上的"竭泽而渔",过度借粮征兵,滥发纸币,弄得中央苏区民心动摇,经济衰退。
直到"遵义会议"时,红军才纠正了这种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确立了以教员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反观教员,他在农村的泥土中滚大,深受湖湘学派"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影响,自幼好读社会这本无字天书,切身经历过清末民初的社会巨变,成功领导过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
他的这些经验、理论,不是从本本中得来,而是从实践中得来。
他知道中国有特殊的国情,仅仅靠本本上的教条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他不会盲目的照搬照抄所谓的"苏联经验",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员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同时,教员担任过中共中央中央局秘书、组织部部长、农委书记,代理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创建过湖南的共产党,筹组过湖南的国民党,不管是对组织内部的运作规则,还是对中国社会都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博古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入主中央之时,教员脚踏实地,已经在井冈山和赣南、闽西的山沟里形成一套理论,带出一支军队,占领一块地盘,成为这里的精神领袖和最高领导人。
教员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又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
博古是典型的"强行消化概念",而教员是在"实践消化概念"。
事实上,很多视教员为偶像的企业家们,也是天然的"反对本本主义"。
《任正非正传》一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华为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领导。
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马云也说过:"如果你在阿里巴巴待够了3年,你跟我谈战略,我是非常愿意的。如果你没在阿里巴巴待够3年,不准谈战略!"
为什么呢?因为你还没对实际情况有过深入的调查、经历、体验,凭什么提战略、做决策呢?这不是纸上谈兵吗?
"风口"一词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提出来的,于是就有很多人寻找风口,想成为"风口上的猪"。可大家忘了雷军的下半句:"前提是,猪要拥有没有风也能起飞的能力!"
不知多少人都被这前半句误导,削减了脑袋往"风口"上冲。与其说是雷军误导了这些人,不如说是他们"走捷径"的潜意识误导了自己!
就像是金庸小说里,天下人都想得到武林秘籍《九阴真经》,以为拿到了它就可以独霸武林。殊不知,若武功平平之人侥幸得到了《九阴真经》,那不是幸运,反而是祸害,因为底子不够,强行修炼只会走火入魔。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只有极少数的精英才愿意下"笨功夫",因为他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捷径",否则即使风口真的来了,自己也把握不住。
即使是摆地摊,都有很多学问在里面。
如果你身边有对商业概念还没有完全吃透,幻想着只是追追风口、学学案例就能成功的人,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4
区别三:绝大多数人都追了无数个"风口",而毛主席只追了一个风口
如果有人前几年炒过区块链,做过网红直播,搞过新零售,到了2020年又卖过口罩、头盔、熔喷布,现在又告诉你要去摆地摊,那么请放心:他干不了几天,又去追别的"风口"去了。
我认为,现在很多所谓的"风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口,其本质不过是"一阵风"而已,刮过一阵之后就没了,下一阵风也不知道从哪里出现。
真正的趋势一定是长期的、持续的、能提前预知的!
有没有一双慧眼来识别什么是假风口,什么是真风口,这也是极少数精英与绝大多数人的区别所在。
且不说是不是,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口,很多人也不见得能在这里持续多久,要么有人因为遇到了些障碍就选择离开,要么有人又看到了新的风口而选择离开。
就像是"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掰一路扔一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结果忙乎了一阵子什么都没捞到。
那些极少数的精英,与绝大多数人的差别就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口,并长期坚持了下去,正所谓"君子立长志,庸人常立志"。
而教员,他终其一生只选择了一个风口——干革命!
教员年少时最好的朋友叫萧子升,他回忆与教员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教员这样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不要一千年,只要30年至40 年的时间,就能够改变中国。"
随后的日子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教员始终在共产主义道路上走了下去。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教员发表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讲话,再一次坚定了他本人一生的选择:
"团结全国人民,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毛派"企业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去的三十年,我们从几十人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八万人,都是对准通讯行业这一个'城墙口'冲锋。"
在房价暴涨的时候,曾经有人提议华为涉足房地产行业,不想任正非大怒:"以后谁敢说让华为做房地产,就让谁下岗!"结果此后再也没人提过此事。
我相信,即便是"地摊经济",真正的胜利者也是对准着这一个"城墙口"冲锋的。
5
区别四:绝大多数人只关注"风口"机会本身,教员却在一直关注"风口"中人的因素
对于"风口"的理解,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抓住了机会,把握好了趋势,就能成功了,发财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太多的人都在眉飞色舞的讲他的商业模式有多么的独特,制度设计的有多么有优势,行业有多么符合趋势…
只有少数的商业精英,在接触到任何新概念时,第一反应是:用户体验好不好?
因为他们明白,商业的本质就是人性的链接,只有关注"人的因素"才会触摸到本质,这些是模式、制度等所不能代替的。
商业如此,政治更是如此。
对于"政治"这个概念,教员也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表达了出来:"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让朋友越来越多,让敌人越来越少!"
政治的核心也是人!
教员一切问题都从"人"的层面出发:
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中,他多次提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要时时思考:如何联系到最广大的群众?如何充分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他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写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 ,都反映了农民们的真实情况!
他知道苏联的"十月革命"依靠的是工人阶级,而在中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农村才是真正的海洋,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因此坚决反对"攻打城市"的主张,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农民问题上。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书中,他多次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构思!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书中,他充分分析了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真实情况,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些一针见血的问题,后续制定的方案也满足了各方的切身需求,形成了统一战线!
…
所有的做法,都是先满足人的需求再制定方案,而不是眉飞色舞的谈方案、模式、制度,却不顾及"人的因素"。
如今,我们看到了很多人都在困惑:我风口也踩对了,方案也制定了,模式也设计了,制度也完善了,可用户就是不买单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是就想偷懒,就是想有一种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公式",他们把什么都想到了,唯独忽略了人的因素,本末倒置!
6
学习教员思想,真的有用吗?
有些人说这没用。因为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讲如何把握趋势,如何扩大经营等。
也有人觉得非常有用,因为教员的著作里面虽没有现成答案,但教给我们一套精英的思维方式,是有别于绝大多数人的想法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同的思维方式,最终促成的结局一定不同。
最后,附上一则教员在青年时的往事:
对于久乱的中国,究竟是该施以猛药还是该徐图而治?青年教员长时间困惑于此,始终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找到自己的老师杨昌济,寻求指点迷津。
杨昌济回答:
"很多问题你还没有深入了解,就想知道答案,这是本末倒置。未经实践,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人无生而知之之理,你要先把自己扎根进去,切实去做,矢志不渝的去探索、追寻,才能溯本求源、知其根髓,那时答案自然浮现。"
之后,教员下定决心寻根溯源。
1917年,24岁的教员将自己的作文《心之力》交给了杨昌济老师,其中一段写道:
"天之力莫大于日,地之力莫大于电,人之力莫大于心。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 END ——
大家好,我是栩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评论。想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栩然说】(ID:xuranshuo),和100万粉丝共同成长!
1.文章《为什么摆地摊火了看这里!曾经爆火的"地摊经济",让我真正读懂了毛主席的高明之处》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为什么摆地摊火了看这里!曾经爆火的"地摊经济",让我真正读懂了毛主席的高明之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