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父母在线(id: if umu 2008)前不久,陈兴(id: if umu 2008)在一次论坛活动中讲述了自己20多年来变声的心情,你妈妈以前是男人。" "

他的回应得非常霸气:“那又怎样,关你什么事”。

金星因为儿子的这句话瞬间让她倍感骄傲。在金星独特的教育方式下,3个收养的孩子内心都成长得很强大,面对外界的批评不仅不恼怒甚至是总能给出让母亲暖心的回答。

金星还有一段被网友热议的育儿经,也是与孩子被欺负有关。

金星在某节目中提到了“孩子被欺负后,是打回去还是告老师”这个议题。

当时金星在节目中讲述了她的儿子在超市的被打经历。

有一次她的儿子在超市,因为一辆儿童购物车被一个很蛮横的小孩子打了个耳光,这可把不远处的金星急坏了。

当儿子捂着脸回来时,金星脱口而出:“儿子,那个孩子打了你了,你不给我打回去?”

但儿子说“我不,他打我是她妈妈没教育好他。”

金星的做法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会有的态度:我不教孩子主动打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允许孩子被别人欺负。

让孩子忍让,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有些家长为了维持友好的气氛,总是要求孩子学会宽容大度,让孩子隐忍。

但是这时孩子就会发现,欺负人的坏孩子没有受到惩罚,而礼貌忍让的孩子却经常被欺负,这时,孩子的整个是非观就会被颠覆,他们会对谦恭礼让这种行为产生强烈的质疑。

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科普兰说:

如果父母让孩子一味忍让,或者不把孩子受欺负当回事,孩子将会受到欺凌的重复性伤害,也就是二次伤害。

科普兰等人还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问诊等方式,追踪调查了英国埃文地区的4000多名18岁以下青少年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从9岁到26岁的1400人,发布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报告说:受到欺凌的孩子更容易焦虑,抑郁、自残和产生自杀念头。

但让专家们也感到意外的是,和来自成年人的精神、肉体虐待相比,来自同龄人的欺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孩子小时候被欺负,

长大依旧容易被欺负

有研究人员对4297名五年级到高一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20%的学生在五年级时受欺负,到了高一之后依旧有3%的学生还在继续被欺负。

也就是说,小时候性格隐忍、行为退避、长期被欺负的孩子,长大后也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童年被欺负,

长大更易患抑郁症和焦虑症

在对4297名学生的调查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被欺负过的学生中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称他们出现了抑郁症状,而目前,正被欺负的学生中有19%出现抑郁的症状。

另外,有研究者做过一项“欺凌产生的心理影响”的长期研究。研究发现,有被欺凌经历的孩童,在他们成人时,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要比从未有欺凌经历的人高4倍。

有大量的研究指出童年遭受欺凌会在他们成人后引起一些严重的心理后果。这些后果就包括产生失望、焦虑情绪及人际关系问题,甚至是自杀念头。

其他研究发现,尤其是男孩,不管是欺凌者或受害者,在他们成人时,更易产生精神健康问题。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2010年全国轰动的药家鑫事件。

小学一年级,药家鑫的同学逼着他背自己,不背要给一块钱,他就背了。老师找他父亲去,把对方孩子也叫来了,让他父亲处理。他说:“我想着孩子玩儿嘛,小事没必要太汁较,背就背一下嘛,我没有帮助他。”

中学里有同学打药家鑫,按着他头往墙上撞,他害怕父母说他,不敢说,又不敢去学校,害怕那个学生再欺负他。

药家鑫的母亲说过:“从小我教育他的,凡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只要打架了,不管谁对谁错,他回来肯定是挨骂的。”

药家鑫在庭审时说:“从小,上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任何人生希望。我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觉得别人都很快乐,我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他对同学说过:“我心理可能有些扭曲了。”

因为父母管教疏忽,或者一味让孩子忍让,这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甚至会害怕告诉父母,愤怒的情绪一直积压在心底,极有可能做出无可挽回的事情。

药家鑫在面对撞车后倒地的张妙后,害怕她记下车牌号,不知道怎么向父母交代,于是痛下杀手,酿成大祸。

孩子总被欺凌,情绪不好,长不高

孩子的身高,跟情绪好坏也有很大有关。因为情绪与身体激素分泌有关,而部分激素释放的多与寡,都会影响身体微环境的变化。

如果孩子被欺凌,父母不关心孩子,甚至还责怪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家庭没有“爱”。

有统计分析发现,从小在“缺爱”环境成长的孩子,他们的身高往往偏矮小,在国外,这类身高障碍的孩子被称作一种奇怪的名字“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又名“爱情遮断综合症”)。

另外,孩子长期被欺负,会变得胆小怕事,不爱出门与小朋友玩,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已有研究证明,小时候被欺负的人,当他们成年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经常感到无力、不知所措。

孩子被欺负、被打,当然可以打回去

有些家长担心一味鼓励孩子打回去,会让是孩子认同暴力,恃强凌弱,遇事就用拳头解决。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是一直被欺凌的那3%。

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发生冲突,我们不一定在现场,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也不能及时赶到身边。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在面临被欺负时,如果不还手就能解决问题,那是最好,比如:

1、大声说话,在气势上面压倒对方。

2、斥责对方:连续提问,让对方承认错误。

3、制止对方:告诉孩子,面对小朋友打过来的小巴掌时,不妨试一试迅速抓住对方的手,这样对方就不能动了,不能动就打不了人了。抓住对方手腕的同时,要告诉这位小朋友:“你不能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

4、尽量寻求外部强大力量的帮助,比如找老师,或者告诉父母。

如果上面这些方法不能解决冲突,对方依旧得寸进尺,你就得告诉最重要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在这个大前提下,可以采取适当的回击反应:还手!

但要告诉孩子,还手时,尽量不要用利器伤害到别人的要害部位。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要让孩子理解“被人欺负不是没用的表现,每个人都会遇到”。

当孩子哭诉时,你应该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轻轻地抱着孩子,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且消除孩子的不安。

同时对孩子表示同感:“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委屈。”

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询问是怎么回事,确定是孩子受委屈之后,要给予安慰,让孩子明白被人欺负不是因为自己没用,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让孩子尽快摆脱气馁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父母需牢记: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最重要

在孩子们的冲突中,父母的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告诉孩子只要是适当的回击方法,你都接受,即使打回去孩子受伤了,也接受。

因为孩子在当时的情况下,受制于自身能力,已经做出了选择。

同时,父母必须要学会尊重孩子,爱孩子,帮孩子把安全感和自信心内化,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让孩子从内心真正的强大起来。

这样的孩子,自然别人不敢轻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