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富来说,前路是讨厌晨光的希希熙昨晚,格力集团一个月前没收中宝的买卖—— 52亿韩元,收购了张源集团的五分之一股份,购买了黄色。

长园集团昨天晚上悄悄发了公告。

简单来说,珠海市国资委没同意,所以这次收购打了水漂。。

不怎么关注家电行业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格力集团的就是珠海国资委一手创办的,所以这次收购一定要经过国资委和政府方面同意才行。

长园集团本来是做核电材料的,但这两年长园在电动汽车相关材料的生产上也卯足了劲,也算是一只脚迈进了新能源领域~

格力集团呢,估计看上了新能源的发展,而长园集团又想找个大佬当靠山,郎有情妾有意的,本以为这次不会有很大阻碍,没想到居然没成功。

珠海国资委没同意的原因,大家讳莫如深。

6 月 11 日国家正式降低了新能源补贴

格力集团这次收购长园集团,很难不让人想到一年半以前,董小姐想要让格力电器收购银隆的事件。。

不过,我们先要搞明白一件事,格力电器呢,是那个 “掌握核心科技” 的格力。

而上面收购长园的是格力集团,拥有格力电器 18.36% 的股份,是格力电器最大股东,但这两家是两个企业,除了名字容易混,业务并没有重叠。

当初,董明珠在 2016 年 8 月的时候,十分看好银隆的钛酸锂电和储电技术,想要格力电器用 130 亿全资收购银隆。

当时格力并没有那么多现金,所以想要定向增发来融资。

可惜股东们并没有买账,否了这个方案,气的董小姐在股东大会上当场发飙。

但是董小姐是一个坚定地行动派,你们不同意?那我自己亲自来。。

没几个月,董小姐扭头就跟王健林、刘强东等大佬联合,筹了 30 亿,获得了银隆 22.4% 的股份。

虽然每次董小姐都对银隆不吝赞美,每次的演讲也慷慨激昂,但实际上,银隆过得并不好。。

银隆的主业:钛酸锂电池,充电速度最快最安全,也十分长寿,但是短板也很明显,能量密度太低,成本太高。

别的种类电池,譬如特斯拉用的三元锂电,可以达到 252 Wh/kg,可是银隆的钛酸锂电只有 90 Wh/kg。

尤其,国家这次针对新能源汽车不仅降低了补贴金额,还对电池能量密度做了规定。

之前,银隆靠着国家每辆大巴的高额补贴才能盈利,现在国家政策退潮,银隆在全国各地已经投了大量产业园和研究机构,订单又没有那么多,收支根本平衡不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爆出来银隆被各种供应商讨债的新闻,负面消息一直不断。。

同样是收购新能源,可能正是银隆的案例,让珠海国资委,给格力集团收购长园集团踩了急刹车。

很多人看不懂,董小姐之前一心想要做格力手机,投了一堆钱,夸下海口要卖一亿台,上市后无人问津,成为笑柄;银隆也一样,铺了一堆产业园,国家政策风向一变,立马摇摇欲坠。

非要碰那些不明白的产业,自己坑自己?

其实差评君有点理解董小姐的动作。。

国内家电三巨头,海尔、美的、格力。

海尔早早铺了海外的产品线,收购了 GE 家电,国内卖不动就卖给海外,在国外海尔的渗透率一直很好。

美的收购库卡,站上工业机器人的高处,赶上国内自动化的一片蓝海,家电方面也和小米联手迈入小米生态圈。

而格力除了空调,还没有其他支柱产业。一旦空调市场饱和,格力的营收会马上下滑,所以董小姐很想找到一个能够继续维持高速发展的新方向。。

切入手机,太晚了。

手机这一个行业,拼低价拼不过小米,拼体验拼不过苹果,拼技术拼不过华为,拼营销拼不过 OV,拼情怀拼不过锤子。。。

就凭那开机画面,差评君也不敢买啊。。

入手银隆,决策错了。

新能源肯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没问题。

拿到银隆,有了资金,为什么不赶紧突破新的技术?当时国家已经有了减少能源补贴的动向,那就应该赶紧解决密度太低、或者成本太高的问题,哪怕投资一些有前景的新的电池技术也好~

产品本身半斤八两,盲目扩张后资金回拢不过来,死掉的企业还少吗?

也许,格力的股东们在暗自庆幸,还好没有同意董小姐的银隆收购方案。。

今年格力电器破天荒的没有分红,据说把钱投入了芯片产业,打算打造芯片产业的护城河。

中兴的事件是个预警,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很容易被别人掣肘。。

中兴开盘跌停

格力布局芯片产业是个好事情,毕竟做出来的芯片可以优先给自己用,不用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担心销售问题,就像华为的麒麟芯片也是这么起来的。

格力在国内制造业环境式微的条件下,能活下来并保持高速增长很不容易。

也许芯片是一次机会。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