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派新闻记者胡嘉诚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超出预期的出口增长率引人注目。

迈入崭新的2022年,各项宏观指标将呈现何种走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如何演绎?近日,澎湃新闻(www.)记者专访多名学者专家,把脉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

“2022年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内需,稳增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道。

滕泰表示,在过去100年里面,每一次欧洲、美国大的货币紧缩,都会引发一轮熊市,因此通胀可能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低通胀时代的结束。在控制通胀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软着陆、不刺破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是对欧洲、美国决策部门的重大挑战。

“中国的消费增速和投资增速都面临趋势性的下行压力,而二者之间的角色上,应该有所转换:在过去若干年里面,稳增长主要靠投资,但是在后基建时代,继续再靠稳投资来稳增长,已经不符合当前的中国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滕泰表示,稳住消费才能够使内需收缩的趋势得以改变;进一步的降息才能够刺激消费,也会刺激投资。

展望2022年中国出口,滕泰表示,汇率对出口走势的影响其实不大,中国的出口更多与欧美的需求正相关。欧美国家为了控通胀,政策退出、紧缩需求可能会对中国出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中国很多原有的出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只要竞争优势还在,出口就能保持一定的增速。

“美国、欧洲的通胀会不会传导到中国?中国上游的工业通胀会不会传导到下游变成消费品的通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时间窗口并不长。”滕泰说,2022年上半年,中国可以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增长方面,下半年如果CPI上升至3%-4%,政策可能要面临着既稳增长又控物价的两难,因此,有关稳增长的政策要尽快出。

澎湃新闻:您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是多少?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滕泰:对于2022年的经济增速预测,GDP增速大概在5%左右。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不能太乐观,很多趋势性和结构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值得高度重视。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这轮经济下行已有11年的时间。如果把2010年当做一次反弹,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是第14年的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了,所以趋势性的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从结构上来看,扩大内需的成效有待提高。

2021年,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在出口增速仍然高于20%的情况下,GDP增速分别只有4.9%和4%,可以看出投资和消费这两大内需增速的显著放缓。在2020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我们提出来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目前来看,内循环主体受到比较大的挑战,因此2022年的主要任务应该还是扩大内需,稳增长。

澎湃新闻:面对全球通胀,您怎么看2022年中国物价走势,PPI和CPI剪刀差是否会保持收缩?

滕泰: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最值得关注的话题,莫过于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创了近40年的新高,德国的工业通胀水平创了近70年的新高。欧洲和美国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足够力度的紧缩措施。由于对紧缩的预期,近期欧洲和美国的股市出现了普遍的回调,有人认为还会出现更大幅度的回调。在过去100年里面,每一次欧洲、美国大的货币紧缩,都会引发一轮熊市,因此通胀可能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低通胀时代的结束。

同时由于长期的货币超发,以及各方面的供给冲击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仅仅靠一至两次的加息,虽然未必能够把全球,尤其是欧美的通胀水平降下来,但是极有可能把长期积累的股市泡沫刺破。所以对欧洲、美国而言,抗通胀是他们2022年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控制通胀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软着陆、不刺破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是对欧洲、美国决策部门的重大挑战。

澎湃新闻:中国2022年消费、投资的增速是否会反弹?

滕泰:中国的消费增速和投资增速都面临趋势性的下行压力,而二者之间的角色上,应该有所转换:在过去若干年里面,稳增长主要靠投资,但是在后基建时代,继续再靠稳投资来稳增长,已经不符合当前的中国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消费已经占到GDP增速的65%到70%,确实是2/3左右,因此稳住消费才能够使内需收缩的趋势得以改变。

当然也不能任由投资下滑,在适当稳投资的情况下,重点应该放在稳消费上,核心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增加就业之外,建立健全社保,适当的居民收入补贴都是可以参考的方案。而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要降息。欧洲、美国都降低降到零利率负利的情况下,中国还保持在较高的利率水平,这是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它鼓励提高储蓄倾向,降低边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应该进一步降息才能够刺激消费,也会刺激投资。

澎湃新闻:去年出口高增速是否会在今年持续?强势的人民币是否会有影响?

滕泰:中国的出口主要取决于欧美的需求。目前欧美的需求依然高涨,所以中国的出口短期还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汇率对出口走势的影响其实不大,理论上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减少出口的增速,但实践当中,20年来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更多与欧美的需求正相关。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出口还是2022年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积极因素。当然,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出口上,还是要加大力度地扩内需来稳增长。

澎湃新闻:目前部分国家刺激政策过快退出,可能会引发需求萎缩、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到中国相关行业的出口,您怎么看待这个判断?

滕泰:如果欧美国家为了控通胀,政策退出、紧缩需求,的确有可能会对中国出口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中国很多原有的出口主要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优势的体现;只要竞争优势还在,出口就能保持一定的增速。如果出口出现比较快速的回落,也可能会造成一些产品向国内的回流,加大国内市场的压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尽快地降息降准、稳消费、扩大内需市场。

澎湃新闻:美联储大概率在2022年3月份加息,国内目前货币政策边际上有所放松,怎么看这种政策差异可能带来的影响?

滕泰:美国加息是从它本身高通胀率的情况出发,中国的宽松或者降息也是从中国经济下行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每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政策当然是针对自身的经济状况。

中国的挑战是,美国、欧洲的通胀会不会传导到中国?另外,中国上游的工业通胀会不会传导到下游变成消费品的通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时间窗口并不长。2022年上半年,中国可以一心一意来把重点政策放在稳增长方面,但是下半年如果CPI到3%,甚至到4%的话,那可能要既稳增长又控物价的政策,就会面临着两难。所以有关稳增长的政策还得尽快出。

澎湃新闻:您如何预判2022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滕泰:谈到稳增长的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边际效应来看,这些年财政政策已经使用了各种手段,所以之后可用来稳增长的财政资源在减少,财政资源产生的效果也在递减。比如说,再去扩张基本建设投资,其实可寻找的项目、边际效用都在减少。

货币政策方面,由于这些年一直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从2012年到现在没有全面的宽松,也没有大幅度的降息,所以未来货币政策的发挥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边际效应也比财政政策要大,所以重点要靠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郑景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