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特别对话会以“启航梦想 见证奇迹”为主题。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是出生在菲律宾的第三代华人,23岁时便来到上海,他认为,这是改变自己人生的最重大的决定。在主题演绎环节,施学理和大家分享了他在上海的经历和故事。

在施学理的记忆中,自己还在读中学时,父亲就告诉他,“你以后要去中国”。从那时起,他便已经意识到了父亲和故乡的感情。

其实,施学理的父亲施恭旗很早就选择了上海。“从小,我的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在华人区看中国电影,很多都是上海制作的,印象里上海就是个很发达的城市。当时,我就想,我的根在中国,如果去中国,就一定要去经济上最中心的地方。”在施学理身后的屏幕上,施恭旗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回忆了自己最早对上海的印象。

上世纪80年代起,施恭旗就常来上海考察,终于在1992年找到了时机。“1993年,上海政府突破传统观念,开放思路,帮我们建立了两个中外合作企业。更让我们意外的是,因为有两个中方单位的资源,我们获得了重要的人才和渠道。”他说,作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上好佳是中国打开国门的受益者。

父亲说的这些,施学理也深有体会。“在上海,我当时的最大印象,是我们在南京路上著名的第一食品店做了促销推广,商店门口的柜台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还让他们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他感慨道,一转眼,已经合作超过20年了。从上海起步,上好佳在国内已经建了13家工厂,有7600多名员工。

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施学理感到,对企业来说,中国不只有广大的市场,更有着稳定、长期发展的潜力,这离不开国家对外资的服务和保护。

“去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政府一出手,有速度,有力度,有效的管控帮助我们快速复工复产。”他说,上海一流的营商环境,能给他们非常安心的感觉,也带来了不断学习的机会,比如现在的上海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都提供了超前思路,有助于实现进一步转型。

目前,中国继续扩大、深化对外开放,给施学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首届进博会,他们认识了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带队的政府代表团,最终促成上好佳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同时,通过上海这个关键的枢纽,加快布局海外市场,“即使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东南亚地区,我们也是在上海的华侨圈接触到柬埔寨的合作伙伴,从而成功在当地投资”。

2005年,施恭旗被授予了上海“荣誉市民”称号;12年后的2017年,施学理也被授予了同样的称号。在施学理看来,父子两个能得到如此珍贵的荣誉,既是幸运,又是激励。当年,他的父亲看中上海这块“宝地”,从这里走向中国各地再到世界;而今,上海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他们得以方便地触及全球的技术和市场,走向世界。

“坚定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再出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上海考察时所强调的。”施学理说,上海始终是全世界投资的热土,自己和父辈一样,对中国抱有充分的信心,也期待能在上海这片全世界投资的热土,收获更多的惊喜。

澎湃新闻特别对话会报道组记者 栾晓娜 张呈君 汤琪 杨喆

责任编辑:钟煜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