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张荣南张荣南,现任吉林动画学院电视及新媒体学院摄影系主任,《指尖上的光明》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资助。
围绕摄影艺术创作等话题,光明网近日对张英南进行了专访。
光明网:您记忆中的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样的?
张英男:大约5岁时,在舅舅家里,我看到一张他用傻瓜相机拍的火烧云照片,当时被吸深深引住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张照片其实很粗糙,但它给我带来的触动,不亚于之后的大师作品带来的。
光明网:您如何理解摄影艺术?
张英男:我从事摄影15年了,前前后后拍了很多作品。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每次按下快门都是与过去的告别。人都钟情于“已失去”和“未得到”。摄影也是遗憾的艺术,作者的惋惜声就藏在照片的背面。
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说过:“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这与陆游的“功夫在诗外”遥相呼应。从中我明白了——人若要成其事,必将沉浸于其中;人若要成其大事,必将超脱于其外。
光明网:您喜欢如何创作?
张英男:我对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关注得更多一些。人对真相的好奇是本能。摄影与生俱来的“真实感”,是其它艺术难以企及的,而纪实摄影更接近于“真相”。
当有话却说不出来的时候,画家就会拿起笔,而摄影师会拿起相机,这时,艺术就不请自来了。
光明网:请您介绍一下《指尖上的光明》的创作历程。
张英男:首先是确定拍摄主题——为时代存照、为盲人画像——
以纪实摄影艺术化为手段,用光影捕捉盲人自强不息的典型瞬间。
之后,进行文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具有拍摄价值的调研备选项目。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召开项目调研会,针对备选项目进行逐一的评估、筛选。
最后,深入目的地,进行拍摄前的采风工作。我与当地的残联、盲协等部门取得联系,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针对拍摄项目,当地相关部门帮忙联系拍摄对象、提供盲人活动信息。我将口述记录、图片等相应资料进行再次整理、汇总,对拍摄项目做进一步的评估,将拍摄项目对象范围缩小,随后展开具体拍摄工作。
非常感谢国家艺术资金资助,使我顺利完成项目拍摄。也希望这些作品能给盲人朋友带来切实的帮助。日后,我还会对这个题材持续关注。
光明网:在您眼里,好作品是什么样的?
张英男:我最满意的作品是一张救助聋儿的照片。逆光照亮耳朵、勾勒轮廓,其面部基本淹没在黑暗之中,但眼中的渴望依稀能见。
我觉得好的作品至少要满足其一:理性上,让人思维混乱;感性上,让人心灵震颤。
光明网:您教授摄影课程这些年间,有哪些场景让您念念难忘?
张英男:初为人师时,有节课让我印象很深。那是一个盛夏,教室里很闷热。刚上课时,学生们眼里放射出的都是散射光,后来逐渐变成了直射光——我的课程让他们聚精会神,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光明网:现在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可以拍照的时代,这对摄影艺术来说,会带来什么变化?
张英男:大家都可以拿起手机相机来拍,拍照的门槛降低也降得很低,这可能会带来庸俗审美的泛滥。
光明网:您如何评价您和相机、作品的关系?
张英男:相机是连接我与世界的脐带、照片是我的墓志铭。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采访整理)
1.文章《张英南专题之当你端起相机,艺术不请自来》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张英南专题之当你端起相机,艺术不请自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