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耗费的时间长还挣不到钱,司机心里多少有些气。

为了省时间赶下个单子,司机偏离导航给出的路线选择了条近路。

为此,女孩心生恐惧,总共四次提出偏航。

前两次,司机起先未搭理,后不耐烦地表示不满;后两次,女孩直接要求停车,但司机未予理睬。

最终,女孩怀疑司机图谋不轨,为了自救选择跳窗后因伤势过重死亡。

而司机也因为过失致人死亡,面临牢狱之灾。

如果司机当时能心平气和地和女孩解释,或许能化解这场误会,各自安好。

但如今,再也没有机会补救了,两个家庭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

01.脑科学看,情绪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上至成年人下至孩子,想做到情绪稳定,都很困难,这是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的。

脑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看起来只有一个。

但实际上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距今大约3.6亿年前,地球上进入了爬行动物时代。

为了适应环境,它们逐渐演化出了“本能脑“:“对相同的情况,能够快速做出本能的条件反射。

比如遇到敌人就逃跑,同时负责生理系统,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到了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上场,本能脑又进化出了情绪功能,形成了“情绪脑”。

在情绪的参与下,动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比如,恐惧情绪可以感知危险,快速逃跑;愉悦情绪可以感知快乐,建立亲密。

约2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

这个新的脑区被称为“理智脑”,它可以理性地思考和分析。

当遇到外界刺激时,信息会同时传入“情绪脑”和“理智脑”。

负责情绪的“情绪脑”路径短、反应速度快,而负责思维的新皮层路径长、反应速度慢,所以人首先易于先产生情绪。

如果又有其他因素影响,如扣带回锁死,就会导致新皮层的干预无效,使人完全被情绪控制。

02.心理学看,人为什么容易成为情绪的奴隶

再来说说,为什么某些刺激会让人冲动易怒,成为情绪的奴隶。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外部人际关系是他内在关系的展现,专业术语叫“投射”。

一个人接受了对方的投射,就叫投射认同;不接受,就叫投射不认同。

内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原生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间互动的模式。

每个人在长大后,处理人际关系时,依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沿用把这种模式。

就好像遇到光,物品就会产生相同形状的影子。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爱孩子,尊重和认可他的想法,给他自由,那么就会形成“我行,你也行”的内在关系模式。

但假如父母对孩子很严厉,从不表扬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甚至嘲笑他的缺点,那么就会形成“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越爱越孤独》中讲了这么个故事:

一个女大学生做了老板的秘书。

有一天,老板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一天挣得比你一年都多。”

这话让她觉得不舒服,但她沉思后是这样回复的:

“的确,可能我一辈子都挣不了你一个月挣的,但是,我觉得你很累。”

之后,老板对她越来越好。

他仍会训斥其他大学生,但给了她特殊待遇,不是物质奖励,也不是升职,而是异乎寻常的尊重。

为什么呢?事实层面,老板的确一天比她一年挣得多;

但心理层面,老板是把“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了她,希望她自卑。

但女大学生的回答,先承认了事实,但同时拒绝接受他投射过来的自卑,所以是个完美答案。

而女大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她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

但很不幸,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

父母对我常说的话就是“你怎么那么笨”“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小孩子懂什么”。

我心里不认可,为了反抗,常和他们顶嘴。

所以形成了冲动易怒的性格,每当别人说到我的缺点,或否定我做得不好。

哪怕是开玩笑,我也会本能地情绪激动奋起反抗。

但很显然,别人并没有恶意,是我脑补对方的话,认为对方是在嘲笑我,于是就把原生家庭中的互动模式搬过来。

更可怕的是,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我就会突然间性情大变。

就好像马戏团的老虎,听到口令就会条件反射做某个动作。

而且毫无察觉,仿佛轮回一般。

不过,当我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情况立马得到了改观。

因为,我会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的“理智脑”:

不要生气,如果生气你就是把对方当成了童年的“父母”,上演曾经的内在关系模式。

这样刻意的心理暗示,逐渐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了下来,不仅不生气反而一笑而过。

这就是我能从冲动易怒变得从容淡定的绝招。

当然如果刚开始练习做不到时,也别责怪自己,因为这是我们的“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

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好方法,就是借助外界的力量转移注意力。

比如逃离当下的环境出去散散步,或者看个搞笑的视频等等。

等恢复了理智,再用心理学的这个知识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然后重新看待这件事,相信你自然会释怀很多。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是晨曦中的金色羽毛,一个爱思考的小姐姐,专注个人提升,女性成长#情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