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两个人,三年。阮江安中路,“嗖”扫地,天不亮就如约而来。与其他街道不同,这条路上经常有两个人打扫卫生,一个人穿着橙色工作服,一个人穿着便服。

无数次从他们身边走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对夫妻,妻子为了照顾丈夫,每天都会带着他一起清扫马路,丈夫则帮助妻子倾倒垃圾。扫过一条街,两人坐在树荫下,喝口茶、说说话,直到下班,两口子才提着扫帚回家。

更不为人知的是,这一扫就是三年。如果要从丈夫脑部摔伤那年起,妻子已经照顾了丈夫近十年。

相伴三年 一起出门上班、一起下班回家

陈蓉已经51岁,环卫工作已经做了12年,三年前,她开始带着丈夫,一起“经营”着4000平米的工作场所,丈夫是她的“帮手”。11月30日下午5点,陈蓉清扫到了最后一条街,手中扫帚比她还高。低着头,握住木柄,一遍一遍扫着地上落叶,不时她会回过头,看看丈夫刘建明所在位置。

等到落叶堆成小丘,刘建明一路小跑过来,将树叶装进簸箕,装满后,反复用脚踩上几脚。“好啦,好啦!”陈蓉连忙招呼,刘建明冲她笑了笑,提着簸箕转身朝垃圾桶走去。每天跟着一起出来上班,也成了陈蓉锻炼丈夫的一种方式。

忙完一天工作,江安中路这条美食街上灯光璀璨,陈蓉招呼丈夫回家,走在前面,扛着扫帚,刘建明在后面紧紧跟着。“走掉了就不要你了哈!”陈蓉不时回头,用吓唬孩子的口气。刘建明赶紧上前两步。

照顾十年 让瘫痪丈夫恢复行走能力

2007年,刘建明在家中突然摔倒,等到陈蓉回家,厨房里已经流了一滩血。送到医院后,刘建明已经半身不遂,最终瘫痪在床。陈蓉四处借钱,治疗丈夫,那是这个三口之家最窘迫的一年。陈蓉白天往医院跑,回家还要照顾正在备战高考的孩子。

刚开始,刘建明躺在床上动不了,陈蓉就教他说话,每天还要找亲戚架着他去医院针灸理疗。“后来稍微好点了,我就扶着他在楼下锻炼。”陈蓉能够做的,就是扶着丈夫在楼下一遍遍走,还要握着丈夫的手,来回晃动,“就跟跳舞一样。”她比划着说,“最终他居然还挺过来了。”陈蓉陪着丈夫,就一起走过了近10年光景。

“我们那些年结婚,就图个人好。”陈蓉告诉记者,虽然丈夫能力不强,皮革厂破产后就一直以拉三轮车为生,但人还是“老实巴交”,比较本分。

意外走失 带着丈夫一起去上班

丈夫恢复了行动能力,没多久,就给陈蓉带来了不小麻烦,三天两头,她就要扔下扫帚去寻人。刘建明摔伤后脑部受损留下后遗症,智力跟三岁小孩差不多,放到楼下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三年前,刘建明一个人从街头走失,一直朝着汶川方向走,在公路的隧道旁,沿着山坡往上爬,一直爬到了山顶,最后摔倒在悬崖。

陈蓉通知家里亲戚,拿着照片四处打听,“最后通过公里的养护工人才问到了线索。”家里人开始包了车子一路寻找,最终在山崖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街坊很多人都说,“干脆走掉了就算了”。陈蓉却执意要把丈夫找回来。

经历了这次风波后,陈蓉开始带着丈夫一起上班,她扫地,丈夫就帮忙在旁边倒垃圾。环卫公司考虑到这个情况,将陈蓉的工作地点也调整到她家附近,距离住所相隔两条街。

最开始骑着车子带丈夫去上班,现在两夫妻可以步行到达工作地点。

回家做饭 教会丈夫使用电视机

受伤后,刘建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30日傍晚,陈蓉一回到家就进了厨房,丈夫则坐在沙发上,手中拨弄着遥控板,陈蓉端出中午剩下的干饭,在碗里打两个鸡蛋,一边调鸡蛋,一边走出来,对着刘建明说,“不会开电视了?”她朝着电视机使了个眼神,丈夫赶紧跑到前面摸索开关。陈蓉转身回到厨房,将鸡蛋倒进锅里。

客厅里,刘建明盯着电视机,饭端出来后,他就走到桌前,端起碗大口刨饭。“慢点,慢点,多吃点菜。”陈蓉夹起菜递过去。“现在就跟教小孩儿一样。”陈蓉开始考起丈夫念出名字。

“建设的建,‘月日明’”。陈蓉笑得放下碗,赶紧纠正,“是‘日月明’。”家里的墙上,丈夫不断在上面写写画画,打发时间,因为外面下雨时,陈蓉要把丈夫留在家中,将门反锁上。

邻居感动 衣服从来都保持整洁

“两年来,每天都能够看到他们。”杨先生在附近餐馆上班,也是熟络起来才了解他们的情况,有时候,刘建明会把垃圾倒进店里的垃圾桶,大家也不会说啥。“他每天出来,都穿得干干净净。”杨先生表示,刘建明的衣服总是保持整洁。

陈蓉家在一幢老房子,这幢深藏在小巷中的房屋,推门进去,地板干干净净,里面虽是老式家具,但都铺设整齐。陈蓉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打扫家里,家里安排井井有条。

同在一个班组,郭大姐对陈蓉夫妇也特别照顾,“他们两个关系好,特别依赖。”郭大姐说,两个人扫地时,还能说说话、做个伴,还是挺好。“有时候我们也开玩笑,让刘建明跟我们走。”郭大姐说,这时候刘建明都会很紧张,躲到妻子身后。

热爱工作 一干就是十二年

一根扫帚,一个簸箕,陈蓉从2004年就选择环卫工作后,就没再更换过。“就干这一行还比较顺手。”陈蓉个头不高,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平时扫地也算是对身体的一种锻炼。”她介绍说,扫除一次后,接下来就是保洁,现在的人,素质比以前也高了不少,这让工作量也小了不少。街道的一侧就是走马河,而她将这形容为“散步”,“看到有垃圾就捡一下,还是轻松。”陈蓉一脸乐观,每次下班时还不忘跟街坊打声招呼。

“郭大姐,明天再见哈!”陈蓉示意丈夫打招呼,跟在身后的刘建明也跟着点点头。对于他们的情况,班组长有时还会在他们的点位多待一会儿,帮忙保洁。

郭大姐对她的工作也认可,每次巡查,这里都是“拿得出手”的。

坚持送儿子读书 考上研究生

“她还从来不去争啥子,自食其力。”郭大姐透露说,每次单位组织慰问,她就有些难为情,说自己这也不缺、那也不缺。

“每个月我有工资,还有社保。”陈蓉忙着手头工作,不时抬头拉家常,“儿子研究生毕业都工作啦,每个月还要给家里寄钱,一个月还是有几千块钱。”说到这里,她赶紧小声说,“我们哪里需要他的钱,我们两个人平时在家也没啥花销。”陈蓉一脸骄傲,“当时就是我坚持让他读书。现在也算给我们长了脸,现在就盼着他赶快找个媳妇儿,哈哈。”骄傲的脸上,又划过了一丝不好意思:“话说回来,还是先希望他好好工作吧。”

平平安安就好 没有太多奢望

每天上班,陈蓉刚一醒,丈夫就翻身起来,生怕不带他,“就这样嘛,看开点,毕竟两个人还在一起。”对于生活,陈蓉并没有太多奢望,每天除了做饭,还要给丈夫熬好中药,“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到了休息时间,陈蓉也会带着丈夫出去转转,转累了,就回家做饭。不过,唯一让她担心的就是,儿子毕业参加工作了,还没有找到女朋友。“我还是担心家里的情况会影响他。”如果上完早班,陈蓉还会去上一个夜班,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一家人都减轻些负担。“你看现在我们还都能动。”夜晚的江安中路,陈蓉迅速走过喧哗人群,偶尔夹起一片垃圾,又朝着街的另一头走去。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宦小淮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敬玲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