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领导军队的道的时代辛亥

——某基地信息通信旅基层领队的带兵感觉。

珠江陈淑文史飞

某基地信息通信旅1营正在连续进行体能训练。

邢建保摄

带兵不是一道数学题

“知兵录”被上尉高少清锁到了柜子里。

高少清,一营三连新任指导员。最近,他发现战友们有些“怕”和自己聊天。

为啥?战友们怕在谈心时自己说的话,被指导员高少清记到“知兵录”里。

如何准确掌握大家的思想状态成了摆在高少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也是所有基层带兵人需要琢磨的课题。

之前,学理科的高少清相信任何一个实际问题包括带兵,都能在数学领域找到相应的模型,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直到成为一名指导员,高少清才知道,带兵这道题没有标准模型。每个“解”,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邵治庭。”

“到!”

“初次见面,指导员没用花名册,就叫出了我的名字。”上士邵治庭对此印象特别深刻,新到任的指导员,第一次点名就能认齐连队的所有人,不简单。

这是高少清的首次“答题”:到任前,他利用“知兵录”了解并记住每一名战友的基本情况。

这次点名,让大家对高少清的距离感立马消失了,战友们都觉得“这个指导员‘有一套’”。

新官上任三把火,高少清的这一把火,烧起来了。

“充分了解大家,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少清明白,这把火之所以能够烧起来,不仅是因为自己能够记得住每名战友的名字,更是因为自己特别用心,这份用心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

尝到“知兵录”的“甜头”,高少清便顺着这个“解题方法”继续“答题”。

工作渐渐深入,高少清的“知兵录”逐渐丰富了起来,战友们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事无巨细,高少清都写进了“加强版知兵录”。

这个秘密,无意之间被大家知道了。

“指导员什么都往里面记,大家越来越觉得跟他聊天有压力。”邵治庭说,“生怕一个不小心,说错什么话,被指导员记进去。”

“知兵录”越来越厚,战友们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他们眼中,“知兵录”变成了“记账本”。

“自从偷用手机被记上了本子,我心里就没踏实过。”上等兵郭锦城曾经这样跟邵治庭表达害怕“翻不了身”的想法。

“知兵录”,不知不觉间让高少清在心中给战友们“画了像”。

“你在观察战友们的同时,他们也在关注着你。要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自然会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高少清意识到,“知兵录”虽方便了自己工作,却忽视了战友的感受。

怎么办?高少清把费心制作的“知兵录”锁进了铁皮柜。

高少清的“知兵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周一场的连队篮球赛。

这是营长张华锋给高少清支的高招——

每当战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工作中有了情绪或者生活中有不如意,高少清都会叫他们到篮球场上。他发现,团体活动的氛围较为轻松。平日里的一些隔阂和负面情绪,会被球场上的呐喊和笑声驱除干净。

球赛之后,高少清会借助轻松的气氛,把平日里发现的问题给战友点出来。大家也乐于接受,愿意向高少清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少想和他谈心的同志,也会主动加入篮球活动中去。

“接过战友的传球,平时对他的一些不满也放下了。”郭锦城成了篮球活动的忠实拥趸。

没了“知兵录”的高少清,反而找到了解官兵这个难题的最优解——用心。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高少清更加用心观察每名战友。他明白:再好的工具和方法都只是辅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近官兵。但要是缺了感情这个内核,这些工具和方法也都失去了意义。

当“我们”变成“咱们”之后

原来,一字之差意思可以截然不同。

这个道理,排长段晨晨是在第一次带新兵时明白的——

那天,新兵王鑫和他说:“排长你每次讲评时,总说‘我们’,明显没把咱们当自己人。”

段晨晨没明白什么意思。王鑫解释:“‘我们’主要指听话的一方,‘咱们’包括的则是讲话的与听话的双方。”王鑫继续说:“不过,排长你今天干的事,让我们都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王鑫说的事,发生在中午——

开饭时,团值班员高闯发现队伍在嬉笑打闹,在全团面前严肃地批评了段晨晨所在的排:“还有个当兵的样子吗?”作为连值班员,段晨晨站在全连面前听着批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深思熟虑后,段晨晨在饭后把全排留了下来。

“我值班期间出了问题,是我工作没做好,我向大家检讨。”段晨晨在队伍面前语气诚恳地说,“你们来到了这里,我就要对你们负责。我们是一个集体,行动时,不能光想着自己……”

“虽然排长你当时还用‘我们’,”王鑫对段晨晨说,“但你干的事儿,只有自己人才能干出来。”

除此之外,王鑫还跟段晨晨讲了很多和年轻战友聊天需要注意的细节——

微信聊天时的笑脸表情,不光能表示微笑,还可以表示不开心。回复一个字“嗯”有可能是敷衍,回复“嗯嗯”在年轻战友看起来更友好……

当“我们”变成“咱们”之后,段晨晨渐渐成了新战友口中的“自己人”。他发现,用年轻战友喜欢的说话方式、处事风格和他们相处,更容易成为“自己人”。

无独有偶,上等兵赵晗觉得“我们”变成“咱们”,也是因为自己经历的一次差错——

那天,正常值班的赵晗接到任务,按照标准步骤一步一步操作,结果通信毫无反应。依据以往经验,赵晗将数据恢复,再次操作,却发生了严重的通信故障。整个分队用了半天时间才恢复了通信。

连长余盼并没有急着厘清责任。相比连队丢了“面子”,他更关注的是赵晗的状态:从没经历过这样差错的赵晗,已经被压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赵晗觉得这次是他军旅生涯的终点了。”班长董明璐告诉余盼。

全旅视频会议上,连队被点了名。余盼观察到,赵晗在会议现场更加忐忑了。

“这件事,主要责任在我。我作为领班员没能把设备检查好。” 董明璐主动承担责任,让会议现场的赵晗一下子“木”在了那里。

“现在结果还没出来,犯了错,咱们改就行,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大家要引起警惕,也不要因为这个意外乱了阵脚……”余盼总结时,看到坐在现场的赵晗状态已经放松了许多。

会后,赵晗找到余盼。

“别担心,有啥我担着。”话还没说出口,余盼的几个字,一下让赵晗湿了眼眶。

那天,赵晗和余盼聊了很久。

“我想跟连长在一起,共同承担!”经历这次事件,余盼让赵晗心中的“我们”真正变成了“咱们”。

在余盼看来,连队主官想赢得战友的真心支持,需要站在战友的角度思考,不仅要“说得好听”,更得“干得漂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战友们多担当一分,战友们对单位的感情才能更深一层。

夜里,那盏亮着的灯

一盏灯,可以带来什么?

某基地信息通信旅在深山中的临时驻扎区,每天夜里总亮着一盏灯。这件事,是旅长代西伦特意嘱咐的。

前不久,为完成紧急建设任务,一支临时组建的应急抢修分队,在深山中悄然驻扎了下来。

任务紧急,大家经常在深夜前往工地。从营区到工地,坐摆渡车需要20分钟。为了保障一线官兵进出,旅长代西伦规定“非施工人员一律步行往返”,还要在值班室留一盏灯。

中尉符晓秦宇是营区里的“守灯人”。

一次,上等兵孙宇从工地回来,看着亮着的灯和符晓秦宇说:“这让我想起备战高考的时候。那时,不管我回去多晚,我妈都给我留盏灯,也会给我准备一份好吃的。”

听到孙宇的话后,符晓秦宇思绪万千: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还真有了家的温度。

当兵已有几个年头,符晓秦宇对这一“温度”有着直观的感受,也有了理性的思考。

“每次点名开会,总强调‘以连为家’,为单位多做贡献。可每当犯错的时候,又会说‘你真以为连队是你家啊,想干嘛干嘛’。”中士杨源在教育课上的一句调侃,让符晓秦宇哑口无言。

以连为家,简单四个字到底怎样才能做到?

符晓秦宇收回思绪,墙上的挂钟指针也指向了12点。

“今天人手不够,旅长还在工地里帮忙抬机柜呢。”驾驶员田鹏接完最后一组人回来和符晓秦宇说:“早点休息吧,他们都回宿舍了。”

收拾完值班室,符晓秦宇准备离开,窗外传来了熟悉的笑声。

“还有泡面吗?”刚从工地走回来,代西伦笑着和符晓秦宇说。

看着正在吃泡面的代西伦,符晓秦宇问出了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让战友们以连为家?”

代西伦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位首长和战友负责修建航母码头。

那年春节,航母码头还没有修好。

当时天飘着雪,一片漆黑。首长远远地看到一盏灯亮着,灯下哨位站着一个年轻哨兵。

“跟他说些什么好呢?”首长边想边往哨位走去。

到了哨位,首长向哨兵大声问:“全中国有几个航母码头?”

“一个!”

“谁在守?”

“我!”

“光不光荣?”

“光荣!”

“这样一来,哨兵的荣誉感、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便也不觉得艰苦了。”代西伦感慨,这位首长的做法才是带兵的艺术啊!

符晓秦宇恍然大悟,不仅要让官兵感到温暖,更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亮一盏灯,不仅是让战友们感受家的温馨,更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被人看在眼里,也被人肯定。

“‘以连为家’不是约束官兵的一句口号,而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得先当他们的家人。”代西伦继续解释,“家里能给的感情,单位要满足;给不了,要用荣誉感补上。我觉得做到这些,再谈‘以连为家’比较合适……”

以连为家,连队的温馨关爱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军人的责任感、荣誉感。“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不管战位在哪里,战友们都要明白这个战位是有意义的。

版式设计:梁 晨

突破“套路”靠“知兵”

■周 镔

提到艺术,很多人会想到绘画、音乐、建筑等。很少有人会想到,带兵,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常说,带兵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言下之意,找到那把打开官兵心锁的“钥匙”,不是件容易的事。

反观一线带兵人“寻找钥匙”的实践,为什么有的“他山之玉”会水土不服?为什么有的会弄巧成拙进而造成隔阂?为什么有的感到“真情错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基层带兵人盲目相信带兵“套路”。

经验丰富的基层带兵人明白,带兵蕴含着知兵与爱兵的智慧,不能冀求于找到一把打开所有锁的“万能钥匙”。

不可否认,很多套路化的管和育,出发点仍是知与爱,但因常常看不清缺了什么、找不准短了什么,把知的劲头用偏了、爱的格调降低了。这样的“钥匙”往往是打不开战友心锁的。

战国时期大将吴起亲自为伤兵吸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能载入史册?道理就是:带兵之道在严爱相济,上下同欲方能常胜不败。

知兵有深度,带兵才会有高度。带兵不仅要知理,更要用心、用情,不能让“知”浮于表面。想要以深化求深知,就要做到对战士全面知、动态知。不仅要知“形而上”之表征,而且要知“藏于内”的心理;不仅要知道战士在哪里、在干什么,而且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不仅要知道问题“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

年年岁岁“连”相似,岁岁年年“兵”不同。人的思想千变万化,基层带兵人要把知兵当作一个过程,经常思考,反复了解。须知昨天的情况不同于今天的情况,昨天知兵也不能代替今天知兵,否则就会犯“刻舟求剑”的毛病。

将心比心想一想,以情换情掂一掂。带兵需要真心实意,多些“真诚的爱”。不能动辄给战士“贴标签”,而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和对待他们。

带兵需要艺术不要套路。带兵人与时俱进,处理好严与爱、管与教、堵与疏、情与理的关系,自觉走出低层次的带兵路数,大家就会更有归属感,队伍就会更有凝聚力。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