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狼狈的鲜血。这是什么样的哀痛者和幸福的人?但是和谐往往是为普通人设计的,用时间的流逝洗掉旧痕迹,只留下浅红的血色和迷茫的悲伤。在这淡淡的血色和迷茫的悲哀中,又暂时偷走生命,维持着这个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什么时候结束!
这句话是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话,是为了悼念为国捐躯的刘华镇战士而说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也可以算的是真的猛士,她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敢于直面揭露日本在中国的暴行,让更多的世人了解那段被人惨遭蹂躏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惨痛的耻辱,不堪回首的痛苦。而日本方面极力抹杀这段历史,很少谈到。这让那些遇难的同胞们,在泉下怎能安心?
总有些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张纯如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纯如于1968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祖籍江苏淮安。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哈佛大学博士后,父亲张绍进是在美国研究物理的,母亲张盈盈则是研究生物的。张纯如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无疑是幸福的,也从小遗传父母的优秀基因,自小聪慧,天资过人,妥妥的“学霸”。
17岁时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入学不到一年,她觉得对这专业并不感兴趣,于是申请转专业攻读新闻学。21岁的张纯如,从这所大学毕业,毕业之后进入《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和撰稿人。
并且在这一年与在硅谷担任工程师的布瑞特订婚,这时的张纯如有着幸福的家庭,稳定的工作,有着高学历,可谓是人生的赢家。
如果没有陷入那场浩劫,她可能有着幸福的人生。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张纯如虽生长在美国,但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很感兴趣。在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给她讲述那段“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因为她的外祖父张铁君是国军的抗日将领、“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
时间回到84年前,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冲进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周的抢劫和屠杀。共有30万同胞惨遭杀害,相当于每12秒就有一个人遇害。
下至几岁孩童,上至80岁老人,还有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强暴,情形惨烈。
张纯如听着母亲给她讲这些,有些不相信,是否存在夸张的部分,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惨烈!这也促使她搞清楚这段惨痛的历史。
直到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记录日本在中国的罪行的展会,那一张张图片,日军惨绝人寰的行径让她震惊:
被日军砍下的头颅,
被日军用刀挑开的孕妇肚腹,
被日军强暴的中国女性,
她们脸上带着永远让人无法忘记的痛苦和耻辱表情……
血淋淋的历史事实,让她对父母的话不再怀疑。
她打电话给父母,决定将“南京大屠杀”作为下本书的选题。她的第一本书是写关于钱学森的事迹,在美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使她成为著名的华裔作家。
于是她着手准备查这方面的资料,可是在美国的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仅限于父母的口述历史成书是很困难的。她决定前往事件的发生地南京,去探寻历史的印记。
她买了张机票,孤身前往中国南京,一下飞机就投入到紧张的采访工作当中。她拿着相机、笔记本,去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及幸存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她是在美国长大的,听不懂南京的方言,存在语言上交流的障碍,但她努力去学习当地的语言。有时候,水土不服引起严重的感冒发烧,张纯如仍坚持去采访工作。
她历时三年的实地采访,终于完成了“南京大屠杀”史料的准备工作。她回到美国,着手准备这本书的成稿工作。
她每日每夜的写作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述,里面惨酷的景象让她备感伤痛,脑海里浮现出其惨状,让她陷入“南京大屠杀”的心理阴影当中,痛不欲生,曾经一度中断写作。
她的母亲张盈盈担心自己的女儿会产生消极的心理阴影,就劝她不要写了:你不写总有人会写的。
张纯如听后表达自己强烈不满,她说:“西方国家只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不知道侵华日军在二战中曾经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纳粹在二战中的暴行,很少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就是因为相关史实的宣传太少,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他们的暴行,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
张盈盈听完女儿这番话后,再也不敢劝她停下来,只能任由女儿继续写作。母亲为此感到深深的担忧。
随着这本书的写作不断深入,张纯如的心理状态及身体状况,越来越有影响。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她经常被气得发抖,因为长期叙述砍头、活埋、活焚、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等,她后来还出现了失眠、频繁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等身体不良反应。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纯如强顶着身体与心理双重压力,这本书《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终于在1997年年底问世。
一经出版,这本书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民众的热捧,成为畅销书籍。张纯如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但是危险正悄悄降临。
这本书让全世界人们了解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并对日本嗤之以鼻。这触动了日本方面的利益,日本右翼分子曾写信威胁、恐吓她,甚至派人暗杀。
张纯如整天生活在恐惧与不安当中,上街都能感觉到有人在跟踪,她的精神状态崩溃了,患深度抑郁症。她的母亲张盈盈曾试图去进行开导她,可是她已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心疼女儿的张盈盈的心始终是悬着的,担心女儿做出极端来!
在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一大早开着车去偏远的加州盖洛斯,在没人的地方,在车里开枪自杀,结束年仅36岁的生命。
她的逝世让人惋惜,让人震惊。伤痛最深莫过于她的父母,她的母亲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遗书:
“亲爱的布瑞特、妈妈、爸爸和纯恺(弟弟):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为生或死的决定而纠结。 正如我跟布瑞特说过的,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想到的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当你不相信时,日子不是以天,而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加困难……就好像正在溺毙于汪洋大海之中。”
从这封遗书看出,张纯如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她曾积极地为生活、家庭、写作而努力过,她不是生来就是消极厌世的,是她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她的心理问题除了与日本右翼分子的敌对有关外,还与她的高强度创作有关,写完《南京大屠杀》后,她又写下了巨著《华裔美国人》。另一方面,她的压力还来自于“怀疑儿子有自闭症”和“将《南京大屠杀》拍成好莱坞电影受阻”两个因素。
种种原因触发她脆弱的神经,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用生命的代价揭露日本在华的侵略暴行,她是一位侠士,以笔代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就像鲁迅说的是真的猛士!“南京大屠杀”是国耻不能忘,但这位柔弱女侠士张纯如也不能忘!
1.文章《【张纯如个人简介】专题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作者,36岁不堪重负饮弹自尽》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张纯如个人简介】专题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作者,36岁不堪重负饮弹自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