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播出的《歌手》半决赛中,英文歌数超过了50%。

这是本季《歌手》最后一首单人自由演唱,选歌上有很大的自由。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节目5季以来最“国际范儿”的一场比赛。

彭佳慧选择了惠特尼·休斯顿的歌曲,连造型、动作都在模仿偶像。

林志炫、张杰两位歌手同时选择了传奇乐队皇后乐队的歌曲。

迪玛希这次来挑战电影《第五元素》的电声旋律。

袁娅维更是把陈奕迅的歌改编成了一首欧美范十足的灵魂乐。

这场表演,无论是竞演状态、歌曲选择还是舞台表现,都有明显地向欧美乐坛致敬味道。

当“限韩”传闻四起时,就不止一次地传出《歌手》希望邀请到欧美歌手、打造国际竞技平台的传闻,但因总总原因这个设想至今未能实现。

“欧美化”,是《歌手》很少谈及,却潜移默化地尝试的一个目标。去年的“歌王”李玟,一曲《Bad romance》证明了她在欧美曲风上能尽量做到华人歌手与欧美歌手的“零差别”,也不枉业界叫她一声“天后”。

今年,袁娅维的出现,可能多多少少能填补一下《歌手》舞台缺失欧美曲风的遗憾。

大多数人知道袁娅维,是因为《中国好声音》。那时候,袁娅维头戴一朵鲜花,一曲爵士版的《弯弯的月亮》被刘欢纳入麾下。但在那个专业音乐节目并不普及的时代,大众并不太能感受到“爵士版”的厉害之处,甚至无法理解,这个版本好听在哪里。

因为爵士也好,灵魂乐也好,乃至中国一部分歌手所推崇的R&B,都并非中国本土音乐,而是典型的舶来品。在电视音乐节目普及之前,它们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小众”,唱这种曲风的歌手,也会被认为是“小众音乐人”。

爵士歌手已经很少了,女爵士歌手就更少了。于是,袁娅维就成了爵士女歌手中的宝。

如今看来,她在《歌手》前几场的表演,实在太过于保守了。从《阿楚姑娘》的代表作,到《蒙娜丽莎的眼泪》初秀技巧,步子迈小了,以至于还没放大招,不小心就被提前OUT。

淘汰后的袁娅维,似乎变了一个人,每一场都带着“炸药包”来的。

返场表演《Golden》开始,突围赛的《开往春天的地铁》游刃有余地转至最高音,又天衣无缝地插入Seal的经典《Kiss From a rose》,半决赛又有仿佛美国黑人女歌手唱出的即兴自由灵魂律动的《爱是怀疑》。

这不就是典型的“炫技”嘛!这是负面评论者对袁娅维的基本判断。这很像当初网友对胡彦斌两极分化的评价:“他很有才,但我听不懂。”

袁娅维和胡彦斌一样,都是这个舞台典型的“炫技歌手”。难能可贵的恰好是,有技而不油腻。不油腻是因为稀缺,稀缺是因为很少有人这么做,很少有人做是因为高难度。

就以半决赛这场来说,袁娅维自带范儿出场,却又忍不住来了下典型的“湘式笑场”。开场的一段Solo,破天荒地把一场表演拆解开来,然后连续的Get on up热场组合起来,又在《爱是怀疑》的原曲旋律中拆拆合合

在华人女歌手中,唯有Tia能把灵魂乐做到让观众近乎疯狂地参与。在《歌手》的LIVE场景里,大多数观众已经被这种曾经的“小众”歌曲带走了。

反映在票数上,袁娅维也是成绩斐然。成功突围,杀入总决赛,并且连续两场都是歌手内投的并列第一名。

如果竞技结果还不足以表现袁娅维的高能的话,那这些同行的评价一定可以。

当袁娅维飙起海豚音时,“泛音专业户”迪玛希笑开了牙花。

当她唱《开往春天的地铁》时,李健说:“这绝对进决赛。”

唱半决赛时,萧敬腾直言:“师妹有冠军相!”

她会是冠军吗?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