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0 09:44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胡丁吕静珍云

在高山镇西泽村住宅养老院,工作人员为老人用餐。

首席记者 包康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社会化养老逐渐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实践。

2009年底,东阳市在虎鹿镇试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在次年向东阳市铺开,计划建立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覆盖城乡适度普惠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农村家庭年轻成员持续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与日俱增,农村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急需社会化的照顾方式。然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难以在体量上满足东阳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农村居民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制约了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前提下,东阳市借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开展试点工作。

近日,记者在东阳市城乡部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了解到,各地通过饮食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为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和家庭的养老压力。不过,受资金投入不足、工作机制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应对老龄化挑战

记者日前从民政部门获悉,2009年底,东阳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5万人,占东阳市总人口比例为16.8%,并呈加速增长态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2.1万,占东阳市老年人口的89.6%。(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周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7年底,东阳市老年人口比2009年底增加4.6万人,增长了34%,占总人口比例增至21.4%。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东阳市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2009年底,东阳市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2010年在东阳市推开;至2011年底,东阳市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24个;2012年、2013年,东阳市先后出台《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若干实施细则》、《东阳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3-2015)》、《东阳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星级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星级评定的标准、要求以及资金补助办法。

从2013年至今,东阳市累计投入建设补助和运行经费近7000万元,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03家,覆盖356个行政村(社区)。

总结多年工作经验 收获普遍好评

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过几年时间的持续不断推进,新型养老模式受到农村老年人的广泛关注,获得了普遍欢迎和好评。2017年,东阳市对运行的照料中心就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下拨补助经费910万元,落实完成24家三星级照料中心和1家四星级照料中心的创建工作。

“除了星级照料中心,东阳市目前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摸索,这些照料中心在建设和运行上有了许多经验总结。如马宅镇七秩塘村由村党支部书记出资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大楼,除居家服务外为本村老人提供住宿,实现家院互融;南马镇夏屠村由村集体专门投资210万元新建大楼,除就餐休闲娱乐外,还依托村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康复保健站,为每位老人建好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心理咨询,形成一体式医疗服务。照料中心还联系理发师,定期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湖溪镇白水口村、城东街道单良村利用闲置的办公楼,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环境优美,宽畅舒适。

不断探索工作思路 解题可持续发展

昨日,记者在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第四季度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率较第三季度提升约3个百分点,为58.31%。会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镇乡街道落实负责人员,检查、督促和规范照料中心稳定运行,及时掌握运行动态,完善相关台账资料。

随着东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资金投入和需求有差距、工作机制和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影响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南市街道、歌山镇照料中心运行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千祥镇运行率较第三季度有较高提升,其余有不少镇乡街道运行率跌破50%。据了解,歌山镇民政工作人员做到对辖区所有照料中心每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千祥镇则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水平列入村干部年度考核依据。

面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市民政局经多方调研,提出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重视程度;多渠道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难题,巩固长效运行;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能力和素质。“除此之外,规范照料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加大星级照料中心的创建力度,都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只有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适应需要,才能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足够的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