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entaQ数据组:PentaQ刺猬竞争对手、拳头游戏官方摄影师黄浩

从《草原上的雄狮——初心者LyonGaming》到目前的《2017季中冠军赛数据盘点之ADC篇》,共发表MSI相关稿件114篇,42次电报图、数据图、每日MVP数据内容产品8篇。

基础基本的赛后采访和战报之外,还包含了巴西热、印象巴西、光影MSI、赛前全球媒体圆桌和赛中专栏等多个栏目。数据组的季中赛盘点工作仍然在继续中。

丹尼二狗作为本次的外派记者,前往巴西与Riot的官方摄影师黄浩联手产出了光影MSI系列。其他数据和内容组的同时都在后方工作,对于电竞工作者而言,面对12小时的时差并非头一次。比赛到了凌晨,一些同事仍然无法抵御时差的攻击歪头小憩。但大赛过后,我们会总会一些额外的“收获”和感悟。

魔鬼天使:两年轮回,初心不改

MSI期间工作:

数据故事4篇

数据图、每日MVP等产品每日抽查核对

WE小组总结1篇

MSI观感1篇(进行中,不是下面这篇)

今年的MSI又在一片“渡劫”失败的遗憾声中结束,叹息连续2年4次大赛LPL冲冠失败之余,孟然回首,发现已是匆匆两年。实际上,P社的数据小组,就源自两年前的2015美国MSI“修仙传”,那是P社最扎实的一个开始,所有成员齐聚重庆,开始属于我们的战斗。

在那之前,P社的数据小组只有一个人,所开始观察和尝试的也只有一个位置:打野。我们花了大概15天左右,从打野位延展开,预设了所有五个位置的数据采集模型,然后通过豆瓣及熟人征集了第一个数据采集小组,在红牛和咖啡因的灌注下,展开修仙之旅。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那届MSI开始前一天的晚上:所有的准备工作已安排妥当,我从数公里之外提了一整袋重庆芋儿鸡回来,我们在公司随便找了个还干净的废纸篓,放进去后一群人直接围着当夜宵干掉,就当开战前的壮行酒了。

而彼时离比赛开始还有几个小时,我便带着一个早早来到办公室的数据小伙伴到公司宿舍休息。强迫自己在沙发上和衣睡下,因为不确定真正开始开战后还有没有时间可睡。当我醒来时,时间才不过过去2小时而已,我发现小伙伴抬了张椅子,在阳台坐着抽烟。那是重庆的高层建筑,20多楼的楼高加上地基落差,远方夜景可尽收眼底。

但这座城市还在沉睡中,除了稀稀拉拉的灯光,眼前尽是黑暗。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于是下意识地问了他一句,“看啥呢?”他也下意识地答非所问了我一句“睡不着,习惯了。”

我瞬间理解了他所谓的“习惯了”是什么意思,于是便回“那就走吧!”我们出门去吃了些早点,然后回到办公室,第一天我最后能睡下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

在P社这两年的数据工作中,我的思绪总是很容易回到那个晚上:身处万丈高楼,眼前尽是黑暗。没错,这就是我对“电竞数据”的直接感觉。我不止一次地对“巴殿”语气肯定地说过:“我肯定是对的!”、“我绝对没错!”但其实鬼才知道,说这话之前我有多么怀疑自己、怀疑所做过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即便是走到今天,对于这个全新的领域,我们仍然是敬畏大过于一切。

现在两年过去了,P社早不是那几个人所构成的小社,P社数据也早不是我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时代,从数据采集、核对、出产品、发布、再加工出内容……已形成相当整体的流程。我也可以在这个流程之上,发挥自己特长来写一些个性十足的“数据故事”,这或许就是我认为分工合作越来越明确后的数据内容模式:基础而完善的数据表 + 个性十足的个人解读。

因此在未来的数据工作中,我们会有更多数据解读的内容,也会邀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体系中,用我们的双手来构筑未来的电竞数据。

冻鱼:新人的迷茫与期望

MSI期间工作:

数据英雄:168条

上单数据采集:42场

每日MVP DATA部分内容:8篇

数据盘点:2篇

这是第一次“认真”看MSI。2016年之前看比赛的我,都不知道这在打什么联赛,反正也看得懂,然后就看看,知道中国的几个战队、几名选手,知道SKT强无敌,诶——差不多仅此而已。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LOL的忠实粉丝,要不是因为参加工作,估计连LPL和LCK的战队、选手都不会去熟悉。因为我对“竞技”本身的兴趣不是很高,就好像打游戏偏爱PVE大于PVP……额——跑题……

从去年5月份加入数据采集团队,到现在写盘点和分析,已经从一个还算看得懂比赛的采集员逐步成长为能从数据之间发现偶然或必然的联系、能从数据中总结出结论的“内容编辑”。这次MSI在每天比赛写数据英雄和MVP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这两项工作上已经能做到越来越有章法,逐渐变得游刃有余。我经常会到微博翻阅我参与制作过的每日MVP下面读者的评论,有时候会有读者针对我写的一两条内容作出回应,感觉挺开心的。我自己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和变化,我很高兴有这些变化,甚至有些“窃喜”。但是,在高兴之余,又总能感受到一种“迷茫”。

迷茫原因之一是我明显发现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特别是在写一些有深度的内容的时候,我可以足够可观和理性(因为基本没有哪个选手或战队能使我的分析产生主观的结论),但是深度挖掘对我来说还是挑战。看了很多魔鬼或老K以前写过的东西,说实话能感觉出来有“套路”的东西在里面,或者说,如果足够“熟练”或者理解程度够高,所有的数据和其产生原因之间都会存在一些“套路”,讲真的,去发现和挖掘这些是个有趣的过程,有种微小但又满足的“成就感”,挺难形容的,呵呵~

但自己现在还不够“熟练”,分析、挖掘的能力还不够。偶尔会因此使写作“陷入僵局”,大脑转不过弯,脑疲惫加烦闷情绪产生,拖慢工作进度。这是我自身发现的问题,一定要谈一谈。

这种情况在最开始接手数据英雄和MVP的时候就有出现,当时单做数据英雄就要思索措辞很久,考虑排版和语句通顺问题,不像现在这样轻松;MVP的DATA部分甚至需要花费2小时完成,而现在工作时长缩短了一半。感觉现在是我做数据分析的一个“瓶颈”,希望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就像前阶段一样。加油提升自己,克服过去。

总结完了工作说说比赛吧,数据分析什么不列了,单说感想。首先Doublelift没来感觉挺遗憾的,去年世界赛左右开始了解他,感觉挺有魅力的一个人,当时有点被圈粉。另外SKT真的太强了,有时候感觉这个战队明明Logo用红色做主色调,很明亮,但他们整体就像个黑洞,像个迷一样,深不见底,捉摸不透,期待有人能真正打败这支王者之师。

老K:挣扎在“理性与感性”的边缘

MSI期间工作:

一、原创

1. 红黑评:2篇

2. 数据盘点:3篇

3. 专题《SKT战队观察》:1篇

4. 知乎问答《如何看待WE vs GAM的比赛》:1篇

二、审核

1. 战报审核:44场

三、协助/发布

1. 长毛专栏整理:2篇

2. 数据故事及所有数据稿件的微博发布

3. 《每日精彩集锦》视频素材收集:6部

每一次的世界型大赛,总让我挣扎在“理性与感性”的边缘。理性在于从数据组成员的角度出发,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我的理性,理性地分析数据,理性地“如何看待XXX”,理性地总结。

说起这次季中赛的工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入围赛后针对SKT的《战队观察员》,以及《如何评价 5.13 MSI季中赛小组赛WE不敌GAM?》。“战队观察”系列建立在对比赛的观感及各种维度的数据支持上,SKT的战队观察虽然无法做到全局地俯览SKT的所有团队行为,但以点入面——参战率、一塔率与经济情况,三个点形成相互的联系组成一个平面。其中的观点也在SKT之后的比赛中得到验证,特别是负于FW的那一场。

“知乎问答”这篇是在疲惫的瞌睡中码出来。当时WE输给GAM后,之后的比赛已经无心再看,打着瞌睡慢慢翻比赛录像,伴随着上海的日出写完问答。之后便着手整理解说长毛的专栏,但长毛老师对于WE这场失利的三个转折点,与我不谋而合,这场在“濒死”状态的我也感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这是在比赛期间我们需要保持的理性一面。但这种“理性”以至于我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观看比赛的过程变得十分“无趣”,于是每天赛后看《评论大爆炸》,内容组小伙伴们分享的选手推文以及“骚话”便成了少数有趣的事情。

我发现不少跨赛区之间的选手互动,让我从理性的数据里得以脱身,感受竞技带给我的魅力,也感受到这些选手在享受属于他们的比赛。

TSM加赛被FW淘汰,止步小组赛。赛后比尔森的推文在让人感到“心酸”的同时,也能够会心一笑。

吝十顺子:正视差距,面对自己

MSI期间工作:

一、日常工作:

1、 入围赛外卡赛区人员战队信息录入

2、 入围赛赛程建立

3、 MSI正赛期间团队数据以及经济曲线

4、 MSI期间兼职有事的时候补位

5、 兼职培训

二、原创:

1、 数据盘点——G2

2、 最佳阵容ADC-UZI导语

三、协助:

1、 MSI小组赛期间以及结束阶段的拉表

2、 协助豆瓣小组相关数据支持

本次MSI又像去年MSI一样倒在了4强这一步。回首15年MSI,EDG夺冠,中国电竞被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之后的S5,S6以及去年MSI的失利。用四个字来说就是“令人唏嘘”。

在小组赛闪电狼与WE分别击败SKT,然后发现我们所写的《SKT战队观察》刚好分析对了。当时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我们在数据上的见解是真的很牛逼了。然而,还是输掉了。

本次小组赛WE输给了外卡GAM,4强的时候输给了G2。外界各种评论都是喷WE,各种怪WE失了智,但是平心而论。这届外卡GAM真的猛,而小组赛的G2在各种细节上做的也没问题。我这边接触到的一些人,有个朋友甚至是之前皇族的教练。各种说WE输了,真的丢人。现在外卡弱鸡,欧美捞逼的观念深入人心,真的是没救了。

说到底,MSI已经打完了。至少WE赢过SKT,WE外战的上单,真的还是会给国人挣面子,兴奋也兴奋了,叹息也叹息了。收拾收拾,继续准备德杯就差不多了。

何志武:还需加倍努力

战队分析:WE的视野之殇(未完成)

数据图审核以及上传:54场比赛

每日MVP的审核:6天

今年的MSI其实让我有一种“无精打采”的感觉,这源于SKT一如既往的统治力。作为唯一的LCK代表队,你很难想象有什么队伍可以威胁到它夺冠,即便小组赛先后负于FW和WE,但是你还是不会怀疑这支SKT一定能拿下冠军。但是当季中赛完结以后,回过头再来看,我发现我可以说出SKT一些大方向上的决策方针,但是我很难说清楚SKT具体的战术执行上的思路。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其实在阅读比赛的能力上的匮乏,特别是看到一些能力更强的人对于比赛的解读。以及,在MSI伊始,我很难说出对于比赛Meta的理解,只能随着比赛的深入以后,将各战队的理解消化掉。因此我觉得在后续的夏季赛,洲际赛甚至S7总决赛中,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分析。

土豆:出类拔萃与平淡无奇

MSI期间工作:

数据采集兼职团队管理

数据采集与录入

英雄联盟大大小小的赛事中,MSI对于我来说,有着其独特的意义——以兼职身份加入PentaQ的第一份工作,就是2015MSI数据支持。

2015年,我还带着自己的队伍游走于重庆各地,参加各大商圈和网吧举办的线下赛。通过朋友介绍,我带着一名队友加入PentaQ工作室,第一次体验了需要深夜完成的工作。时隔两年,当初人事物大多早已记不太清,印象中只剩下办公桌旁不停咳嗽的不知名同事,一头凌乱长发的魔鬼,清早给大家分发早餐的十三,和正午结束工作回家时的烈日。也是从那时起,我逐步将生活或者说工作的重心从战队转移到PentaQ。

在情侣们刚过完节的第二天清晨,我和数据采集团队的成员们完成了今年MSI的实时数据支持。倒头便睡后睁眼醒来,竟然又是烈日当头的正午。

回想起这届MSI,觉得虽然出人意料,却又不出所料。越南土匪GAM“愣头青”式的敢打敢拼赢得所有人的尊敬,欧洲大兄弟G2充分的赛前准备和大胆的BP策略博得大家喝彩,虽是有些遗憾,但是WE输得不冤。哦对了,SKT还是那个SKT。

从业两年,内心早已不会因为赛果而起太大的波澜。观众或许会记住精彩的比赛和操作、喜欢的战队和选手。但对于数据团队来说,我们记录下的是一场场比赛的数据,有的出类拔萃,有的平淡无奇。

MSI已经结束,但德杯、夏季赛和S7还在等着我们,Fght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