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今天的市场上,俄罗斯玉因玉器市场的繁荣和和田玉资源的缺乏而流行。

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玉。一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认为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小的区别。

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实际上,俄罗斯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市场。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最先接触到了俄罗斯玉,也对这种区别体会颇深。他们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之间做一区分,是因为通常的俄罗斯玉达不到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玉仔玉的质量,却以和田玉仔玉的身份与价格销售。

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罗斯玉,品质与极品和田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高的价格,那又另当别论了。

招数一:看证书

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又或许由于一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说,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招数二: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仔料,但是相对来讲,仔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仔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仔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仔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眼这是仔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仔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仔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仔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仔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仔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四: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精细的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工艺教粗的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仔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仔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不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俄料了,而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至贝加尔湖的俄料了。纬度越高,色越白;纬度越高,性越僵。无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山,只要符合许慎对玉定义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弃之。

田碧玉、俄罗斯碧玉的鉴别

碧玉玉质的真伪,是玉器行生意成败的关键。玉质对了,即使时代上有误差,也不会血本无归,玉质错了,纵有千般理由,也是一亏到底。

在我国从商代晚期开始至今,和田碧玉一直是玉器的主要的原料,也是玉文化最崇高的标志。由于和田碧玉物美、珍贵、价高,深受收藏者青睐,所以作假者长期以来常将价格低廉的岩玉、蓝田玉、南阳玉以及似玉非玉的杂石冒充和田碧玉,招摇过市,牟取暴利。

收藏者在受骗与反受骗的过程中,找到了识别真伪玉质的方法,使伪品、赝品渐渐失去了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开发利用,作伪者又找到假冒骗人的新途径。他们将价廉物美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碧玉大肆兜售,索要高价,骗人牟利。

和田碧玉产于昆仑山北麓3500米至5000米的高峰中,俄罗斯玉产于昆仑山下的余脉之中。由于产出地点的不同,地质、气候、地理环境亦不同,这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碧玉种类的鉴别:

首先,要树立标准件意识,牢牢掌握和田碧玉的特点和鉴定方法。和田碧玉比重为2.9至3.1,硬度为6至6.5,温润、细腻、光泽柔和,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先人给和田碧玉总结了“五德”,即五大特征:坚韧的质地、温润的光泽、绚丽的色泽、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民间鉴定和田碧玉的方法很简单但却十分有效。一是钢刀划动法,把从外形上看颜色鲜亮、石质细润的玉件,用硬度为5.5至6的小钢刀划几下,毫无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二是划磨玻璃法。用玉件角楞划磨硬度为5至5.5的玻璃,其出现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三是滴水观察法,由于和田碧玉密度高,将水滴上后,水滴边缘整齐而不扩散;四是手摸法,将玉件拿在手中,摸一摸,搓一搓,有温润、油滑之感;五是视察法,将玉朝后光明处,比如阳光或灯光处,凡颜色剔透、结构均匀者也可能是和田碧玉。

俄罗斯玉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的一种不错的 玉石,产于昆仑山脉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余脉之中。这种玉料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碧玉大体相似,主要有 白玉、青玉、青 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总体来看,它不如青海玉,更不如和田碧玉。首先,抓住它硬度低这一特点来突破。用小钢刀轻轻一划,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结论。其次,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 白玉发“死白”之光。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第三,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碧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同时,俄罗斯玉韧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观察玉器线条的崩裂情况。第四,从外形上看,俄罗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观察,就能看到“毛颤状”的结构,而和田碧玉内部颗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具体实践就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各种特征。凡有1至2项有出入则可否定。只要玩玉者认真分析,认真比较,认真判断,就一定能找出和田碧玉与俄罗斯玉之间的异同点,避免吃亏上当。

和田玉的“体与皮”

爱翡翠的朋友们欢迎加微信feicuiAA

还没看够?海量精彩请关注玉雕坊微信:yudiao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