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一代影后——胡迪

胡迪(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

乳名宝娟,原名胡瑞华,涉入影坛后自易其名为胡蝶。胡蝶长相雍容华贵,皮肤如白玉般细腻光洁,两个深深的酒窝甜美迷人,风姿卓越,百媚丛生。她像一只彩蝶,在影坛神奇地飞扬了四十余载,岁月的风雨曾打湿过她的翅膀,却没有摧毁她的意志,留下一百多部精彩缤纷的影片,也留下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胡蝶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胡蝶是当仁不让的一姐。

一、掌上明珠,投身影坛

胡蝶3岁时,父亲胡少贡在姐夫唐绍仪的弟弟提携下,出任京奉铁路总稽查。胡家生活小康,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美丽乖巧的胡蝶被父母视如掌上明珠。幼年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胡蝶看到了南北不同的风土人情,学会了一口"京片子"、广东话、上海话,多种方言朗朗上口,培养了她的语言天赋,为她以后踏上表演之路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六岁时,胡家请了一位先生为她启蒙,八岁时,被送进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就读,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时髦新鲜的事。

童年的胡蝶

胡蝶喜欢模仿各地特色的叫卖声。她随父亲到天津北站游玩,把小贩"又香又脆的天津鸭梨,一毛一个"的吆喝声学得惟妙惟肖,显露出一定的表演天赋。数年之后,胡家移居广州,她进入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学生时代的胡蝶,品学兼优,被誉为"才女"。毕业后,胡蝶转入北京公立第一师范就读。早年所受的良好教育,给胡蝶日后成为大明星打下扎实基础。1924年初,胡蝶全家返回上海。当时由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孤儿救祖记》在上海公演,这部影片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

受到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的吸引,胡蝶报考了由曾焕堂、顾肯夫等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并如愿以偿地成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同期的学员后来在影坛享有盛名的有萧英、陈一棠、徐琴芳、高梨痕等。她系统学习影剧概论、电影行政、西洋近代戏剧史以及导演、化妆、舞蹈、唱歌等十多门课程,还有骑马、开车之类的明星必杀技。胡蝶尤其喜欢表演课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胡蝶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演艺才华。

含情脉脉

二、初恋挫折,情场失意

学习结业后,胡蝶在大中华影片公司出演了第一部电影《战功》,从此开启了长达40年的电影征程。第二年,在好友林雪怀的力荐下,胡蝶在友联公司出演了《秋扇怨》的女主角,开始崭露头角了。在拍摄过程中,作为男主角又是前辈的林雪怀对胡蝶关怀备至,不仅从演技上指点帮助,在生活中也是处处体贴关怀。胡蝶未经人事,情窦初开,在林雪怀的诱惑下,很快便沦陷了。戏里相知相恋,戏外更是恩爱有加。热恋中的胡蝶失了平时的理性,连父母的劝告都不曾入耳,一心只想与林雪怀厮守。

1926年是胡蝶霸屏的一年。她与天一公司签订了两年合同,一口气出演了7部电影,其中5部古装,2部现代戏。她甜美的面容,挺秀的身材,端庄的气质,大方的仪态,使她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像。一时间声名鹊起,红遍了大江南北,被誉为民国第一美人。而林雪怀则认为自己不是做演员的材料,索性下海经商。胡蝶拿钱给他在四川路上开设一家胡蝶百货商店,还斥资380两替他买了一辆小轿车,林帅哥成为上海滩早期的有车一族。

妖艳欲滴

但他经营无方,胡作非为,差不多把商店的资本全部亏空。两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差距越来越大。胡蝶终日忙于拍电影而无暇顾及他,再加上报纸上对胡蝶绯闻的捕风捉影,使林雪怀大男子主义的自尊心受损,终日郁郁不得志。这段曾经轰轰烈烈的恋情开始出现裂隙。胡蝶因为没时间陪他而觉得在感情上有所愧疚,就想方设法在经济上弥补他。后来演变为他一开口,她就给钱的程度。林雪怀彻底沦为“吃软饭”一族。

1927年3月22日,为了安抚林雪怀,胡蝶与他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订婚后两人还是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但冰冷的现实还是无情地打破了温暖的幻象。外界对于这段女强男弱的爱情并不看好,给出了诸多质疑的声音。林雪怀长期被这种声音质疑压抑,内心也发生了扭曲的变化。多疑敏感的他开始大手大脚地花胡蝶的钱,吃喝嫖赌,自暴自弃。他揪着报纸上乱写一通的绯闻,就闹个不停,还对胡蝶发出了解除婚约的信函。当胡蝶收到第二封解除婚约的信函后,她知道这段感情走到尽头了。

花容月貌

1930年底,胡蝶聘请当时上海著名的律师,向上海地方法院起诉,控告林雪怀无故解除婚约,要求林雪怀赔偿她的经济损失。在法庭上,林雪怀听到胡蝶的诉求,竟然厚颜无耻地说不解约了。胡蝶终于看清了这个男人的无耻嘴脸,她态度鲜明,坚决解约。长达一年的官司终于打赢了,胡蝶不仅成功解除婚约,还要回了部分经济损失。像胡蝶这样的美女是不缺男人爱的,但她讨厌那些商界大亨、政界要人的一张张垂涎美色的嘴脸。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却欣赏上海洋行茶叶部的小职员潘有声。

潘有声是福建莆田人,从小在上海经商,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当时尽管两人身份差别很大,但与潘有声接触几次后,她发现潘有声特别实在,是一位充满干劲又踏实可靠的年轻人。从他的身上,她感受到了一份男人特有的责任感和安全感。潘有声让她重燃爱的热情。但对于前车之鉴,她仍心有余悸,轻易不敢放弃来之不易的"自由身"。他们只谈恋爱,不议婚嫁,甚至从不曾在公开场合双双露面。对此,潘有声从无半句怨言,他更愿意在背后默默地爱护她,给她轻松愉快的生活。

亭亭玉立

三、色艺俱佳,影坛封后

情场失意,职场得意。此前的胡蝶已在影坛初露锋芒,而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轰动上映,则是将胡蝶推向一个高峰,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在剧中,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从3月15日起在上海连续上映了一个多月,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此后在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上映也是盛况空前。海外华人甚至以10倍的价格买下了放映权。《歌女红牡丹》拉开了中国有声电影的序幕,是胡蝶的成名之作。

同年夏天,中国第一部片上发声的影片《自由之花》摄制成功。影片表现京华名妓小凤仙与蔡锷将军的爱情故事,胡蝶在片中扮演小凤仙一角,好评如潮,影响空前。从此以后,中国电影进入了异彩纷呈的有声时代。胡蝶在明星公司拍片30多部,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1932年根据"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同名小说拍制的六集影片《啼笑姻缘》,它是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片。胡蝶在片中一人兼演两角。既扮善良淳朴的艺人沈凤喜,又饰浪漫摩登的何丽娜,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表演得活脱、生动,凸显了她的高超的演艺功力,得到文学大师张恨水的高度赞赏。

秀色可餐

1933年,左翼电影的旗手夏衍等人推出左翼电影的开山作《狂流》。影片以1931年波及十六省的长江大水灾为背景,从思想、形式到表现手法上,一扫陈旧之风,别开生面,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以左翼为旗帜的新时代。《狂流》是中国第一部左翼电影,胡蝶演绎了一位集温柔智慧与现代独立意识于一体的女性形象,受到广泛地好评。这部电影堪称胡蝶演艺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也是中国黑白影片的经典之作。胡蝶是最早投身于左翼电影创作的演员之一,为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世纪30年代,一般的观众都是冲着明星而走进电影院的。胡蝶那张深深挟着梨涡的俏俊脸,一度成为影坛最为靓丽的招牌,更是杂志报刊、广告海报的宠儿。1933年,上海《明星时报》电影皇后票选,25岁的胡蝶以21334票遥遥领先,摘得电影皇后桂冠。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者特别邀请胡蝶作为代表,与名冠东西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一起赴会。电影展上,胡蝶穿着一身长至脚踝的白色绣花旗袍,立领,琵琶扣,中开衩的旗袍,端庄大方,仪态万千,惊艳全场。胡蝶成为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的电影女明星。

胡蝶与梅兰芳(左)

胡蝶与潘有声恋爱期间,是她事业的鼎盛时期。1935年11月23日,经过6年的马拉松式的恋爱,胡蝶和潘有声在上海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里举办了隆重盛大的婚礼,吸引了上海滩各路媒体。胡蝶的白色婚纱飘然若仙,长三丈,上缀大小蝴蝶甚多。新婚燕尔,夫妇俩曾一同回福建省亲,因路途不靖,无法回莆田,只在福州与亲友见面。婚后胡蝶成了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开始了幸福甜蜜的家庭生活。每年只拍一两部电影,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陪伴家人上。但是,抗战爆发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胡蝶与潘有声婚礼照

四、国难蒙冤,拒游东京

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传言张学良于“事变”之夜正在北平六国饭店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国民党元老,时任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斥责身为张学良腐化堕落,置军国重责不顾,彻夜陪“赵四、朱五、蝴蝶”三名交际花翩翩起舞。他还作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一时之间,少帅张学良成了风流将军,被千夫所指。胡蝶成了不知亡国恨的商女,被扣上红颜祸水,亡国妖姬的罪名。

有好事者竟编成舞台剧《不爱江山爱美人》,大肆渲染和丑化张学良与胡蝶。东北的沦陷激起了国人的愤怒,无数的污言秽语,谩骂指责都指向了胡蝶。清清白白的胡蝶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重。被冤枉的胡蝶在《申报》上登载辟谣启事:"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头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猪狗不如者矣!"胡蝶登报澄清也难堵悠悠众口。纵使导演张石川等人证明,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的外景,但众人对胡蝶的口诛笔伐也从未停止。

楚楚动人

登报之后,胡蝶便不再理会满天飞的流言与非议。她没有锱铢必较地去证明去辩解,也没有寻死觅活地去开脱。流言也好,诽谤也好,她心底宽广,照单全收。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了。在中国影坛举足轻重的明星公司从此消失了。此时潘有声已经在香港事业有成,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他们在香港度过了一段短暂而堪称幸福的日子。1941年12月25日,驻港英军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香港沦陷了。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胡蝶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

日军占领香港后,日寇想借助胡蝶的名人效应,曾重金邀请胡蝶到东京拍电影,出演《胡蝶游东京》纪录片,以营造一个“中日友善”的假象。胡蝶虽是一介女流,但也深知民族大义,怎么肯去呢?她以自己已经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内无法再现银幕为由,严词拒绝。胡蝶可是"电影皇后",表演是她的强项,日本人哪里能看出破绽。把日本人打发走之后,胡蝶立即决定与丈夫一起逃离香港到陪都重庆避难。为了避人耳目,夫妻二人把家中细软装进30多个手提箱里,托人分批次运出香港。

美人凝眸

五、逃离狼窝,反陷虎穴

然而,让胡蝶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逃离日本人的魔爪,却又掉进了一个更深的陷阱。1942年,胡蝶夫妇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可他们托人运送的行李在半路却被强盗掳走了。听到这个消息,两口子如五雷轰顶,这些箱子是他们夫妻多年的所有积蓄,如果丢失,那就是倾家荡产啊!到达重庆之后,胡蝶投奔同学好友林芷茗,一家人在她家暂住。林芷茗的丈夫杨虎曾任上海警备司令,胡蝶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找回被抢劫的财物。

杨虎早就听说军统头子戴笠对胡蝶垂涎三尺,如今胡蝶的求助犹如天赐良机,他希望借此机会巴结戴笠,争取重新担任要职。于是他们决定为胡蝶举办一场欢迎舞会,邀请重庆的名流参加。第二天一大早,杨虎就将此事告诉了戴笠。戴笠喜出望外,他当即表示愿意参加舞会。在杨家举办的欢迎舞会上,戴笠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胡蝶。胡蝶端庄俏丽的容貌,含情脉脉的眼睛,以及两颊若隐若现的酒窝摄人心魄。戴笠迫不及待地邀请胡蝶跳舞,与蝴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风姿卓越

在优美的旋律中,灯光忽明忽暗,温馨而浪漫。戴笠凝视着端庄秀丽的鹅蛋脸,轻搂着婀娜多姿的小蛮腰,紧握着鲜嫩细腻的白玉手,不禁心猿意马,热血沸腾。但是,戴笠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情场老手,阅美无数。很快他就宁心静志,气定神闲,与胡蝶翩翩起舞,表现得很有绅士风度。趁着曲终小憩,戴笠低声地对胡蝶说:“听说胡小姐财物丢失了。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请拟出一份财产清单。我保证一个月内帮你追回”。胡蝶听后笑逐颜开,热情倍增,主动邀请戴笠一起跳舞,尽兴陪他彻夜狂欢,全场舞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没用多少工夫,戴笠就查到了劫走胡蝶行李的强盗,正是横行广东的东江大盗王虎。戴笠毫不手软,派出重兵将这伙人抓拿归案,严刑拷打,追讨赃物。有些财物已经被变卖,不知去向。为了讨胡蝶欢心,戴笠派人从市场高价买回补齐。不久,戴笠通知胡蝶去领行李。当她打开箱子后发现,有许多东西乍看与原来的一模一样,但仔细一瞧,却比原来的款式更好,价值更高。聪明的胡蝶立刻明白,这是戴笠新买的,不过她没有点破。因戴笠出手相助,慷慨解囊,胡蝶自然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戴笠的第一步计划已达到了目的。

胡蝶与名车

不久,戴笠又实施第二步计划。1944年春天,潘有声因为私藏枪支被警察抓走了。潘有声是一个商人,怎么可能会有枪支呢?不用想都知道,有人栽赃于他。胡蝶无奈只好再去求戴笠把潘有声捞了出来。从此,她知道自己家中十几口人的性命都被戴笠牢牢攥在手里了。戴笠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后,赶走潘有声是实施霸占胡蝶计划的最后一步。他指使杨虎搞来一张滇缅公路的通行证,以及一张专员委任状,替潘有声谋取了财政部广东区货运处关税专员的肥缺。有了关税专员这个职务,就可以去云南、缅甸做出口贸易。在当时,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潘有声在杨虎家吃住快一个月了,心里过意不去,听杨虎这么说就同意了,当即带上行李告别胡蝶,启程去了云南。潘有声前脚刚走,戴笠后脚就来了。他极力邀请胡蝶搬到自己的曾家岩51号的别墅去住。胡蝶是明白人,她知道戴笠是“金屋藏娇”的意思,也知道自己躲也躲不过,同意去也是去,不同意去也要去。于是,莞尔一笑,点头同意了。一进了戴公馆,胡蝶就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除了委身于这个衣冠禽兽,时刻被狰狞的魔王玩弄于股掌之间外,她还能有其它选择吗?

休闲中的胡蝶

六、恶魔暴毙,重获新生

潘有声到云南后非常想念杳无音讯的胡蝶。几个月后,他从昆明回到重庆,匆匆赶到杨虎家。杨虎冷淡地跟他说,胡蝶早就搬走了,戴老板对她很照顾,她当然要有所表示的。潘有声听后,心如刀绞。他几次跑到军统局求见戴笠,却没人理睬。一天,戴笠的秘书王汉光找到他。王汉光从包里掏出一瓶药和一个厚厚的纸包放在桌子上,说:“潘先生是明白人,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执意带走胡蝶女士,那你现在就把这瓶药喝下去。第二条是离开重庆回到昆明,这包钱就是你的了”。潘有声泪流满面,犹豫再三后把手伸向了厚纸包。

抗战结束后,1946年胡蝶随戴笠回到阔别8年的上海滩。这时候戴笠已经把胡蝶当成了自己的女人,打算与她结为夫妻。他当即要求胡蝶写了离婚协议书,彻底与潘有声了断关系。之后,戴笠的拜把兄弟、上海滩黑社会头目杜月笙把潘有声请到了自己的酒楼。一群腰里别着枪的大汉,围着战战兢兢的潘有声,默不作声。杜月笙开了口:"潘老弟,识相点,签字离婚,别让兄弟为难了"。潘有声很爱胡蝶,可是枪口抵在脖子上,他也只能签字同意了。1946年3月21日,戴笠坐飞机去青岛,在返程时飞机撞了山,一代恶魔一命呜呼。

胡蝶与爱马

戴笠的死讯很快传到了胡蝶那里,她走出房门,看着蓝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这段长达两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了。胡蝶与潘有声破镜重圆,两人劫后余生,相拥而泣。随后,一家人移居香港,重新开始了甜蜜的生活。1946年,胡蝶为香港大中华公司拍摄了《某夫人》《锦绣天堂》等片。胡蝶本以为从此自己可以与丈夫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可是1952年潘有声却查出肝癌晚期,数月之后撒手人寰。悲痛欲绝的胡蝶从此改名为潘宝娟。宝娟是父母给她起的乳名,用乳名有返璞归真之意。以潘为姓则是表达对亡夫的深深怀念和坚贞,意为此生不再嫁,永做潘家人。

中年时期的胡蝶

1959年,潘有声去世后息影十年的胡蝶再次出山,将自己的余生再献给中国电影事业。她应邵氏公司之请,在香港、台湾先后拍摄了《街童》《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其中以《后门》一片最为出色。196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影坛;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

晚年的胡蝶,在温哥华的养老院里,坐在摇椅上,沐浴着流金淬火的夕阳。回望一生的风花雪月,沧海桑田,留下了太多回忆,却从来不言后悔。1986年,年近八十的胡蝶又获得台湾金马奖殊荣。1989年3月23日,她在散步时不小心跌倒引发了中风。4月23日,中风并发心脏病突发,胡蝶在温哥华病逝,享年81岁。她最后留下了一句富有诗意的告别: 胡蝶要飞走了。一代佳人,香消玉殒。1995年,在纪念电影百年华诞暨中国电影90华诞时,胡蝶荣膺中国电影世纪奖和女演员奖。

晚年时期的胡蝶

纵观胡蝶的一生,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活得清醒而坚韧。她懂得谋生亦懂得谋爱,明晰小我与大义,活得通透而大气。她很会利用女性的优势,以柔克刚,征服一切。但生逢乱世,美丽的女子往往都是红颜薄命,胡蝶也不例外。不过她能够在受到"不可抗力"胁迫的时候,坚守自己的初心,为了爱人不惜忍辱负重,与狼共舞,用女性特有的智慧和温柔,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所有她在乎的人。胡蝶的一生,与电影如影随形,电影落幕,江湖已远,但影坛永远都有她的位置,江湖永远都有她的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