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宏伟而有远大前途的事业。投身这项事业是很光荣的。

大家既然下决心来干这一行,就要求大家终身献身于这个事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干我们这一行是出不了名的。所以大家还要甘当无名英雄!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近日,陕西人民出版社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联合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动力》,荣获第三届中央企业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此前,《中国动力》还入围2016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

揭秘中国航天,解密尖端军工

这是一部以火箭液体发动机研制为描写对象,记录中国航天60年发展史和展示航天精神的图书;这部长达43万字的纪实作品,以“漫写群像”的方式,以10多个典型人物的经历为主线,揭秘中国尖端军工制造的最好读本,了解中国航天史的最好资料,以文学笔法完成的科普作品。

他们让中国的第一代远程火箭刺破苍穹,中国的“两弹”由此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国之重器;他们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让《东方红》的乐声震彻寰宇;他们送神舟飞船遨游天宫,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他们承担了数百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直保持着火箭发动机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奇迹。

但由于长期保密,他们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不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密封在历史的档案室里,无法成为鼓舞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中国动力》以纪实文学的手法,以火箭发动机专家群体经历为线索,以中国航天60年发展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军工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自强之路。从仿制苏联火箭到自力更生生产出“东风”系列导弹,从建设大三线到成功研制出远程洲际导弹,从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到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实施探月工程,书稿以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跃然纸上,催人泪下。同时,这又是一部传播航天知识的科普读物。作为人类智慧的见证,航天科技无疑是复杂的尖端科学。本书普及了不少航天知识,从火箭原理、结构,一直到火箭发展历史,人类“登天”的“每一步”知识,在此都有深入浅出的叙述。

2016年12月22日,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动力》一书首发仪式隆重举行,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宋亚萍与航

采访近百人、查档上百卷,三年刻出几代航天人的纪念碑

《中国动力》是几代航天人的纪念碑。上百卷的档案记录,近百人的采访笔记,经过三年的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终于化成一段血肉丰满、感天动地的历史画卷。一群隐姓埋名的航天人,终于走出密封的档案;不少被埋没的故事,终于成为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力量。作为几代航天人的纪念碑,《中国动力》所记录的人和事,将永远耸立在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碑林里,耸立在我们每一个珍惜、享受、热爱和平的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动力》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并入围2016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获得2016年度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动力》获奖,展示了我院动力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此次《中国动力》斩获央企“五个一”大奖,再一次展示了我院动力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彰显了我院精品文化典籍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4年,陕西省委宣传部决定,要对省内优秀企业的文化进行挖掘推广,并将其作为全省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推出。作为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的我院以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航天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列入国防科技工业重点企业得到高度关注和大力宣传。

中国航天液体动力60余年的发展历程,几代六院人攻坚克难打造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感人故事,经过知名青年作家赵韦历时两年多的艰辛创作和精彩演绎,2016年末,首次以长篇纪实文学的形式得以呈现,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资料图:《中国动力》首发仪式现场。(左五为作者赵韦)

作者说:如实地把他们的经历写出来就足以震撼人心了

这批人本来就应该被写出来,也值得去写,他们才真是中国的脊梁。老一辈科技人员携家带口定居偏远山区,在那里研制飞向太空的火箭发动机,而隔着一堵围墙,当地农户还赶着耕牛用直辕犁耕作,这两种生产手段隔着两千年的时空差距,就这么奇特地被捏合在了一起。那些科技人员中很多是海外留学归来,或者在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工作,都见识过浮世繁华,但国家需要他们去山沟过与世隔绝生活的时候,义无反顾就去了,而且他们都是做好一辈子在那里的打算的,自己一辈子在那里,子女后代可能也要一辈子在那里,他们都没有在乎过。

这本书不是为一个单位或一个小群体立传,当年三线军工系统上千万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都是同样的生活状态,都是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我根本不用去塑造“高大全”的形象,如实地把他们的经历写出来就足以震撼人心了。

编辑说:《中国动力》还原了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英雄群体

谢谢您关注这本书。自2016年11月问世以来,她引起的反响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本以中国航天60年发展为背景,以火箭发动机研发经历为描写对象的大书,这本曾让任新民、张贵田等航天人热泪盈眶的书稿,终于名至实归——入围央视年度“中国好书”,斩获央企“五个一”大奖。

中国第一枚导弹如何研制?“两弹”怎么结合?载人“神舟”如何升空?探月“嫦娥”怎样着月?大推力火箭研制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失败?如果您对这些故事有兴趣,本书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中国动力》以大量采访和档案查阅的一手资料,解开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中国航天之谜。

其次,这本书是文学的、好看的,她以纪实的手法,写了一群默默无闻的航天人,怎样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拼凑”出不可思议的航天奇迹。他们让中国第一代远程火箭刺破苍穹,“两弹”由此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国之重器;他们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让《东方红》的乐声震彻寰宇;他们送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天宫,让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想成为现实。他们承担了数百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一直保持着火箭发动机参加飞行试验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奇迹。但是由于长期保密的工作性质和身份,他们不少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不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密封在历史的档案室里。《中国动力》还原了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英雄群体,让你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

再次,这本书是科普的、通俗的。作为人类智慧的见证,航天科技无疑是复杂的、尖端的科学,阿姆斯特朗称之为“人类的一大步”。这本书普及了不少航天知识,从火箭原理、结构,一直到火箭历史,人类“登天”的所有知识和每“一步”,都有深入浅出的叙述。一飞冲天的火箭,不过就像一个增加了许多复杂系统的“冲天猴”一样容易理解。

● 省委国防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普选:

《中国动力》一是立意高远,二是可读性强,三是感人至深。此书始终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的发展,置身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大背景当中,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书写,从而让本书不仅是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发展的全景图,也是中国航天事业60年波澜壮阔发展的一个缩影。

●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067基地主任、著名航天专家张贵田:

《中国动力》这本书写得好,采访很扎实,写得也很真实。书中写到的人大都是我的熟人,写到的事件也大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没有胡编乱造的东西,很可信。要我评价《中国动力》,四个字就能概括——此书给力!

● 航天六院165所原所长、火箭发动机测试试验专家雷茂长:

《中国动力》初稿完成时,我就参与了文稿审核,看过后我就很激动,在初稿的封面上写了“雷茂长首读这本好书!”这书里边写的人和事都真实可信,没有说过头话,不吹嘘、不杜撰,但是写的内容真好看,我们都是亲身经历过这些事的人,看完后都觉得感动。真是一本好书!

●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动力》恰在此时出版发行,实在是一件幸事。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弘扬了几代航天人的精神,更能激发航天人的斗志和热情。看了这本书后,我也坚信,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们定能把中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这本书用传统文学作品《水浒传》的构架方式,描写出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群体形象。在展现中国航天事业60年发展历程的同时,还照应着世界航天技术强国的发展状况,虽然是从一个单位、几十名科技人员的经历着笔,却是把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描写的,追求的是全球视野的格局。

《中国动力》是标准的主旋律题材,但在写作方法上,却绝对没有落入“高大全”的那种俗套写法,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鲜活的故事、最真实的人性,展现了航天人的情感世界。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再现了他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书中的很多段落让我读后都觉得非常感动,说明作者赵韦写作时也是动了真情的。有一段描写单位搬迁出山沟,两位老航天人在小河边月下祭奠牺牲同事的场景,他们说:“后代不会忘记你们的”。这本书的出版,就说明了我们的党、国家和航天人的后代不会忘记为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这些人。

此书是六院几代职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座纪念碑。六院人身上所蕴含的执著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更多人的昂扬斗志和奋发激情。

不爱笑、话很少的70后作家赵韦

赵韦,70后,天秤座,A型血。不戴眼镜的近视眼,说不了陕西话的陕西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体。不爱笑、话很少。不笑,因为牙齿不好,话少,因为凑合能写。不合时宜的反潮流分子,“大胖小子”招人喜欢的年代是个瘦子,流行减肥的年代长成了准胖子。只着休闲装,没时间休闲,爱穿登山鞋,没体力登山。从事媒体工作十余年,现为自由写作人。

中国报告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入选陕西“百优人才计划”,鲁迅文学院第33期高研班学员。

《十一维空间——物理学家侯伯宇的多维人生》获陕西省首届(2013)年度优秀文学奖,名列报告文学类第一名。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力》入围2016年度“中国好书”评选;被评为“2016年度陕西十佳图书”,名列榜首;获得第三届中央企业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