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shra SJ @ BIGFUN社区

伊比利亚是Tera世界中出国次数较少的阵营,目前在游戏中失守的伊比利亚出身的4名干部:极警、温迪、安哲拉和刺。

这个阵营首次出现于“战地秘闻”活动的幕间故事“北极星”,在麦哲伦和西蒙娜(干员寒檀)的对话中被提及;之后,这个阵营在数位干员的档案和语音中皆有出现,但目前为止,剧情中并未对这一阵营有任何直接的情节描绘;

虽然缺乏剧情的直接刻画,但随着新干员的陆续实装,目前公布的信息已经足以确定这一阵营的现实原型。客观地说,伊比利亚的历史渊源并不比玻利瓦尔、维多利亚等阵营浅薄——这是由其现实原型的发展历史决定的;同时,干员资料中的部分蛛丝马迹,也可以用作推测这个阵营的过去及未来走向。本文将结合游戏内档案,浅要的对伊比利亚进行一定的介绍。

·半岛:海洋风情和海外扩张

Oh Noche, cuánto tiempo sin verte tan copiosa en astros y en luciérnagas, tan ebria de perfumes.

噢夜晚,多久没见你如此富于星辰和萤火虫,如此醉于飘香。

Después de muchos años te conozco en tus fuegos azules, en tus bosques de castaños y pinos.

历经多年,我在你蓝色的火焰里、在你栗树与松树的密林里认出你。

Te conozco en la furia de los perros que ladran y en las húmedas fresas que brotan de lo oscuro.

我认出你,在犬吠的暴怒里、在幽暗中长出的湿漉草莓里。

Te sospecho repleta de cascadas y parras.

我猜,你挂满瀑布与葡萄藤。【1】

阵营伊比利亚的名称源自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这座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世界第八大半岛,方位上是南欧三大半岛中位置最西的一座。伊比利亚半岛东部和东南部毗邻地中海,向西与大西洋相接,北部为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南部以直布罗陀海峡(Strait of Gibraltar)为界与非洲遥遥相望。在半岛的东北部,是将其与欧陆相隔开的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这座半岛也因为这座山脉而有“比利牛斯半岛”(Pyrenees Peninsula)的别称。

伊比利亚半岛地图,图片来自Nations Online

从国家领土来看,伊比利亚半岛上主要存在三个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西南部)和法国(比利牛斯山脉以北);就游戏内的信息而言,阵营伊比利亚的原型就是占据半岛主体地位的西班牙——最简单粗暴的一点,莫过于塞壬唱片于8月12日公布的单曲“El Brillo Solitario”,这个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孤独的光芒”。

塞壬唱片于2020.08.12公布于网易云音乐的单曲封面。这首音乐强烈的西班牙舞曲风格也证明了伊比利亚的现实原型

当然,除了单曲名称,还有其他出自西班牙的设定要素——这些设定有些与西班牙本土有关,部分与西班牙海外领土有关,也有一部分和西班牙历史上的海外扩张存在一定联系。

现处玻利瓦尔境内的黑流树海,卡西米尔的环山高地平原,伊比利亚水下的火山……大地上有无数值得探索的地方,人们却被眼下的纷争遮盖了好奇心。(麦哲伦 档案资料四)

干员麦哲伦档案中提到“水下火山”,这是伊比利亚的奇景之一。现实中,西班牙本土分布有大量的火山(比如圣马加里达火山,这座火山因其火山口建有一座名叫“圣马加里达隐居处”的教堂而闻名),这些火山大多以火山群或火山带的形式集中分布;但位于水下的火山主要分布于该国在非洲西北海域的领地——加纳利群岛(Canary Islands)。

加纳利群岛最主要的7个大岛,从左至右分别为耶罗、拉帕尔玛、拉戈梅拉、特内里费、大加纳利、富埃特文图拉和兰萨罗特

加纳利群岛为火山群岛,分东西两部分、其主体由7个大岛构成。受到地质运动影响,加纳利群岛及其周边海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火山,这些火山大小不一,部分是只会喷发一次的单成因火山,也有些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不知下一次会在何时喷发。其中位于特内里费岛(Tenerife)岛上的火山泰德峰(ElTeide)是西班牙领土范围内的最高峰(3718米,若从大西洋底计算则为7500米);同时,兰萨罗特岛(Lanzarote)上还有一座仅有1.2米高的火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光。

兰萨罗特岛上分布着成片的火山群,其中有一座仅有1.2m高的火山一直未停止燃烧。当地有一家名为El Diablo的餐厅就建在这座火山之上,依靠火山持续燃烧的火焰开发一系列烧烤美食

加纳利群岛上一次因海底火山爆发而引起人们关注是在2011年10月。当时距耶罗岛海岸5千米处的水下300米深处发生了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压力导致耶罗岛及周边海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量火山物质将部分海水染成了绿色,与周围的蓝色海水形成鲜明对比;当地政府出于安全考虑,随后将部分居民从当地撤离;10月25日,西班牙科学家通过水下机器人成功探测到火山喷发源,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对海底活火山的观测。

海底火山喷发后的海域

剧团演出的现场录像被损毁得相当彻底,处于中心现场的机械设备已经完全无法修复,但我们找到了远离舞台的总控台,在那里查到了一些破损的文件资料,以及一条向外备份发送的数据记录。

尽力还原后的数据缺损严重,里面的内容物简直一团糟。打个比方,就像是把蛋糕装在塑料袋里,然后封好口,就这么丢进在欢度伊比利亚狂欢节的那群疯子中间,最后袋子里能剩下的东西,就和我们破解出来的玩意差不多了。至于那一份向外发送的数据,路径太模糊,我们没法追查。(傀影 档案资料四)

干员傀影的档案中提到了“伊比利亚狂欢节”,对应了现实中西班牙盛大的狂欢节活动。西班牙境内的许多地区——如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加纳利群岛等地,都有狂欢节的传统,虽然各地举办时间不尽一致,但大多都是在每年2月中下旬、在“大斋日”之前举办;一般认为这一传统习俗起源于1492年,也就是西班牙全土正式光复的那一年(下文会详细提及)。

狂欢节一窥

西班牙狂欢节以其盛大的化妆游行和歌舞活动闻名,人们穿上各种或华丽或滑稽的服饰,戴上面具,在巨大的花车周围载歌载舞;加纳利群岛的狂欢节还会选出狂欢节的“王后”、接受众人的祝福;而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等地,人们会以被称为“埋葬沙丁鱼”(Entierro de la sardina)的象征性火葬仪式作为狂欢的终结,巨大的沙丁鱼雕塑象征狂欢期间的罪孽和恶习,在火焰的净化后,人们就会迎来另一个重要节日——“大斋日”(Cuaresma)。

2015年西班牙东南部城市穆尔西亚举办的“埋葬沙丁鱼”活动

上述两个方面是伊比利亚和西班牙本土存在的一些映射关系;在此之外,干员温蒂的语音中也有一些线索——一些与西班牙海外扩张有关的线索。

这只仿生海龙小叶是我以家族流传的图案为原型制作出来的,除了辅助作战,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帮我不少忙,比如倒个水拎些重物之类的。(温蒂 交谈2)

温蒂在语音中提及她的仿生海龙是以自家传下的图案为蓝本进行制作的,在其精二立绘中也出现了海龙图案;但值得玩味的是,立绘中的海龙图案是被刻在一种柱状装饰物上的;

纵观欧洲历史,许多贵族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家族徽记,这并不奇怪。但是,欧洲并不曾存在将家族图案刻在柱状装饰物上的习俗;温蒂立绘中出现的这一现象,反倒是在北美洲的西北海岸印第安人(Northwest Coast Indian)族群中十分常见。

这种被称作“图腾柱”(Totem poles,海达语gyáaʼaang)的巨大装饰物是海达(Haida)、特林吉特(Tlingit)、钦西安(Tsimshian)、夸夸瓦克(Kwakwaka'wakw)等印第安氏族的特有产物。虽然在被发现之初被视为图腾主义的产物而被称为“图腾柱”,但这些由整棵树木(通常是北美乔柏,也就是俗称的红雪松)刻成,带有神明、动物和祖先形象的高大装饰柱并不完全是原始信仰的具象化,其雕刻的内容是该氏族的祖先传说、神话故事,是一种带有纪念意义的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而非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传教建筑物。这些颜色鲜艳的柱状木雕通常刻有各种代表亲缘族群的现实物种或传说动物——可以粗略理解为一族的徽记;有些则是为了纪念逝者、欢迎来客,或是充当文书资料的替代品,用于记录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图腾柱

就目前而言,现存图腾柱的雕刻时间基本不晚于19世纪80年代。一方面是受到当地寒冷潮湿气候的影响,许多年代更为久远的图腾柱早已腐朽,另一方面则是受制于雕刻工具的先进程度。据18世纪的许多沿北美西部海岸探索的欧洲探险家记载,当时很多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部落已有出于装饰用途而雕刻的室内或室外图腾柱存在;但在这一时期,当地人使用的雕刻工具大多是石器、贝器和骨器,导致雕刻工作十分费时费力,因此当时的图腾柱并不大,工艺也十分粗糙——这和温蒂立绘背景中的那些仅在木桩上刻出花纹的装饰柱是契合的;而随着当地居民与西方人的接触日益密切,金属材质的雕刻工具在18世纪晚期被带到这些部落。工具的优化促进了雕刻技术的提升,印第安人们的作品开始变得更加高大、花纹更加精细复杂——现在人们看到的高耸图腾柱,基本都是在金属工具引入后雕刻的。

一张拍摄于1893年的阿拉斯加图腾柱照片,拍摄于芝加哥世界哥伦布博览会(World Columbian Exposition)

可能有读者会感到困惑:既然图腾柱是印第安文化的产物,为什么温蒂一个出身于伊比利亚的干员的立绘中,会出现这种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要素?其实不然,雕刻图腾柱的部分西北海岸印第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欧洲人都有交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海达人。海达人最初生活于夏洛特皇后群岛(Queen Charlotte Islands,也称海达瓜伊岛/Haida Gwaii),在18世纪早期逐渐向北美大陆及北部阿拉斯加一带迁徙;从那时起,海达人就与在北美拓荒的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皮毛商人或捕鲸者展开定期的贸易往来。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中绿色区域)。海达人在接近18000年前就已生活在这片群岛,这也是这片群岛另一个名字“海达瓜伊”(Haida Gwaii)的由来。在美洲的殖民过程中,海达瓜伊岛被加拿大占领,当时的英属加拿大将这片岛改名为“夏洛特皇后群岛”,交由英属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管理;直到2009年,英属哥伦比亚省才承认海达人对这片岛屿的所有权,将其更名“海达瓜伊”,并通过不断的和解协议扩大海达人的自治权

而在19世纪50年代之前,西班牙殖民者在北美洲占领了包括如今的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州、以及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等地——事实上,他们的探险者甚至一度北上深入到阿拉斯加地区;只是西班牙帝国出于对各种因素的考量,并没有向北继续扩张势力范围,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墨西哥以及南美殖民地的经营上;

西班牙殖民帝国疆域示意图

正是在向北探索的过程中,西班牙人与以海达人为代表的西北印第安人进行了接触。海达人擅长航海,通过自制的木制帆船,他们实现了与西方探险者和其他印第安部落的密切贸易联系;但同时,海达人也是个好战的部落,航海优势在他们手中被转换为海战优势。通过侵略其他部落,海达人获得了较多的资源和战俘奴隶。大约从1780年开始,海达人开始把矛头对准不断北上的欧洲殖民者和美国贸易商,并在与近代西方军队的交战中掌握了火药武器的使用方法——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海达人与西班牙人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和平往来、或武力冲突的交互,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同时,在另一个方面,温蒂伊比利亚的出身和源自印第安文化的图腾柱元素、以及伊比利亚国内的社会现状,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西班牙发展和扩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下文会详细谈到这一点。

·迅捷剑:危险的“至高之术”

干员棘刺拥有十分强烈的剑术风格,据其本人介绍,这种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密计算的剑术,被伊比利亚人称作“至高之术”,是在当地颇有声名的一种迅捷剑术。

伊比利亚地区历来以刀、剑作为主流武器,各类流派遍地,但被称为“至高之术”的技术却并非人人都能够学习。很明显,使用这样的剑术,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对于使用者的头脑有极高的要求,这样严格的条件使得这种剑术学习的难度很高,但如若能够掌握,回报也将是巨大的。(棘刺 档案资料二)

干员棘刺档案中提到他使用一种源自伊比利亚的迅捷剑术,这在现实中的西班牙是确切存在的——甚至连“至高之术”这个别称都没有改变(西班牙语为La Verdadera Destreza,大意为“真正的技艺”或“真正的艺术”);而要想了解“至高之术”的起源,就得先简要梳理一下欧洲剑术的发展历程。

迅捷剑

西欧的个人武艺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走向衰弱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欧洲进入到所谓的“黑暗时代”(Dark Ages)。这一时期,古希腊、古马其顿乃至古罗马的事业遗产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中一个显著的案例就是战争形式。传统的军团式步兵集群作战方式,以及建立在精密的几何学、工程学基础上的攻城作战器械都遗失在黑暗中,曾经被嗤之以鼻的“蛮族”的骑兵战术和散兵战术反而成为了战争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之间的配合变得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对单兵战力的看重——这也为后来骑士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486年,法兰克人在克洛维一世(Clovis I,466-511)的带领下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这一时期,法兰克的骑兵们使用一种源自罗马的剑身较宽、具有十字剑格的双刃长剑作为重要的作战武器,并重视对剑术的训练;当骑士制度正式形成后,剑术更是成为骑士阶层必须修习的“六艺”之一,逐渐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

克洛维一世。克洛维一世是第一位放弃异教、皈依基督教的日耳曼人首领,这使得他在法理上拥有了继承罗马帝国遗产的可能性;同时,克洛维及其继承者对骑兵的看重,也使得骑士制度在西欧逐渐形成

早期骑士阶层使用的十字双刃长剑,也被称为“骑士剑”

随着阶层地位的提升固化,以及传统哲学观的复兴,单纯崇尚武力的兵油子骑士们开始寻求学问和文化。体现在武术层面,原本口耳相传的战斗技巧被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并以文书的形式加以传承,形成类似于教材一样的作品。目前发现的欧洲最早的剑术图谱教材“I.3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残缺不全的剑术图谱约创作于公元13-14世纪,当中记载了许多佯攻、攻击要害、使敌人失衡后补刀一类的技巧,几乎成为骑士们人手一本的“武功秘籍”;不过在这一时期,虽然已经出现系统化的剑术训练流程和辅助教材,但作为一种“杀人术”,欧洲剑术尚且还处在一种重剑无锋、“朴实无华”的状态;剑术开始精细化、形成各种流派,是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事。

I.33残卷的部分内容。这部剑术图谱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影响范围从最初的西欧逐渐扩散到北欧乃至波罗的海地区;1361年发生在波罗的海哥特兰岛上的维斯比战役(Battle of Visby)中,双方的大量阵亡士兵都具有头部致命伤、下肢重创或肩颈部重创的痕迹,这与I.33剑术图谱中记载的技巧一致

兴起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所谓“复兴”,意味着人们开始重拾古典时代的艺术与文化,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秩序的逐渐安定和财富、生产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代表欧洲人作死的选择又增加了许多。受到骑士精神和古典文化的影响,骑士们热衷于像英雄一样追逐淑女贵妇的青睐,决斗行为不断增加,而这一行为又得到普及和效仿,在广大市民阶层中得到传播;同时,锻造冶炼技术的提升让决斗武器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剑术不再是军人的专利,开始走向技艺化、理论化和个人化,并出现了以单一特定剑种为基础的剑术流派,比如德意志的双手剑术和意大利的长剑剑术。

《列支敦士登法典》第448章的约翰尼斯·列支敦士登(Johannes Liechtenauer)。列支敦士登是14世纪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剑术大师,他和他的弟子们将德意志双手剑术的招式技巧以诗歌、图画等方式记录下来,是德意志双手剑术、乃至欧洲剑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伊比利亚地区历来以刀、剑作为主流武器,各类流派遍地,但被称为“至高之术”的技术却并非人人都能够学习。(棘刺 档案资料二)

时间往后推移,来到16世纪。欧洲的剑术仍然在持续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剑术学校和剑术大师,个中翘楚便是约阿希姆·梅耶(Joachim Meyer ,约1537-1571)。这位大师将德意志双手剑术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注重步法、架势和劈砍方向的有机结合,其训练方式已与现代的体育训练方式相差甚微;他的著作《击剑艺术的基本描述》(Gründtliche Beschreibung der Kunst des Fechtens)中,明确将击剑分为5大部分,分别是当时占据主流的德意志双手剑术、单刃猎剑“杜萨克”(Dusack/Dusägge)剑术、劈刺剑(Side Sword,样式与迅捷剑类似,但剑刃较宽,具有劈砍功能)与迅捷剑术(Rapier)、短剑与匕首剑术,以及棍术;其中位于第三部分的劈刺剑与迅捷剑术,就是之后将被发扬光大的一种新兴流派。

《击剑艺术的基本描述》第三章“劈刺剑与迅捷剑”的封面

迅捷剑是一种剑身细长、具有复杂护手的特殊长剑;虽然被冠以“迅捷”之名,但这种为防止剑身断裂而做成菱形剑身的武器并不轻巧,在重量上和标准长剑基本一致。受到如今很多影视文艺作品的影响,这种剑几乎成为了大众心目中骑士的标配装备——一定要说的话,二者确实有点渊源,因为迅捷剑就是由一种破甲用的刺剑(Estoc)发展而来;但这并不表示迅捷剑就是骑士在战场上的惯用武器,它的出现反而正式标志着击剑从军事技巧中抽离、形成一种单纯的决斗用一对一战斗技巧。

刺剑。这种中世纪骑士用的刺剑具有尖锐的剑锋,主要用于在战场上破坏敌人的装甲,但实用性并不比沉重的战锤或钉头锤高

这一时期主宰迅捷剑术发展的,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国的剑客。西班牙迅捷剑术拥有极高的地位,被冠以“至高之术”的美誉,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活动性(这与注重以静制动的意大利迅捷剑术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是“剑术”,但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甚至包括长矛、盾牌、斗篷等特殊装备的使用及应对方法。

这种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密计算的剑术,被伊比利亚人称作“至高之术”。(棘刺 档案资料二)

西班牙迅捷剑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训练过程中采用几何式的剑术图谱,以充满线条的圆圈来对敌人的动向进行预判,以实现剑术的可计算化和精密化。击剑者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计算和预演,在化解敌人进攻的同时寻求最佳的反击时机、挥剑方向,从而将伤害达到最大化——可以说,虽然过于琐细的几何式攻防套路难免会被诟病为形式僵化、缺乏创新,但这种经过精密计算的套路本身就包括了多种变体,同时其科学性也得到了保障,更有利于系统化地培养剑术人才,在当时无疑是欧洲剑术的创新之举;

比利时剑术大师安特卫普的杰拉德·提拜特(Gérard (or Girard) Thibault of Antwerp ,约1574-1627)在其著作《埃斯佩学院》(Academie de l'Espée.)第一章中绘制的“神秘莫测的圆圈”

传统的伊比利亚剑术大师们普遍认为“至高之术”只能被用来形容特定形制规范武器的剑术,所以在他们眼里,包括棘刺在内,许多非黎博利人所使用的剑术不过是拙劣的模仿和亵渎。(棘刺 档案资料二)

西班牙迅捷剑术在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对外传播这一步骤;而正是这一环节导致了“至高之术”分裂为数个不同的流派。传统学院派击剑技术的影响、与意大利迅捷剑术的交流、更多国家地区击剑者的学习发展,使得“至高之术”形成以1608年去世的开山祖师——杰罗尼莫·桑切斯·德·卡兰扎(Jerónimo Sánchez de Caranza)理论为指导的卡兰扎流派(carranzistas)、以卡兰扎的学生路易斯·帕切科·德·纳瓦兹(Luis Pacheco de Narváez,1570-1640)理论为指导的帕切科流派(Pachequistas),以及被嘲笑为“庸俗或平凡”(vulgar or common)的旧学院派。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三大流派各自为政,相互嘲笑对方的剑术,认为只有自家流派才是真正的“至高之术”,导致西班牙迅捷剑术逐渐出现理论紊乱的现象;

18世纪时,“至高之术”在欧洲剑术界的影响力衰落,不得不让位于后来居上的法国小剑(Small sword,迅捷剑的轻量简化版本,因为重量的减少而使套路更加花哨,但基本没有劈砍能力)剑术。19世纪,凭借着将旧有理论体系与法国、意大利剑术理论的结合,“至高之术”一度迎来短暂的第二春,但这种旧时代的剑术在实用性上已远不及更为轻便的小剑和军刀(Saber),最后还是在20世纪初走向了衰落。

不过,这并不代表迅捷剑就此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古老的剑斗艺术,在法国人手上重获新生,以“重剑”(Epee)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击剑项目中;后来居上、却也无可避免在和平年代逐渐没落的小剑和军刀,则在击剑运动中被称为“花剑”(Fleuret)和“佩剑”(Saber,英文名不变),共同作为新生的“至高之术”的一部分而存在。

现代击剑项目使用的钝头剑,从上至下分别为重剑(对应迅捷剑)、花剑(对应小剑)和佩剑(对应军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