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是全中国人的盛大聚会。

不仅仅是中国。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

现场的观众有数十几万人,

无数摄像机布置在各处,

进行着全球直播。

林妙可在全世界的焦点中,

对着全世界唱响《歌唱祖国》。

而那一年,林妙可才9岁,

相比于她的同龄人,

林妙可无疑“赢在了起跑线上”。

谁有能想到,

一切命运赠送的礼物,

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此后的10年时间,

这颗原先炙手可热的童星,

竟然沦落到今天的境地,

不得不令人感慨和唏嘘。

1

出道即巅峰

俗话说:树大招风,

很快,林妙可就遭受了不少质疑。

在种种证据之下,

“假唱”这个事实,被实锤。

而美国《时代》周刊列出的2008年世界十大丑闻,

就把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的“假唱”列入其中。

在2018年,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承认了当年的假唱。

他说:“我一直就后悔,

要是当时我就用她(林妙可)的声音,

又有合唱衬着,能不准到哪儿去?”

现在看来,未免有些事后诸葛亮之嫌。

毕竟,当时的她还只是个9岁的孩子。

在不容许任何差错的情况下,

假唱太正常不过了。

林妙可母亲也辩解:

“你要是提前让我们知道,

我们绝对不会让妙可参与假唱……

你觉得我们声音不好,

可以一开始就不用我们。”

但是人们不为这些辩解买单,

还把矛头指向了林妙可,

称她为“假唱女孩”。

“假唱女孩”这个标签,

恐怕是林妙可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标签了。

尽管这个标签如此的沉重,

但显然,她并不是没有能力摆脱,

但是,母亲和大人们无节制的“榨取”,

才是最终“毁掉”她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要参加那么多商演,广告,

林妙可妈妈这样解释:

我们本来是决定不再让妙可拍广告的。

但奥运结束后,找上来的特别特别多,

加上妙可本身还是喜欢表演、拍广告这些,

我们也就没有完全推掉,

周末之类会让她去参加一些。

她到了拍摄现场,都是马上就特别开心,

特别兴奋,你看着孩子那么满足,

你也很难不让她(做这个事情)。

然而,其实她的老师,他的同伴,

早就对她进行了预警。

但被巨大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林妈妈,

哪里管的上这些。

即使林妙可真的喜欢表演,喜欢这类活动,

是否应该可虑为了她的未来适当减少商演?

况且,这真的是她的爱好吗?

还是大人强行灌输给她的爱好概念?

三年声乐表演的学习,

连中央音乐学院的初试都没能通过。

至于表演,也是差强人意。

尽管从小就参加了很多演出,

也曾和很多表演艺术家合作过,

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中,

同样在初赛就被淘汰了。

太多的活动、电影、电视剧,

导致林妙可文化课成绩下降。

她同学曾爆料,

她的学习其实也算努力,

可是成绩仍然很差。

沦为父母“工具人”的林妙可的未来会怎么样?

老实说,很不乐观,

她错过了学习的最完美的时光,

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只是,她父母这十年来的“榨取”,

不知道又能怎样才能还得起这个“债”……

2

伤仲永

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

《我杀了我妈妈》在技惊四座时,

泽维尔·多兰刚满20岁。

16岁开始写剧本,

19岁自导自演完成电影。

20岁的多兰不是试图开拓某种全新领域的天才,

却是令人妒忌、心向往之的天才少年,

年轻就是他最大的本钱。

然而,10年后,

30岁的他带来第八部作品《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仅仅入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天才少年的炫目光辉已从他身上渐渐淡去,

他不再是人群中的焦点,

他和他的电影风格不再意味着锐意进取。

还记得五道杠的少年黄艺博吗?

黄艺博学习非常有天分,

尤其是擅长英语和历史,

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2016年黄艺博通过自主招生,

进入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公示名单,

但在高考中发挥一般,

甚至没有超过一本线,

最后只能进入一所叫作武汉学院的独立学院,

逐渐在人群中销声匿迹。

而这一切与黄艺博父母不无干系:

从小将孩子标签化,

强加给了他很多超过现年龄段的任务,

过早将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面涂上成人色彩,

是剥夺了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是对孩子将来人生的不负责任。

5岁的时候,

李小璐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我只流三次泪》,

之后更是在《孔子》等十几部电影当中露面,

可以说是一个小童星了,

1998年是李小璐的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她凭借《天浴》这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

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的奖项,

成为了这个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女演员,

这个记录直到二十年后才被另外一个女孩子打破。

在此之后,李小璐的演艺生涯顺风顺水,

接连出演了很多大火的影视剧。

但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一部的评论,

能超越《天浴》了。

原本凭借着金马影后的荣誉,

能够继续发力,获得更大的进步的,

但是却一直固步自封,不精进演技,

没有任何进步,失去了上升的空间。

3

如何面对

王安石早在《伤仲永》中,

就预见到了天才们的陨落。

从古到今,这样的天才们太多了。

家长见到方仲永有这样的能力,

也乐于这样得到周围人的夸奖,

可是现实情况是时时都在发生变化的,

如果一个人眼光短浅,固步自封,

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话,

那么慢慢也会被人遗忘的。

主要是随着年龄增大,

他的知识,能力别人也学得差不多了,

跟别人的知识,能力没有多大差异性,

也就表现得平常了。

所以,切莫把成人世界的焦虑,声色,

传递给太小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着每个孩子的特殊性,

如果他是个100分的画家,

就不要让他当50分的数学家,

如果他是个80分的运动员,

就不要让他当60分的律师。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道理,

几千年了过去了,仍然适用,不是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