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爱情成为我们定义七夕的重要标签,现在很多人都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七夕不应该是情人节,而应该是爱人节,因为牛郎和织女是夫妻,还育有一对儿女。

无论是情人节,还是爱人节,爱情都是七夕的重要节日主题。“七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进而升华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七夕之夜成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萧放)除了爱情,乞巧是七夕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甚至是比爱情更早的节日主题。

早在汉代,已经有了七夕习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说的是当时的女性会在七月七日这一天穿七孔针乞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后来,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越来越多,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到了宋元时期,七夕乞巧活动已经发展得更加隆重。《醉翁谈录》中说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到街上买卖各种乞巧物件,到七夕前三天,街上的车马更多,大街小巷都是人潮,摩肩接踵,直到深夜才散去。

在一些地方,七夕直接被称为乞巧节。这天晚上,人们摆上时令鲜果,对着天空皎洁的月亮,虔诚祭拜。女性们乞求天上的女神赋予自己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女红技法更加娴熟,未婚的女性则祈求良缘佳配,因此很多时候这一天又被称为“女儿节”,是个姑娘们的节日。

七夕乞巧的方法花样迭出。其中,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的当属始于汉代的穿针乞巧。穿针乞巧也叫金针度人,主要方法是用丝线等物件穿过针孔,先穿过去的便是“得巧”,落后的则是“输巧”。

乞巧针与普通针不同,多是特制的,而且不同时代人们使用的乞巧针也有很大不同,汉代人用的多是七孔针,到了元代,人们更喜欢用九尾针。穿针乞巧最大的难度在于乞巧针的针孔多、体型小,穿起来难度更大,也因此更能凸显穿针的乐趣,测验穿针者的智巧。

七夕时姑娘们也可以用普通的针。这种针是用来丢的,方法是将一碗清水在露天放置一段时间,等待水面生膜后,将平时缝衣或绣花用的细针投入碗中,如果手边没有针,也可以用草叶等物代替。投的时候要轻轻投放,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待水面平静之后,仔细观看水底的影子。如果图案呈现出云物、花头、鸟兽的影子,就是意味着乞到巧了。如果影子呈现出来的样子粗糙不成形状,那么就是笨拙的表现。

清代吴曼云《江乡节物诗·试针》中说:“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就是描述了丢巧针的场景。姑娘们将这巧针一丢,除了乞求有高超的手艺外,还有暗暗乞求嫁个如意郎君的心愿。

喜蛛应巧也是七夕时节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历史也很悠久。这种喜蛛应巧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将一只蜘蛛放在瓜果上,或者放到一个小盒里过夜,等到第二天看是否结网,如果结网,还要看结网多少。如果蛛网数量多且形状较圆,就说明这个人乞到了巧。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人们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比斗,获得巧。元代七夕时,宫廷宴会前会设置一些测试智巧的游戏。后来,民间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斗巧方法。比如穿针引线、蒸巧饽饽、烙巧果子、做巧芽汤以及做面塑、剪纸、彩绣等,人们创造了形式各异的斗巧活动。

在山东的一些地方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包饺子,并把一枚铜钱、一根玄针和一颗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吃水饺的时候谁吃到铜钱,就意味着谁有福,吃到玄针的手巧,吃到枣的会早婚。其实,与斗巧相比,姑娘们争奇斗巧的手工制作更能反映她们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让七夕节别有一番味道。

男人们也同样需要乞巧。在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些省份,七月七日不仅是乞巧节,还被视为“魁星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魁星,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所以七月七日,女子拜织女求手巧,男子拜魁星求功名。

作为七夕的主要节日主题,乞巧表达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年的七夕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不妨也准备起来,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来乞巧,共同期盼幸福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邵凤丽(作者系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基金青年项目“中华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19CKS042”阶段性成果。)

编辑/陈晓冰

审核/志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