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武汉晚报

今天是母亲节,但比起母亲节日,母亲节受到一些冷落。

近两天,记者通过网络、街头采访等方式做了一个父亲节微调查,50位受访者从“50后”到“90后”都有。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不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约半数受访者不打算送爸爸节日礼物;实用型、情感类礼物,是受访父亲们的最爱。

甚至还有人没听说过父亲节

“父亲节是哪一天?”正确答案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有42位受访者不知道或回答错误,其中有3位表示,没听说过父亲节。

相比之下,母亲节的“知名度”明显胜过父亲节,有近六成受访者准确说出了母亲节时间——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家住汉阳西桥路的70后胡先生说,母亲节过节的氛围更浓厚,商家炒作的力度也更大,商场、花店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促销,想不记得都难;而父亲节的热度明显不如母亲节,他虽听说过这个节日,但确实记不住具体日期。

在大型商场从事策划工作的80后赵女士直言,如果不是商场要搞父亲节活动,她不会记得节日具体时间。

有人不好意思给爸爸买礼物

有近半数的受访者给父亲送过节日礼物,而送过母亲节礼物的受访者有七成多。

37岁的肖女士虽然记错了父亲节日期,但她说会送爸爸节日礼物,“送礼就是送份心意,早几天送晚几天送差不多。”

不送父亲节礼物的受访者中,有的直言平时和爸爸缺少情感交流。90后大学生冯同学说,爸爸在家很严肃,她有心事都和妈妈说,感觉和妈妈更亲近,会送母亲节礼物给妈妈,但没有送过爸爸父亲节礼物。

也有受访者称,感觉适合送妈妈的礼物很多,但要送爸爸礼物,想半天也不知买什么,干脆不送了。

还有受访者认为,父亲的情感表达一般较含蓄平淡,专门在父亲节给爸爸送礼物,爸爸可能会感觉尴尬,还不如平时记得送父亲些实用的东西。

对礼物不爱浪漫型爱实用型

50位受访者中,有19位是父亲,被问及希望收到什么礼物时,他们给出的答案虽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是实用型礼物、情感类礼物,衣服、剃须刀、皮带、领带等都是他们常提到的。

“男人可能不像女人那样在意节日,但我收到孩子的礼物还是很高兴。”60后父亲孟先生说,他喜欢钓鱼、喝茶,女儿去年送他的是一套渔具,今年送的是一套茶具。

今年刚当爸爸的万先生说,希望儿子能平安幸福的成长,“这就是他能送我的最好礼物。”从事建筑业工作的付先生说,女儿上班后搬出去住了,平时工作忙很少回家,有时一两星期才能跟她见一面。“希望她能常回家。”

大多数父亲不喜欢鲜花等浪漫型礼物,有位50后父亲和一位60后父亲更是直接说只要不是花,其它什么礼物都可以。

“不是说女人如花吗?”53岁的古先生笑称,母亲节给妈妈送花不错,他也曾给老伴送过花,但如果让自己收鲜花当父亲节礼物,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80后潮妈代宝宝给宝爸送礼

母亲节时,不少潮妈会送自己礼物犒劳自己。有意思的是,父亲节时,一些80后妈妈也会代宝宝送礼物给宝爸。

家住汉阳锦绣豪园的85后罗先生,有个两岁的女儿,“孩子小,现在不可能送我父亲节礼物。”他说,去年父亲节,妻子送他了一套他喜欢的航模,说是代女儿送的礼物,今天,妻子也和他约好一起吃饭看电影,替他过父亲节。

31岁的宋女士今年3月当了妈妈,她受访时说,今年,除了给爸爸和公公送父亲节礼物,还准备了份礼物要送老公。“孩子出生后,他照顾宝宝、照顾我,送礼物给他就是为了谢谢他。”

专家说——

中国人更习惯感恩妈妈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分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有一定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母亲怀胎生子、经常对孩子嘘寒问暖,父亲一般不会围着孩子转,而是要为担起家庭重担在外打拼;人们也更习惯于感谢母亲,但这并不是说人们不爱父亲。

专家李先富说,在中国的文化里有种说法是“慈母严父”。实际上父亲爱子女爱得深沉,子女对父亲的爱也不能沉默,要学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李先富表示,子女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也不应仅仅限于送礼物,陪老爸喝点小酒、看看球赛看看电影、钓钓鱼,或是陪老爸聊聊天、散散步也是很贴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