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珍,好吧,珍。

“壮族3月3日”期间,广西区内全体市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星期六)、10日(星期日),即农历3月初3日、初四。

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这意味着广西人将可以享受一个四天的小长假。

三月三,单身汪跟情歌更配哦~

三月三,只是放假这么简单??那你就奥特了!

NO,三月三,壮乡大地,“歌圩”来袭,各路超级“麦霸”火力全开,广西版“我是歌手”激情上演,HI翻天!

想必你也知道,男嘉宾阿牛哥,便是通过山歌,俘获女嘉宾——壮族姑娘刘三姐——的芳心,牵手成功,成就一段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

情景再现:↓ ↓ ↓

百年大榕树下……

阿牛哥(腼腆地吐露心声):“山中只见缠藤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刘三姐(满心欢喜,含情脉脉):“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那个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阿牛哥PK宋仲基

唱歌也能撩妹??

是的,广西的阿牛哥就是教科书般的撩妹圣手,歌声一出,句句击中少女心,什么宋仲基啦,甩好几条街!

没错,就是这么霸气!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月三歌圩”想大show一把?麻烦先做足功课。

赶考撩妹前,咱一起充实理论,let's go!

三月三歌圩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一个热爱唱歌的民族。唱歌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家喻户晓。壮族地区,每地都有唱歌的节日,叫做“歌圩”。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三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汉、苗、瑶、侗等各族民众都会欢聚一堂,举办唱山歌、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舞春牛、师公戏等民族特色文体活动。目前,这一传统民俗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

壮族民歌分类

A.诉苦歌:诉说人民苦难,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另外还有相当数量诉单身苦(贫困无法娶妻的苦楚)、诉媳妇苦(旧社会妇女受压迫、受凌辱的痛苦)的歌曲。

B.情歌:大多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恋情,但是唱情歌,在壮族民间,不一定是恋爱,它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正常社交活动。

C.盘歌:男女对唱,有歌手们个人斗智比赛的,也有在情歌对唱时插唱的,目的是试探对方的才智。

D.风俗歌:包括祝贺歌(节日喜庆,表示祝贺和祝福),哭嫁歌(新娘出嫁前所唱,边唱边哭,叙述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对未来的恐惧,或对弟妹的叮嘱和对媒人的咒骂),哭丧歌(老人死了未埋葬,亲人守灵时唱,悲悼逝者,感念养育之恩),节令歌(提醒群众,节令不同应该进行相应的农事)。

举个例子 ↓ ↓ ↓

民歌对唱

(男):哎…..什么结子高又高?

什么结子半中腰?

什么结子成双对?

什么结子棒棒敲?

(女):哎…..高粱结子高又高,

玉米结子半中腰,

豆角结子成双对,

芝麻熟了棒棒敲。

(男):哎…..什么有嘴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渣渣?

什么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涯?

(女):哎……菩萨有嘴不讲话,

铜锣无嘴闹渣渣,

板凳有脚不走路,

大船无脚走天涯。

女:哥你长得真是乖,不高不矮好人才,两眼就像龙珠子,一闪一道电光来。

男:爱情爱得心发疯,几多要求都依从,妹要肋骨哥也给,凭妹摇看那条松!

男:杀死情哥又何妨,哥变老鹰等轿旁,等妹走到桥上过,鹰抓小鸡慢飞翔。

啊,果然犀利,名不虚传,I 服了You!

不要停,继续科普……

歌圩

歌圩,是社会对壮族人民这种文娱活动的统称,在壮族的词汇里,有的叫“欢陇洞”,意思是田野里的歌,有的叫“欢江栏”,意思是家里中堂内唱的歌,有些则叫“欢窝敢”,乃是岩洞外的歌,也有的叫“欢谷埠”,翻译为野外集合的歌场,即歌圩。

最早记载壮族歌圩的书,当推宋初乐史所写的《太平寰宇记》,书中讲到广西昭州的风俗时说:“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歌圩,既是群众文娱的形式,也是知识教育的场所。过去老百姓没有机会进学校,人们就在歌圩的对歌中,知道天文、地理、时事、民族历史、做人道德、处世应酬、生产知识。而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则是谈情说爱、选择婚姻对象。

清代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说壮族人“无论男女,皆认歌唱为其人生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孤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即不能通今博古,即为一蠢然如泵之顽民。”

歌圩的起源

1

说法一

古时候,有一年天大旱,人们焦急万分,聚在一起敲锣打鼓,唱歌乐神,求天下雨。不几天,果然下了雨,人们得到丰收。因此认为唱歌可以乐神,遇到天灾人祸,便聚合起来唱歌,慢慢发展成为定期歌圩。

2

说法二

从前有个老人,他养了三个女儿,都长得非常漂亮。到她们十七八岁的时候,媒人几乎把门槛都踩矮了,但是没有一个青年小伙使她们中意。她们对媒人说:“这么多人向我们求婚,我们答应谁好呢?如果真的爱我们,我们预定一个日子,来我们家门口唱歌,谁聪明,我们便嫁给谁。”果然到了这天,成千上百的小伙子赶来。大家唱了三天三夜,结果三姐妹都选上了如意郎君。于是相约成俗,发展成歌圩。

3

说法三

有一对青年,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歌来表达。后来,受封建礼教束缚,他们不能自由结婚,便双双上吊自杀。青年们为了追悼这对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集起来唱歌,于是歌圩就此产生。

4

说法四

某朝某个士司抵御外族入侵,于霜降日得胜凯旋,人民群众鼓舞歌场,相沿而成歌圩。

歌圩的规则

歌圩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自有它相约成俗的习惯法则。

譬如,赶歌圩的装束,妇女要分已嫁未嫁或有无对象,男子也是一样。有些地方的妇女,未婚时一定要有刘海复于额上,已婚则盘髻于后脑勺;已有对象的,则有情人赠送的饰物持在手上,或挂在两幅衣边。而男青年则以布鞋跟有无红丝线刺绣的花草图案,作为是否有对象的标志。

有人说,晚上看不见,又怎么办?其实,歌圩一开始,不论日夜,其序幕都是以赶场形式出现。那时场面热闹,到处有商品摆卖。人们到处游玩,其实不是真正买东西,而是青年男女互相注视、观察,以便歌圩开始时对歌。

由于序幕式的歌圩几乎全是青年人,他们成群结队在一起,一般来说,每帮每群都以自然村聚居的男女组成,有不同的服饰来区别。

有些地方的夜歌圩,不允许男青年拿打电筒照人。如龙州一带,男青年打电筒照看女青年的面孔,女青年一低头,从衣襟下拿出镜子来反射,也可以照看男青年的面孔,免得唱歌找错了对象,这在习俗是允许的。

有了这些区别,你就要注意对歌的另一方是已婚未婚或有无对象,从而掌握唱歌的分寸。如已婚或已有对象,歌词就不要涉及谈情说爱的内容,否则就被认为不道德而受到鄙视。

另外,唱歌时候,唱歌要文雅,有礼貌,要弄清对方的情况,这一般都通过山歌对唱来了解。比如问姓名,就要这么问:“隔山唱歌山答应,隔水唱歌水回音,今日歌场初见面,请问妹妹贵姓名?”如果女方不愿答,就唱:“黑夜无灯不见字,白日郎郎哪见星?因为妹家十分苦,不得读书哪有名?”这种委婉的回答是心灵美的体现,如果出现粗俗或者无礼的语言,对方往往回报以尖刻的讽刺,这个人在大庭广众之间就被羞得无立足之地了。

歌圩开场时,首先男方挑歌,引起女方歌兴互相作答,对歌才起头,然后问根底,问哪里人,姓甚名谁,有对象没有,这样才唱到互相赞美的山歌,才到互相考试,唱起盘歌。有真功夫,才能唱出爱慕,透露真情。经过几次交锋,才能确定恋爱关系,这比起一般恋爱来还复杂得多。

男女对唱、对问,一般问不下去,或者答不出就算输。然而也有想通过唱歌加深感情,最后成为对象的,那么,就会歌下留情,互相让步,相互妥协而结束。

好了,玩转壮族“三月三歌圩”,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不要问我是谁,请叫我阿牛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