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中野六宗师司令王根山被认为是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

在卢香战役中,中野育种一开始摘下了“要抢襄阳就先抢南山”的传统打法,先抢南方的大山,然后准备攻破城市歼灭敌人,但在实战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现代战争。)

经历跃进大别山那一年多的艰苦转战之后,六纵减员甚多,即便经过补充兵额仍然不足,每个连都只有五六十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装备也受到了很大削弱。在这次战役中,六纵仅有四门山炮可用,就攻坚战的标准而言,火力是比较弱的。

为了震慑守敌,每到黄昏时刻,六纵便集中两门山炮,向襄阳西门一带施射,一直射到深夜才停。襄阳城池很小,炮弹爆裂声足以震动整个襄阳城。

守襄阳的新旅一○四旅有一个美式迫击炮连,但它射程较近,无法对解放军的山炮进行还击。城内守军唯一的一个重武器,是一门没有瞄准镜的野炮,也不知道是哪支部队从襄阳开走时把它作为半废品给扔下的,而且炮弹不多,仅有几十发。因炮身较长,守军称它为“长烟杆子”。

再被逼得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康泽就让人把“长烟杆子”拿出来壮壮“威风”。因为没有瞄准镜,守军只好决定先趁白天瞎射两炮,以便观察弹着点,慢慢校准角度,等到晚上战斗激烈时再正式使用。

不料第一发炮弹射出去后,居然鬼使神差地碰到了六纵一门山炮的炮位,把那门山炮给打坏了。六纵进攻火力之不足,由此可见一斑。

(中野六纵,可以看到重武器也就只有区区两门山炮)

各部自夺取外围的万山等阵地后,再向前推进就停滞不前了,而且部队的伤亡和弹药消耗都很大。指挥员们站在万山顶上向东望去,只见江水滔滔,烟雾迷漫,襄阳周围的敌军工事、碉堡仍是重重叠叠。

刘伯承不断收到前方战报,都是说攻城难度太大,无法取得成功,与此同时,内线传来的情报,则显示敌军已经陷入了异常恐慌动摇的情绪之中。

守敌兵力不大,战斗力不强,加之军心不稳,这些都让刘伯承认定应该坚持打下去,为此,他下令继续组织攻击。

以六纵为主的攻城部队再攻十字架山、虎头山等主要阵地,但是连续两夜都未能得手。这一状况令六纵上下备感焦虑,在纵队的林间指挥所内,几名指挥员都紧锁双眉,有的叉着腰在棚子里来回踱步,有的坐在地图前苦思冥想。

一个多小时后,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突有所悟,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再攻山就中敌人的计了!”接着,眉头便慢慢地舒展开来。

自古打襄阳,都是先夺山后攻城,很少有人想到,这种常规也有打破的可能。

按照这时的实际情况,如中野各部继续胶着于外围山地,不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必然会拖延时间,贻误战机,乃是一条扬敌所长,暴我所短的下策。王近山主张索性撇开十字架山、虎头山等主阵地不管,直接开始攻城。

(电视剧《亮剑》)

敢于这么做,是因为王近山料定,当解放军攻城时,山上的敌军不敢脱离工事下山来攻,而它在山上的火力又打不到解放军,“让它看着我们攻城,叫康泽把那些大山当成包袱背着吧!”

第二天,王近山便带上旅长们一道去观察城防。从敌情和地形上看,襄阳城北外是汉水,对岸有樊城守敌,而城东、城南又均为敌占区,实施主攻时侧背受威胁较大,只有城西有机可乘——在老河口、谷城已被中野控制的前提下,从这一面攻城,侧面会比较安全,而且一旦闯过“三关”,城西通道就将处于敌人的火力死角内,攻城部队可以直逼西关城下。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谋帅刘伯承》)

实体书《谋帅刘伯承》现已出版上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