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质量有保障吗?什么时候开学?高考顺利吗?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孩子在家的时候,如何保证自己的健康?本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联合控制机制记者招待会,一一解决了上述传染病引起的一系列新的教育问题。

错峰开学,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助力学生居家学习

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延迟开学。何时开学?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这首先要各地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情况来制定,例如上海相关地区已经发出了2月底之前不开学的通知。此外,为确保返校过程的安全有序,教育部还将推出“错区域、错层次、错峰开学”:“错区域就是疫情严重地区和其他地区要错开时间,错层次就是大学,包括高职高专、中专和中小学也要错开,因为中小学基本是在属地范围内,而大学包括中职和高职都有跨省的流动,所以这是一个错层次的开学。错峰就是在同一个地区错开不同时间来开学。”

在开学日期尚未确切之时,不少学生与家长十分关心居家学习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产生了焦虑。对此,教育部采取了不少措施,通过提供远程学习资源和技术平台支持,为学生居家学习助力护航。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整合了国家以及有关省市和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将于2月17日正式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平台的资源包括新冠肺炎防疫的有关知识、红色教育资源、专题教育资源、数字教材资源,以及从小学到普通高中主要学科课程的学习资源。课程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通过直播卫星户户通平台向全国传输有关课程。电视频道播出的资源要通达农村偏远地区,覆盖偏远农村网络信号弱以及有线电视没有通达的地区。为丰富学习资源,还组织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中小学校的优质资源,面向全国开放,免费提供选择性使用和支持。

高考、就业、考研通通推迟?一切将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而定

高考关乎成无数学子的前途命运,也是千家万户的关注焦点。疫情背景下,今年6月份的全国统一高考是否会推迟时间?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要把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健康安全放第一位,如今距离高考还有4个月,教育部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地评估疫情对组织考试可能引发的问题,审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方案。除了高考学子,疫情也给大学应届毕业生和考研学子的下一步带来不确定性。推迟开学是否会影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找工作?考研复试是否会顺延?教育部在这方面有哪些措施?

“当前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还是在延迟开学期间如何做好线上教学的工作,我们会密切研判形势,根据疫情的变化,适时做出有关高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答辩时间的相关要求和具体安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道。他表示,依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寒假期间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也作出了全部暂停的要求,同时要求各高校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做出适当减免实习学分的政策。此外,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受影响,教育部已经针对防控疫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做好“加强网上就业服务”“ 大力开拓就业渠道”“ 着力强化重点帮扶”“ 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四项工作,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至于考研复试的时间,王辉回应称,根据教育部有关在疫情流行期间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的要求,教育部有关部门已经印发通知,明确原定近期举行的自划线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和有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推迟举行,具体工作安排由各相关招生单位在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指导下,结合本地、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确定。

居家隔离,也应当“好好吃饭”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宅在家里,也让不少家长犯了愁:在尤其需要免疫力的当下,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卫生的饮食习惯?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膳食营养?

“我们要告诉大家,疫情当下,一定要好好吃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赵文华在发布会现场说道,“民以食为天,吃是为了获得人体健康必须的营养素,保证人体的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反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后也不易恢复。营养素对健康而言是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吃饭,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素。”至于如何搭配饮食,赵文华建议,一是要努力做到食物多样化,以薯类、谷类为膳食主体,而且要多吃粗杂粮,要保证鱼、禽、瘦猪牛羊肉、蛋类的摄入量,多吃大豆和豆制品,适当多喝奶,以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的需要。既要坚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要主动足量喝水,避免不渴不喝水,要控制油炸、火烤以及深度加工的食品,少吃过咸、过油、过甜、过辣的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其次要培养孩子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做到三餐有规律,会选择零食,不挑食、不偏食,会看营养标签。提倡和践行家庭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她还鼓励家长让孩子们参与食谱的制定,参与食物的制作,让孩子们学会做几道菜——这些从小学到的技能和培养的好习惯,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新华社

编辑:陆正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