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再现了自己的大学公众号(身份证:右健大学)

现在大学生小学毕业十年了,仍然有那么多文章几篇让他们非常害怕。

比如牛郎偷了仙女的衣服,威逼其成为妻子,难道对吗?七仙女为了报恩下嫁穷小子董永,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还忘不了林黛玉……

现在看这些故事都还觉得令人费解,何况那时只是小学生的你?

最终娶了薛宝钗的贾宝玉,始终忘不了林黛玉。

不仅是中国古典故事,童年时曾看过的很多外国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在现今看来都不再“单纯”。

白雪公主凭美貌“霸占”了小矮人的房子;长发公主被王子的几句甜言蜜语就骗走了……小时候的“童话故事”,不知多少成了长大后的“恐怖故事”。

小时候的“童话故事”,是长大后的“恐怖故事”。

当然,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古典故事无可避免地会带上时代的烙印。

随着时代更迭,故事所呈现的风俗形式、价值观与现在的总体文化环境都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众多“毁三观”情节的主要原因。

古典故事是否可以用现代思维来解读?这样会不会造成奇葩的误解,我们又是否应该对其作出“更正确”的导读呢?

现代人和古人互看:大家都是奇葩

按现在的标准来审视我们从小读到大的故事,你可能会觉得故事里的那些古人要么逻辑惊人,要么就毫无逻辑可言。

叶圣陶改编版的《牛郎织女》因为入选了小学课本而为大众所熟知,曾经凄美的一段爱情故事在被重新解读后,变得狗血又离谱。

牛郎偷看织女洗澡,还把她的衣服偷走了,还用自己的悲惨故事博取织女的同情,之后更使织女与他组成家庭,为他生下孩子。

偷走织女的衣服还偷看洗澡,牛郎竟然还能抱得美人归。

在现代人看来,这哪是什么神仙眷侣的旷世绝恋,分明就是一出渣男诈骗的戏码。

在渣男牛郎面前,小姑娘织女可能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而果断出手斩情丝的王母娘娘不仅不应该承担骂名,而她这种“及时止损”的手段更是值得倡导—女儿被渣男哐了,及时阻止,才是真的为女儿好。

背负骂名的王母娘娘,才是真正有眼力见的角色。

不仅牛郎、王母娘娘的形象可作重新解读,能用现代视角“重新分析”的故事真的太多了。

比如,聪明机智的范本—司马光砸缸的行为,从现代法律的视角来看,还可能面临罚款的风险。

司马光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应该是以“破坏公共财物”作为代价来救人,而应该另想他法。难道几个小孩搭成一座人梯不能救人吗,非要砸缸?

虽然最终救人成功,但按理说司马光的父母是逃不过要赔大家一个新的缸——毕竟“公共财物不可侵犯”。

司马光砸缸,破坏公共财物,罚款20

比司马光“更不懂法”的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有人觉得他努力读书的精神确实值得赞颂,但方式用错了。

首先,凿壁破坏了公共财物—这道墙是他和邻居所共有的;其次,偷窃就更不对了,蜡烛散发出来的“光”是邻居的私人财产,匡衡怎么能说偷就偷呢?

更严重的是,凿洞之后,邻居的隐私还可能被侵犯。

匡衡的邻居简直堪称“中国好邻居”

如果说司马光、匡衡的行为最多会落到“警告或罚款”的下场,那么打虎的武松很可能会被直接拉去“坐牢”,毕竟老虎可是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

在老虎还未对自己进行人身侵害的前提下,武松就对其“狠下毒手”。放到现在,武松就应该被抓起来,判个十年八载。

老虎这么可爱,怎么可以打老虎。

让现代人和古代人对谈,大家很可能会“鸡同鸭讲”。

有人在乎意境,有人紧攥逻辑,用当下的道德法则来评判一些古典故事,许多细节都经不起“现代考验”。

有些故事,确实很“渣”

牛郎、司马光、匡衡、武松这些人物看起来虽然很“渣”,但仍传播出正面的价值观。

牛郎与织女结合后,对爱情与婚姻始终坚贞不渝;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的反应机智灵敏;匡衡“偷光”的背后,是废寝忘食的刻苦;武松打虎则反映了人类的勇敢。

但有些中西古典故事在表达主题时,本身就很“震撼”我们的三观,譬如前两年引起讨论的“二十四孝”故事。

关于“愚孝与孝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这一问题,也曾引起过很大争议。

直到现在,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里,仍然能找到“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卧冰求鲤”更是为大众所熟知: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儿子为了让母亲吃上鱼,用体温化开冰,再从冰窟窿中抓鱼。

且不论用体温把冰化开是否符合常理,这种以伤害自己身体来“孝顺”父母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愚孝。

小时候可能会觉得二十四孝故事非常感人

何谓“愚孝”?指的是昧于事理的孝行。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除了“卧冰求鲤”令人感到难以想象外,另一篇“割股医亲”则更为离谱,主人公割掉自己大腿上的肉,只为作药引来医治母亲的病。

这类故事若仅仅作为民间传说,或许并没有太大影响,但一旦被编入小学教材,其后果细思极恐。

曾经,还是小学生的鲁迅先生就曾被这些故事吓到过,因为小时候家道中落,他一直很担心父亲把他给埋了(出自“二十四孝”的“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的故事,竟是鲁迅的“童年阴影”。

有些外国童话故事也曾被批三观不正。知乎的一个帖子就对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形象提出过质疑:

公主为什么一定很美,而反派为什么一定是丑陋的,这会不会引导孩子认为,外在美与内在美总是会契合,美人一定善良、样貌不好看就一定是恶人?

另外,童话故事对“白马王子”的过度美化,也引起许多人担心。

比如在长发公主的故事中,善良又单纯的长发公主被母亲关在高塔上,陌生人王子未得到公主的同意,就擅自利用其长发爬进高塔。

更可怕的是,这位王子凭借几句甜言蜜语就把公主骗走了。这种过分美化王子的现象在童话故事中也不胜枚举。

童话自然都是美丽且梦幻的,但当其主要受众—未成年女生过度沉溺于这些美好的故事而不自知,对陌生男性毫无防备心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小学生读语文课本时,真的读懂了吗?

无论在哪个时代,古典故事都一定要读,但它们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

故事离现代生活太过遥远,读起来毫无共鸣,因此中外古典故事通常不受学生欢迎。

怎么能让古典故事焕发生命力?当然不能靠老师的一己之力。

一位曾在小学担任了两年兼职老师的大学生说,在她经历的课堂里,古诗和文言文成了不少小学生最讨厌的课。

每次她教授这两类课文时,都要绞尽脑汁去想一些现在听起来更流行的段子,将它们和古诗或者文言文结合,这样会比单纯讲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更能吸引小学生。

学生改编的古诗,同样押韵上口。

她还提到一个现象,前些年曾在小学生圈很流行改编古诗,这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所以,她也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去改编古诗。在改编的过程中,亲身参与会让学生对古诗更有感觉。

就好比一度在网络爆红的用“数字拆诗”等好玩的方式来解构李白、杜甫的诗歌,这种用现代眼光解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行为至少能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原本死气沉沉的作品在他们眼中变得鲜活起来。

“数字拆诗”让严肃的古诗词变得有喜感

当然,一味的“解剖”对古典作品的理解始终有所欠缺。

真正理解古文之美,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这个过程是否能让学生接受并能深刻地去理解,非常考验老师教授的功力。

举个反例,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曾吐槽过一个问题,他觉得自己中学时期的语文老师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解读很失败,这让中学时的他对鲁迅的文章感到非常厌恶。

上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着结合鲁迅写的其他杂文,回过头去细细地看《故乡》《社戏》等文章,才有所感有所悟。

“那时对鲁迅的总体感觉就是他每天都很愤怒,老是抨击这个、讽刺那个的,现在会觉得鲁迅是一个极具幽默感的人。”

回过头来看,中小学时代语文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估计不少人的答案会是“背诵全文”、“默写不能有错别字”或是“请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恐惧。

从那般恐惧中一路读到大学的你,最大的疑惑或者遗憾大概会是—中小学时期的那些课文,那其中蕴藏着的文字的情与意,我真的读懂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