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与林迈克尔(中)、白求恩(右)对话)

新华社记者朱智差异

与女性和儿童都知道的白求恩医生相比,林麦可这个名字很多中国人不熟悉。

1937年12月2日,这位年仅28岁,出生于英国勋爵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学者,与白求恩一起,从加拿大温哥华坐船出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两人并在船上相约,将来在华北重逢。白求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迈可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毛泽东亲笔书写的给林迈可的信封)

近日,一个名为“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1937-1945)”的主题图片展在北京巡展,让林迈可这个似乎逐渐陌生的名字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同时通过他的镜头,那段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历史再次清晰呈现在我们面前。

(北京大学图书馆)

该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主办,3月9日至19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之后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军事博物馆等地巡展。共展出林迈可抗战期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延安拍摄的10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以及书信手稿等文字资料和实物。

历史的观察者、参与者、见证者

(林迈可和夫人李效黎)

刚到中国,林迈可在燕京大学担任经济学导师,他以英国学者身份为掩护,在当时的学生——毕业后成为他夫人的李效黎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在日本占领的北平购买药材、手术器具、电台设备、机油、技术书籍等种种物资,为抗日根据地提供无私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林迈可一家辗转抵达晋察冀边区和延安。

(朱德与林迈可交谈)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随身携带一架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机,拍摄了大量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生活、战斗的情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影像。

(儿童团团长在群众集会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图片展大部分照片都是由林迈可的外孙女美国学者Susan Lawrence(中文名李淑姗)女士提供。此次展览的总策划、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吕彤邻教授是吕正操将军的女儿,当年林迈可一家与吕正操将军一家结下了亲密的关系,是促成此次展出的一个机缘。

(林迈可镜头中的吕正操夫妇与儿子)

吕彤邻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国际友人和善于独立思考的学者,林迈可既是中共抗战的观察者,又是亲历者、见证者,他的视角是非常独特和客观的。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举办此次图片展正是要通过林迈可的视角,展现当年敌后根据地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

(毛泽东与美军观察员)

(毛泽东与女儿李敏)

图片展开展以来,吸引了大量在校师生和普通市民前来驻足观看。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韩达说:“展览给我最大触动就是历史的真实,林迈可拍摄的大量照片生动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生产生活的场景,更加证明中国人民那段团结抗战的历史不容抹杀。”

(延安保育院的儿童)

(少年通讯兵)

“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林迈可使用自己制造的电台发报)

抗战中,作为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林迈可,另一个重要身份却是无线电技术“专家”。早在燕大的校舍里,他就利用自学的无线电技能,为八路军安装通讯电台,并与其他购买到的“违禁品”偷偷运送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边区,他用缴获的日本侵略者的器材制作了上百个形式各异的电台。这些独具匠心的仪器为八路军提供了开展游击战、运动战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

(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电台台长梁骥在试验小型电台。林迈可是晋察冀军区无线电技术指导顾问。)

1944年5月,林迈可穿过日军三道封锁线来到延安。面对当时新闻封锁的战时局势,他向中共中央建议,当务之急是“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吕彤邻介绍,“为了使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消息飞越太平洋,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菱形天线与具有强大功率的发报机,终于使延安新华社的消息跨过太平洋,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同时,他还参与了新华社英文新闻稿的编辑工作。”

这正是1944年9月1日正式开播的新华社英文每日电讯。而当年从美国西海岸接听并记录下来的这些最早的新华社英文电讯稿,至今还作为国家档案,收藏在马里兰州的联邦传播委员会档案库中。

(延安新华社窑洞)

毛泽东主席曾经给新华社作过这样一个著名的批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如今抗战胜利已经70年,曾经的延安“窑洞通讯社”已经成长为一个世界性通讯社。而林迈可,这位曾为中国抗战作出特殊贡献的“无线电战线的白求恩”,理应让更多人知道和尊重。

(晚年林迈可夫妇在美国华盛顿家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