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讲道理,看道,使用它是有节日的。—— 《增广贤文》

前言

赚钱的方法有很多,股票也是很多人可以选择的一种赚钱方式,但买股票需要一定的眼光。有人在股票市场赚了很多钱,也有人因为投资不当而倾家荡产。

现在炒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放在60多年前,绝对是件很新潮的事情。

“投资”6元的信用社股金

这件事情发生在1957年,当时虽然处在建国初期,但是全国各地在政府的带领下,逐渐开展起商业金融活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了资金的募集,要求入社的社员缴纳入社费,这笔入社费并不是白交的,而是作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原始投资。

每位社员缴纳的金额是6元人民币,缴纳了这6元之后,这6元就成为股金,而缴纳之后的社员就成为股东。而且缴纳的钱在退社的时候是可以退还的,而且凡是持有股金的人,定期还会收到分红,因此当时张凤江叔叔就缴纳了这6元钱。

当时6元钱能买很多东西

别看现在6元钱买不到什么,可是在当时物价比较低,6元也能买很多东西,甚至和现在几千元差不多。当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一张电影票是5分钱,1斤白面的价格是1角5分钱左右,所以说这6元钱不是个小数目。

当时张凤江的叔叔是觉得,这钱放在信用社里还能给分红,多一份收入家里的生活也能有一丝的改善。出于这样的原因,张凤江的叔叔就花6元钱买了信用社的股金,后来张凤江的叔叔把股金证明留给了张凤江。

六元股金分到17元3角7厘

张凤江在一次整理旧物的时候,看到了叔叔留给自己的股金证,当时他很好奇当年的6元股金,现在能分到多少钱。找了个时间,张凤江就带着股金证到银行资讯,距离张凤江叔叔入社缴纳这6元钱,已经过去了62年。

在这62年的时间里,农村信用社经历了内部改制,按照正常操作来说,这6元股金早就不作数了。经过查证之后,银行告诉张凤江,他手里的这6元钱的股金证,只能兑换17元3角9厘。

这也让张凤江感到非常意外,没想到曾经的6月前,放在银行62年仅有17元多一点的利息。在张凤江看来,这点利息远没有这个股金证有意义,因此张凤江也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把利息兑换出来,而是要继续收藏这张叔叔给他的股金证。

总结

张凤江的叔叔当初选择用6元钱买股金,这种投资做法还是非常有眼光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信用体制的变化。如果在当时能够在内部改制之前,将这6元的股金兑换出来,也许能够规避掉一些损失。

放在现在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今金融投资多样,有一些闲钱的人会拿一部分钱来做投资。但是金融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在做投资的时候要有眼光,而且要了解多方面的信息,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胡乱投资。

【参考资料】《增广贤文》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