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琅琊榜又来了。

作家没有改变,团队没有改变,服装造型场景的风格没有改变。

演员虽然全换了,但是这故事距离第一部的设定已经过去五十年了,第一部里的全体人物早已团灭,消散在了滚滚历史的风烟里。所以演员全员大换血也并不会带来任何观感上的不适。熟悉的朝代,熟悉的风格,要不是知道这是一个架空的故事,观众基本都要相信历史上真的有过这群人了。“造出一个世界”,仿佛可以认为就是对这个故事最恰当的描述。

相比《琅琊榜》,《风起长林》没有原著的依托,我们只能从现有的人物介绍和预告片里略作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无论是琅琊榜原著还是电视剧,最终结局都是萧景琰登基后,新建长林军编制,算是继承当年的赤焰遗志。而最终萧景琰之子与祁王萧景禹之子萧庭生在廊中嬉戏时,富有智慧的老太监高公公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

于是琅琊榜的续集定名《风起长林》,寓意已经十分明显了:完全延续第一部的尾巴这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个新建的长林军中,起“风”了。忠君爱国的长林军遇到了和当年的赤焰军类似的境遇:权势过盛,遭人忌惮,遭人陷害。

当年看完琅琊榜的电视剧,不少观众都表示并不希望有续集。不希望有续集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琅琊榜的故事停在了一个颇为完美的位置。如果有后续的话,不能不说令人细思极恐:

高公公那一句风从来没停过是面对着两个孩子说的,这两个孩子将来的关系会变成怎样?尤其是祁王的遗腹子庭生,他会不会黑化,会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回来与萧景琰的后代争夺皇位?

如果梅长苏没有死,那么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是否也会应验在他和萧景琰之间?

历史上从来不乏上述例子,历史总在这样的例子里反反复复地向前发展。然而作者放过了大家,安排梅长苏死于疆场,求仁得仁。又让故事在高公公这句话里戛然而止,没有再延伸大家的想象。观众都明白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众看完剧之后太喜欢梅长苏,不忍心他付诸了半辈子的心血才达成的目标再次陷入重蹈覆辙的轮回里。也不忍心看到他全力救下来又口传心授的赤焰遗孤变成贰臣贼子。故事的停止让大家舒了一口气。

因此,听说有续集,听说续集名字还叫《风起长林》,很难不让人的心又揪起来。

时间推移到了五十年后,当年的萧庭生已经长成了孙淳大叔(划掉),并且成了长林军的统帅。不得不说作者再次放过了大家,特意隔了一代,不让原先那群人卷入新的争斗里。又放过了庭生,让他真的延续了赤焰风骨。再次开始的争斗和类似当年赤焰军的历史重演,还是和上一代人隔久了一些,没有让梅长苏刚死就又乱起萧墙。

当然也有观众仍旧觉得难以接受:梅长苏才死了五十年,他之前付出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一切都是老样子,个人的力量还是不能和历史潮流抗衡,一个人的清明理想终究敌不过全社会的自私懒惰争权夺利因私废公。

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可谓是非常正常,甚至作者让这事隔了一代才发生,都算是非常温柔了。现实中恐怕一代也熬不过去。

当年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的时候,里面讲到我很喜欢的历史人物楚庄王熊旅,给了他一个当时令我有些难以接受的评价:强人政治,人亡政息。但是几年后的今天,我再想起这句评价,再看琅琊榜里的梅长苏,觉得这个评价可谓十分中肯了。

我们歌颂人性里的真善美,宣扬琅琊榜中爱国的,团结的,有血性的,一片赤子之心的种种美好品质,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实中人性的恶存在且将永远存在。我们歌颂人性的美却不能寄希望于人性的美。我们热衷于看到梅长苏理想达成却不能寄希望于靠梅长苏一个人让整个世界变得海晏河清。他如同历史上任何一个为历史纠偏的国士,他们每个时代都可能出现,却出现得如此偶然。“人亡政息”并不只是一句残酷的话,恰恰是历史的现实。

熊旅死了,楚国霸灭。但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历经几代却依旧强盛——可以用来规范后人的永远是某种制度,而不是某个人。琅琊榜中梅长苏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什么制度,所以必然也难逃人亡政息的宿命。

琅琊榜已经算是非常理想化的作品,故事里一切总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中途经历曲折,但最终总是生机勃勃。从风起长林的片花中大致也可以看出,整个长林王府仍旧会是延续琅琊榜中情怀的一批人。萧庭生和他的儿子儿媳妇们,看上去也仍旧是那种“光风霁月”的人物,虽卷入浪潮遭人陷害,仍旧不改初心九死未悔的类型。

其实故事写到这份上,已经可以说很令人欣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