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粉们都猜对了。

是的,今天我要讲的电视剧是——。

《西游记》

Journey to the West

因为86版的《西游记》(后作《西游记》)不仅是世界第一的3000重播量,而且多次被送到国礼。

豆瓣9.5的超高分。

IMDb评分8.8。

它一度风靡全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在柬埔寨,只要是提到中国电视剧,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西游记》。日本NHK一刀未剪播放,史无前例。欧美观众也为它着迷。

这一奇迹最离不开的人就是她——

杨洁。

▲文中大量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作为《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应该不赞同上面的这句话。

在接到拍摄任务后,她立下军令状,告诉团队:

在我们面前有两个前途:胜利或者失败。失败了,责任在我,是我的能力不够, 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浪费了国家资财;成功了,是我们大家的功劳。

对此,请允许我用王朔的话点赞杨洁导演。

当别人指出你优点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原著红了几百年。

清代道学家刘一明发现,它的每一个字都有典故。

为此,他专门写了《西游原旨》。

没文化的人看热闹,有文化的人看门道。原著确实可以让文化人“玩索而有所得”。

举个例子。

五行山象征的是佛家说的五毒“贪、嗔、痴、慢、疑”。

孙悟空一个跟头是十万八千里,正是到达西天的距离。

这也有说法,意思是灵山也是一个跟头就到了。正如成佛或者成魔,善恶仅在一念之间。

这个解释在原著中也能找到对应。

孙悟空曾对唐僧念了一首诗。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等悟性让唐僧心服口服。

不可否认的是,让《西游记》原著流传于世(可惜的是阅读原著的人并不太多),不是它每字一典,而是因为它的文学性和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

对于《西游记》,总导演杨洁有八字方针: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

取经路上是九九八十一难,花了14年才到西天。

《西游记》也是杨洁的取经路,花了6年时间才杀青。

取经团多灾多难,猪八戒总是喊散伙,杨洁带领的团队也总是状况百出。

饰演唐僧的演员各种暴雷,前前后后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汪粤。

为了演好角色,他接受杨洁建议还去法源寺体验生活。

与和尚一起吃住,剃光头,穿僧衣。

直到有一天,汪粤受不了。

杨洁问原因,汪粤说,法源寺蚊子太多了,很咬人。和尚不许打蚊子,说那是杀生。

汪粤进剧组后,只拍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三集。

退出原因是有人请他当主角,然后他就走了 。

第二个唐僧是来自山东话剧团的徐少华。

他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唐僧,因为太帅了。

徐少华拍了很多集,如《囚困五行山》,《猴王保唐僧》,《计收猪八戒》,《智激美猴王》,《发现红孩儿》,《趣经女儿国》等等。

然而,拍摄期间,徐少华收到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对此,他开启来回忽悠模式。

在杨洁面前说,上学拍戏二选一 ,选拍戏。

在山艺那边说 ,上学最重要。

最后,徐少华离开剧组,去山艺当学生了。

迟重瑞是第三位唐僧。

迟重瑞能吃苦,方头大耳也有佛相,拍完了最后的戏份。

如果较真的话,饰演唐僧的演员一共有6个。

有图有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肯定有毒粉问,《西游记》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总有人半途而废?

至少有两点原因。

第一,拍摄时没有人相信,这部电视剧能爆火。

第二,薪酬太低了。

整个剧组薪酬最高的只有两位,六小龄童和马德华。

他们拍一集是90元(四年没有涨薪)。

讲真,在拍摄初期,杨洁对六小龄童并不满意,眼睛近视,缺少猴气,个子太高(原著中孙悟空很矮)……

好在杨洁有一流的调教演员的能力。

督促近视700度的六小龄童练眼睛。

演技差,配备指导老师。

试播集《除妖乌鸡国》中,孙悟空是这样的。

这种表演的不足之处在于他缺少猴气,更像个威风的猎户。

杨洁给六小龄童找一流的指导老师。

一个是表演艺术家董行佶。

另一个是表演艺术家郑榕。

毒药君之所以点名这些人,就是想提醒近些年一直在打假前沿的六小龄童老师(点击可阅读)功成名就了,别忘了那些帮助过你塑造经典角色的前辈。

讲真,扮演孙悟空的难度确实非常大,六小龄童老师也吃了太多苦。

好在他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他值得无数的赞美。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戏份最多。

有些戏份难度太大,万般无奈只好替身。

在杨洁所著的《敢问路在何方》(珍藏版)中,至少有三处提到六小龄童替身的戏份。

一处是与哮天犬的对手戏,狗的主人亲自扮演孙悟空。

一处是弼马温骑马飞奔。

▲领头的马性子太野,六小龄童hold不住

一处猴王留洋学艺,用的是水性好的渔民刘江发。

安全第一,毕竟六小龄童不是真的孙悟空,承认用替身并不丢人吧。

▲该微博已经删除,找网友截图

主角选得好,配角也始终在线。

二郎神用了林志谦。

不仅仅因为他人帅,而且真能打。

他是万籁声的弟子,万籁声的师傅杜心武来头很大,做过孙中山的保镖。

又帅又能打的二郎神,还是《西游记》的武术设计。

剧中的好演员太多了。

金池长老的扮演者是程之(膜拜中~这是我心中的表演大师啊)。

太上老君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的指导老师郑榕。

女演员阵容很能打。

人气一直高的女儿国国王朱琳,娴静温婉的气质,让暗黑系的女儿国成为纯爱国度(这点和原著不同)。

车迟国王后是德艺双馨的赵丽蓉老师。

唐僧他娘殷温娇的扮演者,背景也相当惊人。

她叫马兰,黄梅戏演员,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美人。

后来嫁了个会对汶川请愿灾民含泪的作家老公——余秋雨。

当时人气超高的王刘晓庆表示,要演白骨精。

80年代的刘晓庆,妥妥的流量王,这种诱惑哪位导演能抗拒?

杨洁就可以。

她不接受刘晓庆白骨精村姑老妇都要演的要求。

除了演员好,台词也很棒。

篇幅限制,仅举一例。

红孩儿问观音菩萨,“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它和原著中那个“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相比,前者才更贴近黑社会头子的口气。

在这里说红孩儿是黑社会头子没人反对吧。

台词好,音乐也很棒。

《女儿情》都听过吧?

这首歌的流传度特别广。

韩寒的《后会无期》用,18年春节档公映的《西游记女儿国》也在用。

词作者杨洁。

曲作者是许镜清。

就像六小龄童应该感激杨洁一样,许镜清也应同样如此。

是杨洁挖掘当时尚未出名的许镜清。

在主创团队组建方面,杨洁只有一个标准,唯才是用。

什么是人才?靠的是她的艺术感觉。

片头曲《云宫迅影》就来自许镜清。

对于这首曲子,中央台台长王枫似乎不太满意。

他还组织了专家作曲家研讨会,会议认为,曲子太洋,不够民族化,不配做古典名著的配乐。

对于这样的意见,杨洁并不同意,拿出掷地有声的回复。

“作为《西游记》的总导演,就要对全剧的艺术负责。既然将这部戏交给我,我就要对全剧负责,请不要干预。如果不满意,等全局拍完,你全部换掉我也不管”。

这份坚持让杨洁付出了代价。

中央台批下的300万资金用完,就不再投钱支持《西游记》的拍摄。

这也为《西游记》也从原定的30集变成了25集埋下了隐患(这才有了后来的《西游记续集》)。

后来,对于《西游记》续集出现的差评,杨洁也总结过,时代的发展,观众的期待值提升,故事内容的雷同,武打的港台化……

吊诡的是,《西游记》竟成为杨洁一生的痛。

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她得罪的人不计其数。

得罪领导得不到拍摄经费,最终在铁道部十一工程局获得300万的资金(这笔资金也只能支持25集的量)。

为了能够在寺院实地取景,美化唐僧形象。

因为拍摄周期长,蒙受公费旅游的指责······

这里面的磨难与痛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西游记》爆红,主演获得鲜花和掌声,名利双收。

导演摄影师道具师这样的幕后人员在哪?恐怕没人关心。

杨洁有多孤独?

拍完《西游记》,杨洁一度遭到排挤,耗费八年的心血之作《司马迁》,中央台不重视,版权后来卖给了日本。

▲目前网上只能找到日语版和西班牙版

杨洁去世后,六小龄童录制视频表示哀痛,并表示自己在创作《敢问路在何方》,用以告慰恩师杨洁。

至于这样的告慰是否合适,毒药君就不表态了。

只得感叹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杨洁走后,大约像这样的《西游记》的确不会再出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