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执笔/木下岩

航班号/第53次航班

时间/2021.08.27

亚里士多德说:

“最终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每天坚持的事情。

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小岩很是认同:

一个人若是保持自律,TA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

一个人若是天天躺平,TA的人生不会好到哪里。

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你能否严以律己。

01

自律·去除杂念

刘德华曾在《开讲了》分享过自己一段经历:

当年,他在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突然要去电影圈发展,因为更喜欢大荧幕的感觉。

当时身边的人都不看好刘德华“转型”,纷纷劝他:“刘德华,你这样做,迟早会后悔的。”

刘德华《开讲啦》视频截图

说到这,刘德华哽咽了,他说:“当时我很孤独,很迷茫,很难过,没有人支持我,也没有人给我建议,有的,只是反对的声音。”

他继续说:“但,我还是没有受这些人的干扰,坚持自己的想法,毅然决然选择了电影圈。”

刘德华极其严以律己,为了能在镜头前保持好状态,他把体重一直控制在65公斤。

在这40年间,刘德华拍了156部电影、29部电视剧,发布了79个音乐专辑,举办过300多场演唱会,这还不包括他写过的几十首歌曲、投资过的几十部电影。

后来,刘德华成为影帝,那些反对他的声音早已消失不见。

前段时间,刘德华为纪念自己出道40年,在线上举办了一场直播,直播观看人数破亿。

刘德华直播截图

很多人佩服刘德华为什么能够40年如一日,工作和生活都如此自律?

刘德华回答道:

“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一种努力吧!再大的梦想,都是从一个平常的躯体开始的。

自律真的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把努力当作习惯,慢慢就出现自律。”

小岩认为,在这40年间,刘德华早已把自律刻在骨子里,成为日常习惯;

而这习惯又能让他能够“屏蔽”周围不和谐的声音;

专注自己的目标,一路向前,最后成就了优秀的自己。

02

自律·摆脱焦虑

作家严歌苓,从1991年起,一直保持着每天写作5-6小时的习惯。

为了保持健康体魄,每隔一天,她还要游泳1000米。

尽管刚开始做这些的时候,很痛苦,甚至有时一坐在书桌前就会全身发抖,但她坚持住了,并使之成为了习惯。

严歌苓曾说,如果一天不写作,她就跟没醒透似的;如果一连多日不写,她就感觉像犯了烟瘾的人,新陈代谢都紊乱了。

心理学家研究提出:自律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小岩认为,光有想法不行动,只停留在“想”时,不劳而获只能出现在“梦里”。

当我们开始付诸行动,并为之坚持时,焦虑的情绪会不翼而飞,被你的成就取而代之。

自律,是治愈一切焦虑的良药。

03

自律·让人越来越强

曾国藩是个“笨拙”的书生,出身平凡,身上有很多粗鄙的陋习,早期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

但在曾国藩31岁那年,他决心改变自己,将自律奉行到底。

曾国藩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余病根在无恒,今日立条,明日仍散漫,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

大意是说:

“我的病根在于没有恒心,今天给自己立下规定,可是明天就忘光了,还是改不了散漫的老毛病。

我没有常规可以遵循,将来我去面临群众,我没有公信力,做事情一定没有成果,我要好好的自我警戒。”

曾国藩为了改变自己懒惰的习性,他坚持每天读书,无一日间断,即使在打仗途中也没有改变过。

除读书外,还有写日记,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善恶念头都记录下来,以此规范自己。

后来,正是这持之以恒的坚守,让曾国藩官运亨通,十年里七次升迁,从翰林院侍讲升到礼部侍郎,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属于二品官,副部级待遇。

极致自律成就了曾国藩,使他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小岩认为:越优秀的人,往往越自律。

自律不单指行为举止,更多的是精神自律。

大部分人理解的自律可能是: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实际上,那些为了自律而自律的生活,很可能是“伪自律”。

真正的自律,是对自己的人生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与规划后,发自内心为目标做出努力,并有正向反馈的那些事情。

小岩心中的自律是:

拥有清晰目标,确认所做之事是正确的,并朝着目标发力,不被任何声音所干扰,一直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任何一个追梦人,都是一个自律人。

点赞转发,与你共勉。

参考资料:

微博知乎百度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END>

欢迎你来到

小岩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