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名为“小郭”的青年相声演员出世后,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一直是“著名相声演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郭”经常提到的“主流相声演员”。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郭’变成了如今的老郭,不变的是,他依旧是非主流的相声演员,对立的依旧是主流相声演员。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三点:一是主流相声演员有公职单位,都有职称,虽然地位有高下之分但都属于公务员,而非主流则虽然有单位,但是单位是私营企业;二是主流相声演员有固定工资,即使没有演出也不影响生活来源非主流则是凭借工作量计算工资,演出场次越多工资越高,如果没有演出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三是主流相声演员作为公务员,必然是服务党和国家的,需要因时因地因政策的演出,非主流则是服务于观众的,因为只有观众喜欢,才能挣一口饭吃。
而这两类相声演员都有一个代表人物,非主流的自然是老郭,主流的则是姜昆了。其实,这两个人应该是你做你的,我干我的,互不相干才对,何至于搞到现在这样水火不容,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那么,小编就来试着分析一下。
一、相声再热,那不是我的功劳。
首先要肯定的是,姜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有不少的好作品,和李文华老师搭档可谓是经典,和唐杰忠老师合作也让人记忆犹新,不过自从一段《着急》之后,他已经没有能够让观众记住的作品了。换句话说,他在和新搭档戴志诚合作之后,除了一段《琢磨》还值得玩味外,剩下的作品是如同过眼云烟了。可以说,在唐杰忠老师退休之后,这是姜昆艺术的分水岭。
他在没有好作品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相声是日趋势微。远在老郭没有横空出世之前,就有人发问‘那时的相声界谁坐第一把交椅?’,马季老师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旗鼓相当的就只有姜昆和侯耀文老师,若以名气而论,姜昆是要比侯先生更有名气一些的。
可惜,姜昆并没有扭转乾坤,他的确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制作网站、征集网络原创、多人一起合说等等,可是这些方法并没有用,观众不买账,到现在回过头来看,他所做的变成了笑话。
他没做过努力,那不公平;他不想让相声重生,那不可能——只是他做不到。恰巧,老郭做到了,老郭让相声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可以说,这次相声的繁荣,老郭是主力军,也可以包括一大批的民间艺人,而姜昆在其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像这样可以载入相声史的功劳,却跟姜昆无缘,你说,他怎会甘心?
二、作为大旗,但一山难容二虎!
上文提到,姜昆是相声界的一杆大旗。若以艺术成就论,他不够格;若以名气论,他是第一。尤其是在马季老师、侯耀文老师相继去世后,他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
不过,这是在所谓的‘主流相声界’里,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是另一个人独掌乾坤的,那就是老郭。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翻开历史,‘万人迷’李德炀再能耐,也要听裕德隆的;宝字辈人才济济,也要尊张寿臣大师。姜昆虽然不是门掌,可他是大旗,他不会允许好不容易自己熬成了婆,可‘公公’又续了弦。
归结原因,在于没有气派。马季老师曾经评价老郭‘这个年轻人把相声带活了,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让大家都听相声,我就开心’;张杰尧标新立异,不被同行认可,自称‘张稽祖’,最终张寿辰大师出面调节,口称‘傻大爷’(这是尊称),这才和解。
可惜,姜昆并不是马老,也不是寿老,他还没有前辈大师的那份心胸,面对一位处处超过自己的后辈(虽平辈,但实是差了一代人),想到的并不是提携,而是打压,老郭那性子,你敬我一寸我还你一丈,你伤我一厘我让你遍体鳞伤。
老郭虽气盛,根源却在姜昆。你要做大旗,容人之量该有。今年德云社的20年,来了一位老前辈杨宝璋先生,先生说‘我今天推了一个堂会,一亿六千万!’台下自然大乐,可有些观众有所不知,去年老郭专程去给老爷子拜90大寿,说了一句‘我今天推了一个商演,八千多万!’
——这叫你敬我,我也敬你。
三、风格不同,可到底谁好谁坏?
姜昆和老郭是两中截然不同的风格。姜昆一是作为公务员,必然要为党服务,抛去在特定年代的一些谄媚,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外,他的很多作品,是要立意大过内容的。之前看宋丹丹出的一本书,书中说,那年黄宏约她上春晚,她觉得笑料重要,黄宏觉得立意重要,就因为这个,两个人再也没有合作过。在强调立意的时候,必然有些包袱会损失掉,这是姜昆的节目有些观众觉得不可乐的一个原因。
相反,老郭是一个民间艺人,所倚仗的只有观众喜欢,早年间老艺人撂地所说的黄段子,当然不能再说了,可一定会比电视尺度更大、包袱更多样、效果更强烈。再加上老郭除了有基本之功,还有创作之能,又加之在不名之时的艰辛,所以他的节目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
孰好孰坏,我不敢断言;但观众更喜欢哪一种,是显而易见。为了老郭买票进茶馆,甚至专门去趟北京;为了老郭跟看明星演唱会一样,攒钱买商演票;为了老郭买了优酷会员,为了‘坑王驾到’买了爱奇艺……
每个演员都会说,观众的口碑代表一切。我想,除了我因为要写文章,还在网上搜索姜昆的节目外,年青一代里会去找姜昆相声的怕是少之又少了。
姜昆作为一个年纪轻轻就满身光环,受到千家万户喜爱的大明星,到现在无人问津,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事实上,不仅仅他失落,崔健、罗大佑、王杰等等都有些失落。可惜的是,姜昆的成就远远没有那些人那么高。
四、推陈出新,却观众并不买账!
姜昆的推陈出新,有些讽刺。老前辈说了‘超过四个人就不叫相声了,乱!’可是那段《回眸望九》,光相声演员就11个,再加上伴舞的、唱歌的、走秀的,大概得近百人,这不该叫相声,该叫做舞台剧,我每次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都说不清的不舒服,可姜昆竟然在某档节目里说‘这是迄今为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年代最长的相声’,说出来,还颇有些得意。
都说老郭的成名是来自于网络段子,这话我首先是不同意的,因为谁都可以上网,为什么只有老郭?事实上,发挥网络作用创作相声的始作俑者是姜昆,甚至在某年的春晚上,他的一个节目就叫做《网趣横生》。我从来不认为拿网络段子放到相声里有什么错,发扬集体智慧,这句话可能是某一位网络段子手的,但是那顶多是个包袱,离真正的作品差之千里。姜昆的错,是不该拿来就用,一句‘有个网友给我说了一个笑话’,实在是太突兀,他把这事儿分得太清,而且他用的网络段子也太过正式,咱们都是网民,真正能引起观众发笑的段子,在他那里是行不通的。
张寿臣大师把相声带到了堂会压轴、侯宝林大师把相声带到了舞台广播、马季大师把相声带到了电视荧屏,姜昆若是能将相声带到电脑网络,也是一大突破。可惜,他认错了时事,他依旧觉得电视是相声主战场,回到剧场是倒退,他害怕砸了锅,可老郭是不怕的,他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老郭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他敢闯,哪怕再回天津,再去北京,就算是一辈子不成名,他也没有损失;姜昆却身在高位,所以他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改革的不彻底,弄了一个虎头蛇尾,也就变成了笑话。姜昆的失误正是在于他的怕,反之老郭的成功正是在于他的不怕。
五、人多势众,你风头实在太盛
如今说相声的,大概也就是两派了,一个叫做德云社,一个叫做不是德云社。可是在没有德云社之前,有个很大的派别,央视《曲苑杂坛》里称其为‘姜军团’。
姜昆教了很多徒弟,大多身居要职且大多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但是如今已经多数归于沉寂:周炜,二炮文工团团长;唐爱国,山东文联主席;赵卫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陆鸣,武汉市曲艺团团长;刘全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常务理事;齐立强,济南区前卫文工团曲艺队……一连串的名字吓死人,但是还有几个观众能记得?
而老郭也教了不少徒弟,开除师门的何云伟、曹云金,还有岳云鹏、烧饼、栾云平、陶阳等等,都是当下最火的相声演员。再加上德云社的其他演员,谦哥是石富宽老师的徒弟、高峰是范振钰老师的徒弟、孙越是李文华老师的外孙、侯震是侯宝林大师的长孙、郑好是王志涛老师的徒弟、翟国强是刘庆福老师的徒弟等等,无论是人数、质量早已超越了经营几十年的‘姜军团’。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被超越,眼看它楼塌了。心里怎能不是滋味?
若说姜昆对相声没有贡献,那不公平,他在努力,只是努力得不对地方。最终老郭成为了唯一留下来的人。
若说姜昆不想让相声发展,那也不对,他尝试过,只是尝试得半途而废。最终老郭找对了路子。
好了,小编绞尽脑汁想了姜昆为什么会跟老郭过不去的五个原因,其实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胸襟。若是胸襟开阔,这都不叫事儿。
1.文章《郭德纲骂姜昆看这里!五大原因揭密为什么姜昆会跟老郭水火不容!》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郭德纲骂姜昆看这里!五大原因揭密为什么姜昆会跟老郭水火不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