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地图书馆》的第2085部每日电影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你

每当想到自己的勤工俭学路,总会有说不出的辛酸泪水。

别说“决定命运”的高考,单小升初、初升高这两次考试,就让不少人叫苦不迭。

很多人觉得,只要能上重点小学、初中、高中,人生就算赢在了起跑线。

「名校」成了学生时代努力的最大目标。

可是,很多人不明白名校到底好在哪里,上了名校可以改变什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教育那些事——

BBC 在英国进行了一项实验,让家庭条件一般的公立学校的学生和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的学生互换,体验为期一周的交换生活。

这项实验的全过程记录在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分化》中。

显然,BBC想透过这次实验,探讨一场关于教育差异与社会公平的话题。

有网友说:“这简直是英国版的《变形计》。”

比起制造话题,打造网红的《变形计》,这部纪录片可有意义多了。

真香哥

在英国,有两套教育体系:公立和私立。

两种体系的学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差异。

私立学校沃敏斯特,是一所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高级寄宿学校。

校内有400名学生,每年900多万英镑的教学预算。

校区占地60亩, 12个网球场,风光美得无可挑剔。

教学楼的大门都是著名设计师设计,校长办公室的椅子也有两百年历史。(都铎王朝的椅子)

这里师资强、生源好、设施齐全…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这样的学校,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进的。

光是一年27000英镑(折合人民币234900元)的寄宿费,就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换句话说,能去这个学校念书的孩子,除了自身条件,家里都是非富即贵(不是贬义)。

有数据表明,只有7%的英国人可以上类似这样的私立学校。

而这7%,却主导着英国大部分的上流社会与精英行业。

校长说:“这里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上私立学校间接与拥有美好未来画上等号。

另一边,公立学校本罗斯,却是不同的状态。

建校几十年,教师数量与私立学校持平,但学生数量却比私立学校高出一半,有700多名,每年的预算也是对方的一半500万英镑。

校舍所在的德比郡,覆盖了当地最贫穷的地方。

生源方面更是混乱,每周都有人入学,有人退学,大部分学生是叙利亚、伊朗等战乱地区的难民,基本不会说英语。

不止如此,这里还包括了三分之一的读写障碍症或自闭症患者,仅有的教学资源还要分给特殊教育。

这个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家庭背景,父母都是工薪家庭,公立教育是他们能为孩子争取到的最好环境。

BBC在这两个学校各挑选了年龄相仿的3位学生,互相体验对方的生活,来研究其中的差距。

第一周是私立学校的3位同学一起去公立学校,跟公立学校的3位同学一起上课、生活。

老师给他们做了个基本测试:

私立中学的学生,阅读理解水平超过了18岁群体的平均水平;而公立中学的学生,只达到了7岁儿童的阅读水平。

测试的差距,令人咂舌。

在私立学校只拿C的约翰,却可以在公立学校拿到A。

除了成绩上的差距,行为举止上的差距,也逐渐显露。

公立学校的布莱特,完全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咬着自己的衣服带子跟朋友嬉笑打闹。

私立学校的赞德看到会上前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举止。

对于讲究绅士风度的英国来说,细节是他们追求的根本。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有些不适:

这场交换没有所谓的平等,私立学校的学生来到公立学校,好像用俯视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条件好,不代表有资格去指责别人的生活。

没错,这种尴尬的气氛V姐也感受到了,但转念一想,这种不适或许就是差距给人最直观的感觉。

除了两所学校无法改变的硬件条件,教育方式的差距,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其实,有些调皮,不拘小节的布莱特并不是不学无术的坏学生,他也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所以好好学习很重要。”

只不过,对他来说,好好学习,是为了生计。

而对一旁的赞德来说,学习知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喜欢工程学,我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可以拥有梦想的,而梦想在布莱特眼中,是奢望,是抽象且遥远的存在。

私立学校的校长马克表示:“当我们在为学生午餐吃芦笋还是黄豆烦恼时,却不知道这里的学生还在为生计忧愁,吃穿都成问题。”

让私立学校校长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

公立学校的教育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灌输,课堂散漫、不重视学生的情绪。

学校并没有为学生人生态度的养成、自信心的建立、自我修养的提升负责。

马克上课前,公立校长还在怀疑,私立学校老师的水平,因为她了解到之前也有水平很差的老师进入了私立学校。

马克到本罗斯上了一节课,学生们纷纷表示:“原来我的情绪,也可以被老师关注到。”

他不仅关注在课堂上活跃的孩子,那些羞于表达,沉默不语的孩子,也会照顾到,通过鼓励,让大家说出内心的想法,还会告诉大家:你们值得更好的。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赞德可以大方说出自己的梦想,正是在这种信心教育下形成的。

听完马克的课,公立学校校长恍然大悟,原来自信心对学生人格的树立这么重要。

交换的第二周,公立学校的3位同学来到私立学校,体验他们的生活。

刚进校门,就被私立学校的制度“吓到”。

在这里,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作息和课堂纪律,早上六点准时起床,上课不能随意说话、打闹、进出教室。

马克说:“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是在为培养自律做准备。”

着装也要经过严格要求,女生不能穿短裙、披头发,不能化浓妆,西装领带校徽,一个都不能少。

男生皮鞋必需擦得锃亮,上衣扎进裤子,衬衣的第一颗纽扣也要扣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为他们进入职场做准备。

沃敏斯特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开始走「牛津步」。(英国精英必备步伐)

课后活动的丰富,让公立学校的学生大开眼界:

参加晚宴、听不同行业佼佼者讲座、加入42个活动社团、学古典音乐……完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没人把这里的学生当孩子,老师会把他们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提倡他们的爱好。

而这些对于条件有限的公立学校来说,只能望洋兴叹。

交换结束后,渴望得到更好教育的布莱特,成功获得沃敏斯特中学2万7千英镑的奖学金,正式加入私立学校。

而来自叙利亚的学霸女孩纳兹,则依然决定留在公立学校,完成后续的课程。

她选择留下的原因一是自己的成绩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进步;二是与沃敏斯特学生优渥的家境相比,她怕会迷失自我,在那样一个象牙塔里,找不到存在感。

纳兹的懂事和善良,感染着与她互换的(私立学校的)Katie,纳兹深知父母为了自己,付出了多少,也并没有因为自己难民的身份而消极,相反,她比Katie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Katie聊到未来,脸上的稚嫩让她看上去动力不足。

长久以来,教育方式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不止BBC做的这项实验,很多影视作品中也有涉猎:

美国电影《弱点》,就讲述了一个被富有家庭收养的黑人男孩,在接受了好的教育后,发生的改变。

《弱点》剧照

奥赫自幼父母离异,无家可归,长期吸毒的母亲没有能力赡养他,自然也不会给他提供好的教育。

自卑、孤独、盲目…奥赫一直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好心人陶西太太收养,在她的鼓励下,奥赫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开始愿意表达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打橄榄球,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一改之前的丧气,成为美国最出色的橄榄球远动员。

这也是美国橄榄球选秀状元迈克尔•奥赫的真实故事。

现实生活里的迈克尔·奥赫与养父母一家人

毕竟,好的教育,是相互平等的分享,让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都能知晓,社会上任何优秀的角色,都是可以成为的。

做个温暖且有梦想的人,并不是奢望。

2017年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聚焦了一对想要给女儿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

母亲认为,孩子就要上最好的学校,为此他们一家开始各种搬家,为了能上当地最好的学校,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跟贫困生抢名额。

父亲却觉得,只要孩子开心,在哪里上学都可以,不是说只有好学校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

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商量着教育的问题,虽然有矛盾,但都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

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

发人深思的「父母与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博弈」

这的确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提倡“快乐式散养教育”类似于纪录片中的公立学校,一种是提倡“规范化的精养教育”,类似片中的私立学校。

两种理念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也有相应的弊端。

快乐式散养教育,学生更容易感知爱,学会温暖和爱人,但由于体系的不完善,快乐可能只是暂时的,没有系统化的教育,会让孩子在成长里不知所措。

规范化的精养教育,多少有些拔苗助长,过早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会让功利心大于上进心,精英化教育缺少挫败,也会让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难以调整。

《都挺好》里的大哥苏明哲就是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出国深造,人前的佼佼者,在面临失业危机的时候,也变得不堪一击。

很多人好奇,实验结束后,交换者的生活是否有改变?

尤其是选择转入私立学校的布莱特,他的发展会好于选择继续留在公立学校的纳兹吗?

这些答案都是未知的。

但对V姐来说,看完这个节目最大的感触并不是教育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而是孩子们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公立学校的孩子去到私立学校再回来,不会觉得不适应;私立学校的孩子去到公立学校,也不会有“你们低我一等”的感觉。

我想,这就是被爸妈爱着的结果吧。

只要爸爸妈妈是爱着我们的,我们无论去到哪里,心中都会有力量。

穷养和富养,没有那么重要。

【和V姐聊聊】

你觉得学校的教育会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