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在体育场上面突破自我,在体育场下面不断思考。当辉煌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对于体育和人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感悟。

新华体育即日起与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合作,推出30位奥运名将的访谈录,与您一起分享运动员们在赛场之外的人生感悟。

第二期的嘉宾为中国射击队名将杜丽。

新华社北京7月5日新媒体专线 杜丽是奥运会、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气步枪的“大满贯”获得者,在世界枪坛极富盛名。

曾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为中国队赢得雅典首金,曾在北京奥运会上连中18个10环惊天逆转。她,在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竟是一个替补的身份。

“没想到当年的一个替补,如今反而成为队里留下时间最长的人。”

与射击特别有缘分

在被教练选入射击队前,小杜丽并不了解射击,甚至之前也并没有太关注体育。

然而,当自己被选去练射击的时候,突然她发觉似乎与它特别有缘分。

“每一步都是命中注定的一样,正好就踏到那个点上,站在了给我预留的位置上。”

有了感觉,也有了家人的支持,给了她一种不允许自己离开的依恋感。

如今的她,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可小时候,杜丽的性格就像个小男孩:爬墙、上树她都会。

但射击训练是不允许说话的,也不能随便动。刚开始,她的习惯性小动作很难改掉,很不自觉地就想说几句话,就想动一下,感觉这样才舒服,“受不了一直站在那里的姿势”。

  2002年9月,刚入队并获世锦赛第二名的杜丽在中国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训练。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在经过大约半年的训练后,她才慢慢适应。直到后来,可以一个小时不说话、两个小时不说话、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半天都不说话的状态。

射击,让她越来越安静,越来越专注。

雅典奥运一飞冲天

“2004年是我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当时年龄还小,不懂什么叫压力。”

因为从来没参加过奥运会,于是杜丽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憧憬,想作为运动员去体验、感受奥运会带给自己的一种力量。

杜丽对于奥运村的文化,对雅典这座城市的文化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想去探索、尝试、感受。整个过程都很新奇,就像探险一样。

“整个奥运期间我都是以一种特别高兴、特别兴奋、特别新奇的心情去参加,享受整个雅典带给我的快乐。”

当时杜丽其实对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整个过程就是在享受比赛,完全投入其中。

“决赛中,我在打完最后一枪后,只感觉自己已经全身心投入比赛中了,没有周围的干扰,仿佛任何人都不存在。”

放下枪的那一刻,杜丽才感觉比赛结束了。然后就有人告诉她,她是第一名。

图为2004年8月14日,杜丽在雅典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以502环的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 新华社发

“我当时感觉不可思议,不敢想象奥运会冠军竟然这么简单的到手了。”杜丽说。

站上领奖台,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杜丽特别骄傲。

北京奥运挫折成长

“2008年奥运会参加奥运会时的感受和2004年时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过四年训练,杜丽更加成熟了,状态也更好了,所以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期望值:想力争卫冕。由此,心里也就多少有了一些压力。

在奥运会第一个项目10米气步枪比赛中,杜丽在资格赛中表现完美,只可惜决赛上,由于没有调整好情绪,导致了一个失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打完之后我还是有一些懊悔的,自己没有拿到奥运会金牌事小,更主要的我没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响奥运会的第一枪,让我深深自责。”

2008年8月9日,杜丽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以499.6环的总成绩获得第五名。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这之后的整整四天,她都非常难过。在教练及团队的帮助下,最终她还是调整好了情绪,继续参加50米运动步枪三姿比赛。

“我重新站在那个决赛馆中,我告诉自己不能重复同样的错误,要吸取经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调整并非易事。三姿是指卧射、立射和跪射三种姿势各20发子弹,加起来总共60发子弹三种姿势。她的最弱项卧射20发打完后,排名在十几名;立射打完已经排到第二十几名了。

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资格赛上。新华社记者焦卫平摄

“每打一种姿势我会下滑十几名,让观众看的都有点心寒了,因为奥运会也就三、四十个人比赛,我居然倒数了,感觉没有希望了,我自己也感觉没有斗志了。”

最后一项是跪射。计分射前有一段试射时间,杜丽总共试了三十多发,最后还剩十几分钟留给计分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恰恰就在换上计分射之后,杜丽突然就特别自信。

“从来没有过的自信,觉得对跪射很有把握,我居然连续打了18个10环,自己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每打一发子弹,她的名次就升一格,直到最后滚动到了第一名。

“我自己在打的时候,每打完1个10环就感觉坚持了一发,之后又一个10环,就这样一发一发不停的坚持。打到最后的时候,第19发打的是一个9.9环,我当时停了一下,告诉自己最后一发子弹还是要认真对待,多争取一环是一环。”

在这种心态下,杜丽稳稳地打了个好10环,结束了比赛。最终,杜丽以资格赛第一名的成绩实现大逆转晋级决赛。

她找回了自己的沉着冷静、心无杂念,找回了自己的精准技艺,也找回了丢失的金牌。

2008年8月14日,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射击女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打完最后一枪后,眼泪夺眶而出。新华社记者李尕 摄

她回眸一笑,随即潸然泪下。

事后,教练对她说:“你的状态让人特别振奋!”

命运就像手掌中的细纹

2009年全运会,“不会打”国内比赛的杜丽在家乡主场失利。赛后,她流露了退役的意向。

那一年年底,杜丽与庞伟在男方家乡--被誉为“体育冠军摇篮”的河北保定大婚,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担任证婚人。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北京奥运会两周年之际,杜丽产下一子。

根据以往,年龄偏大的运动员,尤其是女性运动员,结婚生子后,几乎没有再重新站到奥运会赛场的。

但是,杜丽回来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杜丽火线复出,并顺利通过了队内选拔。不过,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无缘决赛。这,是她在伦敦奥运会的唯一一项比赛。

“很累,比上一个8年都要累,两年吧,特别累特别累,这是我从事运动员以来最累的一个周期。因为我结婚生孩子可能耽误了两年,决定要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会很艰苦,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也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还是回来了,还是抵不住奥运会的这种诱惑吧。”赛后数度哭泣的杜丽,当时再也说不下去了。

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回顾这段历史,她说,自己在产后复出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有一些不甘心,想让大家对射击运动员有一个意识上的改变。

“因为我是在自己最巅峰的时候放下了枪,回家生子,选择退役确实心有不甘,所以我还想重新回到这个集体当中。”

她说,50年后,她希望后人对她的评价是:杜丽是一名改变了大众对射击传统观念的人。

里约奥运会,杜丽又拿起了枪。

去年1月,她决定复出。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34岁的她在中国队奥运选拔赛中获得了女子10米气步枪和50米步枪三姿两张里约奥运门票,就连她自己都直呼“命硬”。

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命运就像是手掌中的细纹,虽然弯弯曲曲,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稿件参考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TY039)。版权、原始视频和文字资料归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所有(),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编辑:卢羽晨、实习生段宛辰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