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

身边人的这句窃窃私语,终于结束了人们这一次焦急的等待。

当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的傅莹,优雅地走进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阳光厅,原本安静的空间立刻响起了热浪般的掌声。这是9月13日下午,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由北京大学和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新书首发会的现场看到的一幕,而早在发布会开始半个小时前,很多学生与老师们就已经在这里安然守候。

这一次,傅莹带着自己的新书前来。

在甜蜜的期待中,舔出“小熊 ”

“回想这五年,1825个日日夜夜,我从外交岗位转向聚焦国内问题的立法机关;从参与双边和多边谈判,到了解、认识和回应国内民生和社会问题;从亲历国与国之间的斡旋博弈,到学习和参与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这个转型并非坦途,我始终都怀着敬畏职责、敬畏人民之心,攀山一般的学习,努力适应这份重任与使命。”

在新书的封底,傅莹如此写道。

这五年,是傅莹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至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的时间。她在前言中回忆,2013年3月4日第一次进入新闻发布会现场时的惶恐,2017年3月4日离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时的豁然开朗。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书中的第一部分,前几页即是她从2013年到2017年之间的一些工作照片,无论是与他人的合影,还是自己的单人照片,都是人们印象中的模样,优雅知性,温柔庄重,意气风发。

《我的对面是你》也正是从“解构2017年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开始,至“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以及“新闻发布会之外的故事”结束。在那些文字里,傅莹时而犀利,时而感性,“重现”了自己如何在发布会上回应各方关切,如何将自己“炼”成一位发言人的过程,和她参加一些国际论坛的体会以及与国外媒体打交道的经历。

傅莹把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比喻成“母熊舔崽”——

“据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这样描绘,写诗犹如‘母熊舔崽’,慢慢舔出宝宝的模样。我的这本书,从2015年12月开始酝酿,到2018年1月收笔,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和我的团队也经历了犹如舔出小熊一般的过程,在甜蜜的期待中艰苦努力,甚是煎熬。”

如今,在甜蜜的期待与煎熬中,这本书终于有了熊宝宝的模样。

这是傅莹今年出版的第二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26万字的体量,傅莹在这本书里向读者讲述了她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如何与中外媒体交流和沟通,也讲述了作为一名外交官,面对国际上的各种误解和成见,如何向外部世界客观平和地介绍中国。

丰满的道理和骨感的现实

虽然,这是做过三十多年外交官的傅莹,写下的一本关于做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全新体验的书,但在字里行间,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多面的傅莹,是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傅莹,外交官的傅莹,驻外大使的傅莹,还有作为一个女儿以及一个母亲的傅莹。

新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母亲包立茹”。

在书中,傅莹也曾回忆起有关女儿的点滴。

“我虽然平日陪女儿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对她细致入微的关心她是能体会到的。我对女儿的学习和专业选择,对她的成长和性格培养都很上心,她的人生大事我绝不会错过。”“女儿高考那天,我正在与印度外交部来访官员进行双边磋商。这两件事都很重要,早上我和丈夫一道把女儿送入考场,就赶回外交部开始会谈。快到中午时,我要求休会两小时。”傅莹说,虽然这个要求很突兀,但是当印度同事听说她是要陪参加高考的女儿吃午饭时,表示非常理解,欣然应允。

对傅莹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平衡,不过能够如此“完美”解决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她说,在驻外的那些岁月,只要孩子一放假就会到使馆来,一家人一起生活、旅行、朝夕相处。“这对分离是一种弥补,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及时了解彼此,我作为家长也能跟上孩子的变化。”

家庭与事业,职业女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

在书中谈到女性权益保护的问题时,傅莹感同身受,以自己在职业与事业中如何选择平衡为例,予以回答。她认为,女性的社会经历有一定的国际共性,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职业女性都面临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之间关系的难题……

“我自己的体会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从时间投入的角度看,做到平衡是很困难的。女人每天也只有24个小时,不比男人的时间多,对于职业妇女,尤其在事业的提升阶段,要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是不可能的。”傅莹说,虽然这是一个分身乏术的难题,是女性面对事业、面对人生,不得不做的一个艰难和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弥补,对家人有爱,有发自内心的关心,无论怎么缺乏亲身陪伴,家人仍能体会得到……

而对于女性就业歧视,傅莹也在书中回应:“道理可以讲得很丰满,现实可能很骨感。社会生活本身就是这么矛盾。我认为确实要改变观念,一定要尊重女性就业的权利,要看到妇女儿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世界需要更多地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怼不是我的本意”

“单打独斗?不,我需要一个团队”

“谁控制朝鲜?”

……

一个个地翻看新书的小标题,每一章几乎都能感觉到傅莹的言辞犀利,而面前的她,却是温文尔雅、柔声细语。“写这本书的意图,是想说明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和态度。尤其现在,中国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当困难和负面,如何去传播中国信息,如何维护国家形象,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在以《世界需要更多地听到中国人的声音》为题发表的主旨发言中,傅莹说,“美国不少记者和学者承认,在美国都是美国人在讲中国,但是,即便媒体想找中国人采访,例如找一位专家或学者来确认某个事或者回应一些观点,也很难找到。美国媒体记者已经习惯于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关于中国的二手信息。许多在美国流传的说法,在我们看来是不准确甚至是满怀偏见的,但是因为没有其他信息去对冲,人们往往笃信不疑。”

她说,这些年美国出版了不少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书,例如白邦瑞2015年写的《百年马拉松》,纳瓦罗2011年写的《致命中国》。虽然充满了臆测,也没有严肃的学理分析,但据说在美国还挺有市场。普通美国人看了这些书,会对中国产生误解,甚至是愤怒。“当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大众的视野,当许多国家的公众都希望了解中国的时候,我们如何提供及时和充分的信息能不能也拿出同样生动的书和文章,去满足世界对中国的信息饥渴?”

该怎样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关于这个问题,傅莹认为,“沟通是必要和有用的,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信念,才有可能做出努力,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人的声音。”

而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沟通的技巧,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也正是她这本新书贯彻始终的内容。至于如何沟通,傅莹把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态度和方法归纳为“道”与“术”,认为沟通的手段千差万别,最基本的是坦诚相待,讲真话、讲实话,用事实去打动人。

傅莹说,评判沟通效果的依据是结果,不是自己想讲什么、讲了什么,而是对方听懂了什么、接受了什么。“年轻一代将在新的世界平台上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国家的复兴目标,希望大家学会沟通、善于沟通,这将是跟上国家走向世界步伐的起点。”

两个小时的时间走近傅莹,印象最深的是,她就像在发布会开始时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所说的那样:“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她温文尔雅、才思敏捷、刚毅果断。尽管柔声细语,但立场清晰坚定,而且让人听了觉得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形成了外交场上独具特色的‘傅莹方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联系授权

大家都在看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钟玲

编辑/吴苏锦

美编/李凌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