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行車筆記

作者:車狂之家手編輪工作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骑车特性:有些人短距离加速很强,有些人擅长爬坡,有些人可以长距离维持稳定均速。为了让个别优势发挥到最大,轮组设计也因应不同的骑乘需求强化特质,以下概分为「空力轮」、「爬坡轮」、「全能型轮组」来讨论。

空力轮

Shimnao C75 可归类为空力轮(图片来源:三司达)

「时速40km之下人的出力有83%在对抗风阻,但是时速20km时仅58%。」

上述数据看来差异不大,但事实上维持时速40km,一般人输出功率需要325w(其中83%在对抗风阻:325*0.83=269.75w);维持时速20km,一般人输出功率仅需 58w(其中58%在对抗风阻:58*0.58=33.64w)。两者速度差2倍,但风阻的功耗实则是差8倍!

(上述速度与输出功率为预估值,当人的骑姿与器材有变动,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由上述的推论可得知:当你的速度愈快,愈需要空力轮为您省去风阻→这样说对吗?不完全是,要看骑乘的速度够不够快跟稳不稳定。

一般来说更高的框有更低的风阻这是我们所知的,但因为框高变高,重量也会变重;在常常变速的公路赛是非常不利的-重会让你的加速度不够实时,反应慢了半拍。

空力轮是用在高速时,出力、速度很稳定的三铁、计时赛上,设计上以低风阻为要求,像Shimnao C75、Campagnolo Bora 80、MAVIC COMETE、CXR系列,都可以归类为空力轮。

MAVIC COMETE、CXR系列(图片来源:MAVIC官网)

爬坡轮

爬坡就是要克服地心引力,所以对于爬坡轮来说轻是一定要的;再来爬坡时会摇车,车身会左右摆动,刚性不好会浪费多余的力气在轮子的变形上,所以轮子需要好的侧向刚性。

爬坡轮就是以轻量、刚性为设计要求,甚至可以牺牲风阻;而刚性是因人而异,体重愈重、常常摇车、踩踏愈不顺畅的人愈需要好的刚性,对于这些人来说好的刚性甚至比重量来的更重要!

若真要说爬坡轮的代表,就是MAVIC R-SYS SLR虽然是铝框,但是很轻,刚性也是顶级;这些都是因为它独有的专利设计与搭配非常粗的碳幅条才办到的;也因为幅条太粗,所以风阻比一般市面上的轮子大的非常多,说是爬坡专用轮也不为过。

MAVIC R-SYS SLR(图片来源:MAVIC官网)

全能型

说到全能型轮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车友口中的瞎猫、跑零。Fulcrum racing zero competizone,1500g左右的重量算一般、框高24/27mm并不算高。

Fulcrum racing zero competizone(图片来源:Fulcrum官网)

全能型的轮组就像是天秤两端的中间产物,风阻不如空力轮、重量也不如爬坡轮,听起来好像没优点了?但爬坡轮要轻又要保有刚性,空力轮的框高要够反而增加轮圈制作的难度,这些在设计、生产上都是成本,也因此价格会高一些,全能类型的轮子反而是生产容易、价位较亲民的选择。

全能型轮组性能介于空力轮与爬坡轮之间。(图片来源:车狂之家手编轮工作室)

使用者要求

轮子的特性分析完了,那来研究一下什么人适合什么轮子。

如果今天是比公路赛、爬坡赛,一般就会建议用管胎轮组,因为管胎框有较轻的重量,在自行车上轻就是$,管胎轮组也有更佳的刚性/重量比。若是三铁赛会建议用开口胎、无内胎,因为三铁赛没有补给车,破胎需要自行处理,所以比较不适合用上难以修补的管胎;虽然开口胎来的更重些,但因为三铁赛的出力是稳定的,实际上影响不大。

再来考虑个人因素,若您平常骑乘的路线是比较平缓、速度也比较快的,那就倾向用风阻比较低的轮子;反之若是坡爬的多,速度也不快,那就需要轻一点的偏爬坡轮。

(图片来源:123RF)

本文转载自行車筆記,作者車狂之家手編輪工作室,来源网址:。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