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们的专栏始终没有以美洲杯为主要描写对象,一方面固然是网站内部的分工安排;另一方面,美洲杯一直以来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都是非常尴尬的——不是说参赛球队水平不高、球员星味儿不重,而是美洲球队说到根上实在是不像欧洲人那样纪律严明,尽管技术能力很强,但落实到战术层面时经常看起来有些随意或者反常规,很多战术领域的道理到美洲杯赛场上往往会沦落为纯粹意义上的理论。无论你如何觉得“理论永远赶不上实践”、“球员个人技术决定一切”,有些最基本的道理也总归是要承认的:今晨智利能够以相对较弱的个人能力占据场上主动并最终捧杯,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对阿根廷“乱枪打鸟”战术体系的一次完胜。因而本期的图解与其说是解析一场比赛,倒不如说是看看阿根廷如何让自己变得缚手缚脚。

1 以帕斯托雷为代表的“莫名其妙大队”

开场阿根廷第一次有威胁的进攻,既可以说犯下了还算常见的、不太严重的错误,也可以说是给后面的战况揭开了序幕,我们来看4分钟左右阿根廷一次进攻的静态截图:

当迪玛利亚左肋拿球时,梅西已经在像弧顶处移动并处于无人盯防状态。智利后卫线平行站位,实际上整条防线都已经被白色圆圈圈住的3名阿根廷球员给压住,不大可能迅速封堵到中路,此时迪玛利亚正确的选择毫无疑问是分给梅西,但他却在带了两步后直接射门,最终浪费这次计划。平心而论这种选择决然称不上“罪大恶极”,很多进攻球员在此时都会选择直接射门,脚风真顺了这么打也无可厚非。但这只是阿根廷全场莫名其妙选择的一个开端而已。

一分钟后,坑爹的变成了帕斯托雷。当大巴黎中场在中圈附近拿球时,智利球员已经迅速展开了围抢,帕斯托雷此时正确的选择是按照蓝色箭头分球给左翼队友,然而他却按照黄色箭头往右边路带球,最终丢球。注意此球是从右路分到中间到帕斯托雷脚下的,右路仍然集中着大量自己人与对手,哪人多往哪带,帕斯托雷在这球的处理上,让人佩服的恐怕只有胆量了。

你可能觉得这是智利逼抢严密的结果?或者说,一次处理球不当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那么好,下一张图会告诉你,帕斯托雷的“表演”还没结束:

阿根廷前场偏右位置持球进攻,智利球员已经呈红色圆圈,对持球的帕斯托雷展开围抢,但是这个围抢并不高效,从图上看,帕斯托雷有足够的空间分球,可选择的传球路线也非常多,几条蓝色箭头都没问题,无论是分到中路,还是找右路套边的萨巴莱塔,甚或脚法好一点直接长传给左边插上的迪玛利亚都可以。但是帕斯托雷偏偏选择了继续原地带球,最终被断。

非但在中场,当球进入到危险地带时,阿根廷的渗透进攻也往往到帕斯托雷这就彻底结束了。此君本场处理球多少有些拖泥带水的感觉,其中以两次进攻尤为明显:

此球阿根廷找到渗透空当,智利球员盯人并不十分严谨,特别后腰位置上人手不足,阿根廷向前直塞球并无难度。帕斯托雷此时处于中锋位置上,他的横向跑位要球也没什么问题,阿根廷球员于是将球沿蓝色箭头直传给帕斯托雷。按道理来说帕斯托雷如果不具备摆脱能力,就应该立即寻求继续分球的空间,包括回球给拉维奇寻求撞墙式配合,帮助拉维奇内切,或者原地不动护住球等着拉维奇反越位插入;结果帕斯托雷沿黄色箭头带球推进,而两名智利防守球员则沿红色箭头一路夹抢到了底角,最终断球成功。

这球则是极为可惜的一次进攻。阿根廷前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3打3的快攻局面,拉维奇沿蓝色箭头将球分给帕斯托雷后,后者居然磨磨唧唧的带球玩花活,最后被智利3名球员夹抢断球成功。整场比赛下来,帕斯托雷给人的感觉像极了几年前的甘索,看似技术不错,举止大气、成熟,实则其“前腰范”的踢法和球队多少有些格格不入,或者说,马蒂诺根本就没把他摆到正确的位置上。当然,单就对帕斯托雷的使用而言,马蒂诺能做的也不多,他的思路是摆出一个机械化的433,前场完全交给梅西一人统领,而由于球队在中场放上了马斯切拉诺和比格利亚两个“打手”,再不用帕斯托雷起到连接作用是不行的。这个思路是能够理解的,但问题是,这个体系本身到底合适不合适?难道像阿根廷这种等级的球队,最终与之匹配的竟然是这么一个机械化的、简单到家的战术吗?

2 要威胁还是要安全?

这里要强调两点:第一,阿根廷全场踢得不如意,不是帕斯托雷一个人的问题,整条攻击线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第二,马蒂诺的这个思路不是完全无效的,阿根廷球员的个人能力在那摆着,120分钟打下来肯定有机会,只是好的思路形成的机会肯定要比马蒂诺更多而已。我们来看两次梅西主导的进攻——注意,这次说的是梅西,而配合对象则是阿圭罗;换言之,这已经是全世界(至少是阿根廷)能够拿出的最好的进攻搭档,如果他俩做不好,那只能说明这个思路压根就是错的。

这是开场后不久的一次进攻,梅西禁区前沿蓝色箭头分给阿圭罗,后者沿黄色箭头插上,为对方干扰(红色箭头)后没能形成射门(也许是受制于腿短……)。这次进攻其实没多少可说的,这就是一次典型的个人能力的体现,之所以将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这体现了马蒂诺的一个思路:注意阿根廷其他球员插上并不及时,这不是单纯的打快,而是打的简单。

这次进攻更能说明问题,梅西在中路持球推进,此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和刚才一样,直接直传找阿圭罗,这么做难度极大,当然好处是塞过去了就是单刀;二是交给右路插上的萨巴莱塔。其实后一种选择是比较常规的,大多数球员一般都会选择分边;具体到梅西,在巴萨他也不是每球都选择这么激进的传法。而且此时智利球员并未完全回放,阿根廷是前场4打6(由于比达尔在梅西身后,实际上是4打5),分给萨巴莱塔不能算耽误时间或者降低威胁性。此球最终梅西直塞失败,智利断球。

3 一对一:轻骑兵作战唯一的出路?

其实,阿根廷非常规的做法不仅仅是选择另类、传球冒险这两条。从一些比较有亮点的进攻来看,马蒂诺的思路还不至于混乱到这个份上——好歹也是名声在外的主教练,混也不至于混到这个程度。他的想法是:既然球队缺少攻坚重武器,那么干脆就想办法通过前场单干的方式把个人能力激发到最大化。为此阿根廷不仅仅放弃了传控,甚至于近乎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禁区两肋。来看几次有威胁的进攻:

此时智利呈标准链式防守站位(苍天啊我看了两遍录像就发现这么一两次次比较标准的链式防守站位……美洲杯不愧是美洲杯……),梅西则处于两链条中间。我们之前多次谈到过,当两条防守链中间出现对方持球进攻球员时,链式防守将会面临最大的挑战,何况此时持球进攻的是全世界有球能力最强没有之一的梅西。当然,此时智利队有一个优势,就是阿根廷球员站位过于集中,以至于防守链条实际上不是覆盖全场,而是覆盖半场——注意最靠左的一名防守球员也不过是在弧顶处,阿根廷队广阔的右路居然一个人都没有。也就是说,智利的防守链条在局部人员配置上还是差不多足够的。梅西这球过的也确实够逆天,在落后两个身位的情况下硬生生的靠速度趟过了防守球员,突到了底线附近,此时一旦回传,马上就是倒三角配合打成,破门是分分钟的事。只是可惜梅西没能把球传回来而已。

此球则是阿根廷利用智利队防守中站位过于松散的问题,给阿圭罗创造了一次一对一的机会。此球沿蓝色箭头直塞出去后,实际上就是要让阿圭罗和对方拼爆发力,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人能拼得过阿坤。这球也确实形成了威胁,可惜和上一球一样,最终结果略令人失望而已。但这是足球场上的正常情况,战术上讲阿根廷的这次进攻是打成了的。

然而这样的进攻也确实太少了。智利队防守不错固然是原因之一,阿根廷自己进攻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马蒂诺设计的进攻打法简直毫无立体性可言,出现上述两种一对一的机会还好说;可一旦对方站位稳、阵型牢,阿根廷别说拿出解决办法,其跑位压根就不像是要解决问题的样子,比如这球:

边线球开出来后,阿根廷前场发展到大禁区角。此时压根就没有进一步渗透的可能性。常规一点选择有3个:第一是打回到中路,继续组织;第二是反过来再从左边路发展,让罗霍等人套边寻求下底传中机会;第三是进攻球员高速插入禁区,在禁区内形成接应点。但注意在圈顶处的梅西和比格利亚,他们谁都没往禁区里插;而拉维奇也没选择把球打到中路或者分边,而是直接把球吊入到禁区里,让阿圭罗跟对方肉搏……智利球员身高是低,但这不意味着原本不善此道的阿圭罗突然间会变成米利托……

4 智利队立体化的反衬

作为对阿根廷的反衬,我们有必要来看两次智利队的进攻:

图中智利队前场左翼进攻。阿根廷后为队员站位问题并不大,有些失位的萨巴莱塔此时也在疯狂往禁区角上补。注意此时智利球员的站位:在持球队员所在的左路,没有一人上前帮忙;反而是远端,3名防守球员同时高速前插。而最终皮球也传到禁区里,比达尔在同对方球员拼抢后获得了起脚机会——你说智利球员有哪门子身高优势?但是人传出来了就能形成机会。这就是3个接应点和1个接应点之间的区别。

这球则是一次下底传中的典范:桑切斯边路形成突破后下底,阿根廷球员此时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桑切斯身上,身后的两名球员,尤其是远端的比达尔甚至无人盯防。桑切斯也合情合理的把球传给了后点的比达尔,后者则贡献了一脚高质量的打门。

对一支缺乏高点的球队而言,球场宽度得到何种程度的开发,有时候对进攻的质量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马蒂诺疯狂的想从中路和肋部形成渗透,其结果是自己踢得缚手缚脚,智利队的防守可以轻松的吞并中路而不顾其他;相反,智利人向两边的扯动和对禁区内争顶的重视,则多少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热图对比,来看看两队对球场宽度开发的差异:

(智利从左向右进攻,左图为智利活动热图;阿根廷从右向左进攻,右图为阿根廷活动热图)

注意图中的4个红色圆圈,可以看出,智利对前场两边的空间开发,要比阿根廷多得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两队进攻质量上的巨大差异。

结语:

在之前的巴萨赛季总结中,笔者曾表示巴萨的变革从马蒂诺时代就已经开始。但这并不是所谓的“给马蒂诺洗地”,一个教练提出一种思路,和他能够将这个思路做好,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譬如一个厨子发现顾客胃气不振,认为他应该吃点健胃补脾的食物,这个想法当然是好的,但这个厨子做出的一锅健胃粥让人胃口大跌毫无性质,那么这个厨子当然就是失败的。马蒂诺在巴萨固然难言成功;执掌阿根廷国家队后第一次大考,也应该在今晨宣告不及格。前后暴露出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却都相当值得深思总结——当然,我们谁也不比马蒂诺强,谁也没资格当阿根廷的主帅,但需知:以“事后诸葛”的姿态回看一下比赛暴露出的问题,本身就是球迷的一种常规做法——毕竟除了不喜欢阿根廷的球迷,至少对中立球迷而言,问题少了,比赛才更好看。

文/唯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