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球线的特性,在每次穿线后的24小时,无论何种材质的球线都将流失大约10~20%的磅数。于是网球圈多了一种传闻:穿线磅数高一些无所谓,掉着掉着也就成低磅了。
真的是这样吗?为了搞清楚这一点,老王做了一个实验,来当一回“流言终结者”!
【实验方法】
选择市面上常见的软线(A-E)、硬线(F-I)共9种,用千分尺测量原始线径;
每种线加50磅拉力5分钟后测试受力状态下的线径,然后将球线放松自然回弹,静止30分钟后测量线径;
每种线加60磅后测试受力状态下的线径,然后将球线放松自然回弹,静止30分钟后测量线径;
【注:为确保测量误差最小,每一个数值均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很有代表意义:
一、受力形变率情况
无预拉情况下,软线(仿羊肠)的形变率普遍较高,再加50磅时均值在5.0%左右,而加60磅时显著增加到6.2%。
硬线(聚酯线)的形变率则非常小,如果不考虑其中一款“软聚酯线”,平均形变率在50、60磅情况下的均值只有1.4%和1.9%,其中有一款线(编号F)的形变率甚至只有0.8%和0.5%。
二、受力后的回弹情况
软线在受力后虽然回弹幅度较大,但整体形变率依旧达到1.2%和1.8%。
硬线(除一款软聚酯线外)一旦释力回弹,能够迅速将形变率降至不显著的0.3%和0.4%
三、关于两款存在特殊数值球线的说明
(一)编号F的硬聚酯线
在加磅后的释力回弹居然出现了线径变粗的“反向形变”,由于数值非常小,除了考虑测量误差外,或许此线真的有黑科技?
(二)编号G的软聚酯线
在盲测中是数值最奇怪的一根线,虽然分类在硬线组,但是数据却是极具干扰性的。(随后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后计算的硬线均值才略显靠谱。)
该线的形变率分别达到了3.9%和3.2%,不但接近软线,最奇怪的是加高磅情况下的形变率居然小于低磅的形变率。为此专门重新换了一套线测试了一遍,依旧是接近的数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可由此推断,为了让聚酯线具有软线的特性,厂家费尽心机,但这样的改变虽然让这根聚酯线具备了软线“软”的特性,但是却没有具备释力回弹的能力。
这一点很好理解,软线通常是单芯复合丝缠绕结构,即便加磅的情况下一旦释力,缠绕结构能够让线形很好的恢复原状。而软聚酯线无论如何都是一体成型的,其结构较为单一,加力后虽然能够有较大的形变,但是一旦释力由于内部结构已经变化,便无法很好的回弹,导致形状改变较大。
简单地做一总结:
高磅穿线后,由于球线性状发生了改变,掉磅后导致的低磅与直接穿低磅的效果是相差很大的,尤其是硬线(聚酯线),因此,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良好的手感,硬线都被建议穿低磅。(当然这与球线特性也有关系,此处按下不表。)
若要追求球线性能的最大化,请按需选择正确的磅数,一旦磅数流失过多,建议按时换线。(如何确定磅数流失过多,如果你没有ERT300这样的测磅器怎么办?教你一个老王自己琢磨的小窍门:把球拍平置在桌面,在拍心位置压一个重物,比如一瓶矿水,用手机拍下形变量,过一段时间觉得掉磅了,再同样操作看一下形变量是否增大,如果显著变化了,证明你需要换线了。以上方法听明白了吗?)
软聚酯是一种市场妥协的产物,单从测试数据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针对这样的球线需要做进一步测试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好了,看完之后,大家千万别猜题图中的那些球线是啥哦,猜了我也不告诉你们!
1.文章《‘球员球线统计’cba球员统计?》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球员球线统计’cba球员统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